特朗普的核战争权限会缩水吗
2017-11-16张亦驰刘扬
本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本报记者 刘扬
如果美国总统决定发起一场核打击,有没有人能阻止他?这在以前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但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却于本周二开听证会讨论了这一问题。按照美英媒体的说法,这一听证会最终并未达成一致看法,一些参议员担心总统可能会不负责任地下令进行核打击,其他人则表示,总统必须有权在不受议员干预的情况下行事。专家表示,这是40年来,美国参议院首次进行这类听证会,表现出对特朗普核决策能力的严重不信任。
谁能阻止美总统核打击命令?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听证会名为“命令使用核武器的权力”。听证会上,杜克大学政治学教授彼得·费弗解释说,总统令“要求各级人员”在上面签字。这将由议员和国防部长以及一些军职人员审查。费弗教授说:“总统不能单独按下按钮发射导弹。”另一名专门负责政策的前国防部高官布莱恩·麦肯说,如果军方官员觉得总统的行为是草率的,他们将阻止总统。而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民主党参议员爱德华·马基对此持怀疑态度。他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相信将军能对总统把关。”不过,一些参议员说,在这种情况下,总统需要有快速强有力的行动自由。参议员马可·卢比奥解释说,如果我们受到攻击,美国总统“必须有能力作出强有力回应”,而不是被“一堆好心肠的议员”围绕。
美国《军事时报》网站报道称,在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听证会中,曾担任战略司令部司令、负责指挥核力量的退役将军罗伯特·凯勒说,美国军队有义务遵守法定的命令,而不是非法的命令。报道称,该委员会最高级别官员、马里兰州民主党参议员本·卡丹提问,这是否意味着战略司令部可以否决总统的命令。凯勒回答“是的”。布莱恩·麦肯与凯勒一起作证时说,这可能会促使总统派一位新的司令来执行他的命令。
不过,前核导弹发射官、国际消除核武器运动“全球零核”联合创始人布鲁斯·布莱尔说,即使一个四星的核部队指挥官认为总统发射令是非法的,也无法阻止他,因为命令在传达给他的同时,也传递给了发射阵地的发射人员。布莱尔说,指挥官或许可以尝试通过发送发射终止命令来推翻之前的命令。“但这或许太迟了。”他说。
报道称,如果一个总统命令发射核武器,甚至是先发制人,决心是合理合法的,那么谁也阻止不了他。国会不能,他的国防部长不能,那些有义务执行命令的军官也不能。正如时任副总统切尼在2008年12月所解释的那样,总统“可能会发起一种世界从未见过的毁灭性攻击。他不必与任何人核对,他不必打电话给国会,他不必向法院核实。”
美国的核打击决策链
《军事时报》报道称,美国总统发动核战争权力的某些方面是保密的。该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快速决策,而不是辩论。因为在一场与俄罗斯这样的核大国的危机中,速度是最关键的。与朝鲜不同,俄罗斯有足够的核武器在数分钟内摧毁美国。俄罗斯的远程导弹可以在30分钟左右抵达美国。在美国较近的海岸发射潜射导弹可能会在15分钟左右到达。鉴于美国的部分反应时间将由行政程序消耗,总统将只有不到10分钟的时间了解信息、评估可能的选项并做出决定。根据核武器专家艾米·伍尔夫2016年12月的报告,总统将有不到10分钟的时间来了解信息,审核他的选择并做出决定。
美国总统决定发动核袭击后,将首先与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其他顾问召开紧急会议。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将向总统介绍打击的可能方式,总统最后决策。总统将通报他的决定,并通过一个称为“核橄榄球”的装置——由军事助手携带的手提箱传送他的授权。这一装置配备了通信工具和一本事先准备好的战争计划手册。如果总统决定实施打击,他会通过自己的独特代码向五角大楼的军事官员表明身份。这些代码被记录在总统随身携带的名为“饼干”的卡片上。然后他将把发射命令发送给五角大楼和战略司令部。前导弹发射官布莱尔说,没有办法推翻总统的命令。而且一旦发射,就无法“召回”导弹。
对特朗普严重不信任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军事专家表示,这是40多年来美国国会首次审议美国总统发动核袭击的权限。美国国会上一次辩论这个问题是在1976年3月,这体现出美国国会对特朗普核决策能力的严重不信任。
BBC报道称,今年8月,特朗普通过推特与朝鲜大打口水仗,誓言如果朝鲜继续扩大核武器计划,就会向朝鲜释放出“世界从来没有见过的烈火和愤怒”。上个月,美国参议院委员会的共和党主席鲍勃·科克尔指责总统把美国置于“通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道路上”。
《军队时报》称,听证会上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参议员和普通美国人是否对美国总统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做出这样的决定有信心。那一刻,国防部长、军事官员和议员几乎没时间评估总统的决定。报道称,听证会正逢来自朝鲜的核攻击的威胁引发严重关切之时,而特朗普对朝鲜的批评,令人担忧他暴躁的脾气。美国参议员克林斯·墨菲说,“我们担心总统太不稳重,太容易动怒和陷入堂吉诃德式的决策过程,他可能会命令与美国国家安全利益毫不相干的核武器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