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牧场科技支撑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7-11-16郝向举罗刚王云中罗国武郑炯刘彤刘健
文/郝向举 罗刚 王云中 罗国武 郑炯 刘彤 刘健
我国海洋牧场科技支撑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文/郝向举 罗刚 王云中 罗国武 郑炯 刘彤 刘健
为协助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做好海洋牧场建设工作,2017年6月-8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成调研组先后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校开展了海洋牧场科技支撑情况调研。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我们对海洋牧场科技支撑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提出了当前加强我国海洋牧场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海洋牧场发展基本情况
(一)海洋牧场概念
关于海洋牧场的概念,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其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对其认知的不断深化。目前国内对海洋牧场的认识可以笼统归纳为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其中,关于人工鱼礁是否为海洋牧场的必要因素争议较大。但基本的原则是不能简单将人工鱼礁等同于海洋牧场。
(二)海洋牧场发展历程
早在1947年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就提出了“水是鱼的牧场”的理念,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海洋中通过人工控制种植或养殖海洋生物的理念及海洋中“牧场”的概念已基本形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发展重新步入正轨,海洋牧场也正式步入历史舞台。1979年广西钦州地区投放了我国第一组试验性单体人工鱼礁。1983年,农业部成立全国人工鱼礁技术协作组,组织专家指导全国各地人工鱼礁试验。此阶段,从辽宁至广西8省(区)开展了人工鱼礁试验。因认识有限、投入不足,此后海洋牧场建设和研究一度停滞。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地掀起了新一轮人工鱼礁建设热潮,形成了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的局面。近十年来,顺应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生态建设的需要,海洋牧场迎来发展黄金期。2015年农业部启动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至今已发布两批4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海洋牧场233个,用海面积超过850平方公里,投放鱼礁超过6094万空立方米,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
二、海洋牧场研究及科技支撑情况
(一)海洋牧场研究及科技支撑力量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开始牵头指导全国人工鱼礁试验和研究。截至目前,全国参与海洋牧场建设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有20多家。科研院所主要包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各沿海省(区、市)所属相关研究所。大专院校主要包括:大连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海南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烟台大学。近年来,随着海洋牧场建设的快速发展,有关科研院校纷纷加强海洋牧场相关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其中,2006年,大连海洋大学成立国内首个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联合组建了山东海洋牧场工程与技术研究院。2016年3月,南海水产研究所成立了资源养护与海洋牧场研究室。2016年8月,海南大学成立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海洋牧场资源化与海洋生态保护。2017年5月,上海海洋大学成立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海洋牧场是其重点发展学科方向。近期,黄海水产研究所拟整合所内相关资源,组建海洋牧场工程技术中心。在科技联合协作方面,2016年5月,中国水产学会海洋牧场研究会依托大连海洋大学成立;2017年7月,大连海洋大学发起并联合50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成立了国家现代海洋牧场科技创新联盟;2017年9月,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推动成立了农业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
(二)海洋牧场研究及科技支撑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海洋牧场研究及科研院校对产业发展提供的科技支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海洋牧场生境构造技术。海洋牧场生境构建是海洋牧场建设的首要环节,是生物赖以生存栖息的基础。海洋牧场生境构建是指针对近海海藻(草)床受损、产卵场消失等生态系统荒漠化等问题,根据海域水流、地质环境因子以及生物构成等情况,建设与生物相适应的生息场。目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生境优化、人工鱼礁、海藻场、海草床、红树林和珊瑚礁建造、上升流营造等。
二是海洋牧场生物资源增殖技术研究。生物资源增殖是指针对海洋牧场自然种群补充不足等问题,采用放流、底播、移植等人工方式向海洋牧场投放资源关键种亲体、种苗等水生生物,以期增加其资源量的活动。目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放流海域本底调查及生态增殖承载力评估、放流品种筛选及适宜性评价、增殖规格和密度选择、苗种中间培育和运输技术、标志放流技术及效果评价等。
三是增殖物种行为和驯化控制研究。通过海洋牧场资源关键种的行为研究,掌握其生理行为和生态特性,据此设计相应的控制设施,目的是控制其在海洋牧场内的生长繁殖、索饵、避敌等行为,以保持甚至增加海洋牧场生物资源量、掌握甚至控制生物资源分布,目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产出。目前国内主要开展了音响驯化试验和研究。
四是海洋牧场监测评价技术研究。海洋牧场监测是了解和研究海洋牧场的基础,是用科学的方法监测代表海洋牧场环境和资源质量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通过及时、准确、全面提供海洋牧场环境、生物和生态质量信息,为海洋牧场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及评价、生物资源监测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评价、生态安全评价。目前国内在监测评价方面主要是通过设施和技术的研发集成构建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化平台,基本实现了从单一监测评价到综合监测评价的跨越。
五是海洋牧场渔获及加工技术研究。海洋牧场是人工模拟自然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高生产力系统及各种类型的高产渔场而建造出来的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性能的人工渔场,并具有超过天然系统的高产效应。山东、辽宁等地海洋牧场以增殖型海洋牧场为主,其主要目的是获得渔获物。目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选择性采捕网具开发、生态型渔具渔法开发、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风险评估、水产品深加工与贮藏研究等。
六是海洋牧场发展和管理技术服务。主要包括海洋牧场规划设计、法律法规制定、标准体系建设及监管技术服务。其中海洋牧场规划设计方面,国家层面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相关科研单位编制了《全国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6-2025)》,地方层面上,辽宁、山东、广东、海南、大连、宁波等地也依托相关科研单位出台相关规划。法律法规制定方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牵头起草了我国第一项海洋牧场管理法规《三亚市海洋牧场管理暂行办法》,之后,依托相关科研单位,山东、广东、河北等省分别出台了人工鱼礁管理办法或规定,连云港市、防城港市出台了海洋牧场管理条例。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国家层面上,大连海洋大学牵头起草了《人工鱼礁建设规范》(水产行业标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牵头起草了《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水产行业标准),地方层面上,依托相关科研单位,辽宁、浙江、山东、广东分别出台了人工鱼礁或海洋牧场相关标准、规范。监管技术服务方面,主要集中在以环境监测、资源评估等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牧场建设效果评价。
三、海洋牧场科技支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海洋牧场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在规划层面,海洋牧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全国和省级层面上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在对海洋生态环境、渔业生产发展乃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科学的前期调查基础上,对海洋牧场的规划布局、礁区选址、建设规模和数量及人工鱼礁工程设计等进行科学的论证,解决什么地方可以建设海洋牧场、建什么样的海洋牧场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我国海洋牧场建设以企事业单位为申报和建设主体、海洋牧场建设涉及多部门及在地方上管理存在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等原因,在国家和省市层面上缺乏统一规划。在实践层面,由于作为海洋牧场投资主体的部分企业和个体养殖户,尤其是北方,以追求水产品增殖为主要目的,再加上资金等问题,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前期调查评估和论证就开始建设,且在项目选址、设计和建设上忽视海洋牧场生态功能的体现,导致海洋牧场实际上沦为增养殖场,不仅没有实现生态和社会效益,甚至有些海洋牧场对生态环境还造成了负面影响。
山东海洋牧场研究院
(二)海洋牧场发展理念和建设标准不统一。在发展理念上,由于海洋牧场概念分歧较大,导致在科研上无法聚焦研究目标,实践中在制定海洋牧场建设技术路线时易出现偏差。目前,我国除了少数海洋牧场在设计中涉及对红树林、海草床、海藻床、珊瑚礁的修复,其他大多仍以增殖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为目的,未能充分考虑环境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对渔业资源种类的种群结构、遗传多样性的恢复等关注不足。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在建设标准上,我国海洋牧场的建设理论和技术大部分来自于对日韩等国家的经验学习,缺乏自主创新和完备体系的技术标准。目前我国虽然已出台《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细致、全面的建设标准支撑高规格海洋牧场建设,也没有统一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调查评估对海洋牧场效果进行量化评估,更没有长期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分析和效果评估。比如,海洋牧场的建设区域缺乏统一标准,选址建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投放的鱼礁选型缺乏统一标准,投放礁体五花八门,甚至一些在国外已经经过实践证明对环境有破坏的礁体也有投放;海洋牧场承载力评估缺乏统一模型,增殖种类配比和规模难以确定,实践中增养殖种类单一,生物群落结构简单,系统稳定性差;海藻场、海草床、贝床等功能区缺乏,生态修复效果难以发挥。
(三)海洋牧场科研投入不足。我国海洋牧场蓬勃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科技水平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海洋牧场发展面临诸多技术瓶颈。在政府投入方面,目前支持的重心以工程建设为主,国家层面立项支持海洋牧场研究项目较少,沿海各级政府和部门虽然在海洋牧场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投放,但总体上投资少,且由于科研项目一般周期较短、投入经费有限,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企业投入方面,目前企业作为海洋牧场建设主体的主要还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在基础性科研方面基本没有投入,即便投入少量资金,也是集中在增养殖技术、选择性渔具渔法开发等生产实用技术方面,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恢复等方面基本没有投入。
(四)科研总体水平相对滞后。海洋牧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及建筑工程等多个学科。目前,我国虽然在人工鱼礁礁体礁型、投放布局、安全性评价和效果监测评估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但仍然有相当多领域的研究尚未开展或尚未深入开展研究,总体水平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此外,现有的技术多以追求个别品种的增养殖生产效益为目标,而不是以追求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和海洋生产力总体可持续开发为目标。海洋牧场研究进度滞后于发展速度,难以有效支撑我国大规模海洋牧场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
(五)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当前我国各地海洋牧场建设热情高涨,产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我国海洋牧场科技支撑力量相对薄弱。全国真正从事海洋牧场技术研发的高级职称研究人员仅50人左右,研发平台仅有大连海洋大学的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现代海洋牧场开发与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联合组建的山东海洋牧场工程与技术研究院等3家省级海洋牧场研发平台,研究机构中专门下设海洋牧场研究室的也仅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虽然目前国家层面上有中国水产学会海洋牧场研究会和国家现代海洋牧场科技创新联盟,但并非国家级研发平台。科技支撑力量的薄弱严重制约了海洋牧场科技支撑能力提升。
(六)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相对于我国海洋牧场发展速度而言,科技成果数量相对不足,得以转化推广的科技成果数量更少。一是由于科技体制机制和评价导向的问题,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往往闭门搞研究,缺乏面向海洋牧场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二是由于缺少海洋牧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中试和工程化环节薄弱等问题,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信息交流渠道不畅,技术供给与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直接影响了成果转化;三是很多企业缺少科学规划建设的意识,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吸纳、创造、运用新技术的意愿不高、能力不强。
四、加强海洋牧场科技支撑的建议
(一)做好科学规划和建设指导。在规划层面,通过对全国沿海海洋牧场待建区域进行本底调查与环境评价,了解掌握不同海区的理化因素与海底状况,通过水域承载力评估,确定我国海湾和岛礁海域的承载力和增殖潜力,综合区位优势、海域生态类型、渔业资源特点和渔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科学规划适宜于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的水域滩涂,合理确定海洋牧场建设区域、类型和规模,统筹安排好海洋牧场建设空间布局。在实践层面,我国水产企业具备科技研发能力的不多,而海洋牧场工程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和多技术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或计划以及实施方案,应由具备相应能力和条件的科研单位制定完成。各级政府和部门可以主导成立专门的海洋牧场技术专家团队,并真正赋予其规划设计、项目评审、建设监管和效果监测评估等职能,且在制度方面保障其职能的发挥,为海洋牧场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提供有效支撑保障。
(二)加快海洋牧场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由于我国海洋牧场的建设还比较依赖增养殖、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技术体系,没有形成独立的技术体系,所以产业链上技术储备不足,缺乏一套完整的海洋牧场行业标准。比如目前海洋牧场选址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分析手段和评价方法都不统一,导致各海洋牧场建设时的选址决策主观性、随意性、片面性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亟需抓紧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各地海洋牧场建设的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政府应主导成立海洋牧场标准化委员会,吸纳各相关领域专家力量,在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标准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分歧较小、相对成熟的技术手段抓紧制定标准或规范,对基础薄弱但严重制约海洋牧场效果发挥的环节,比如选址设计、生态功能区建设、生物群落构建、监测和效果评价等,可以先行制定技术指南,加强技术引导。
(三)加大海洋牧场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我国海洋牧场科技力量薄弱,各科研单位单独承担重大项目都难以形成全面、系统、成体系的科研成果。当前应组织科技力量,整合资源,对海洋牧场建设关键与共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适时可以成立国家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导全国海洋牧场科研。当前应重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揭示我国沿海海洋生物栖息地变化成因、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变动和产出机理,研究海洋牧场选址、功能配置、生物栖息地构建、典型生态系统修复、生物驯化增殖、生物生态利用、休闲渔业开发和可视化管理利用平台构建的技术与理论,评估我国海洋牧场的适宜开发模式与潜力,解决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不同海区海洋牧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关键问题,形成适合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不同海区特征的海洋牧场区域性综合开发建设的技术模式、产业化示范区和研究基地,有效支撑我国海洋牧场科学发展。
山东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投放
(四)密切产学研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当前重点是抓紧建立健全海洋牧场建设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在海洋牧场选址、礁体设计、投放施工、生态功能区构建、增殖品种选择、开发利用方面等对企业进行科学指导,促进海洋牧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应用。在当前科技体制机制和评价导向等大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政府和行业部门应在政策、资金和项目等资源要素的分配上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链延伸,引导企业和科研单位在前期科技研发工作中的合作,同时加大对中试环节、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此外,应大力发展面向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及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沿海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为科技成果信息开放共享及推广应用等提供有力支撑。
(五)加强海洋牧场监测和效果评估。目前没有统一的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调查评估方法,难以对海洋牧场的建设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当前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及资源调查与效果评估方法,以便对海洋牧场建设效果科学评估和规范管理。一是创新监测技术与手段,构建海洋牧场生态功效实时监测系统与辅助决策技术信息平台,及时对海洋牧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实现海洋牧场监测可视化和信息化。二是建立海洋牧场长期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估机制,对海洋牧场进行长期跟踪监测评估,全面总结、科学评估、综合分析取得的效果,为后续管理、开发利用和继续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制订海洋牧场的评估标准,从以往仅针对海洋牧场增养殖产品获得的经济效益层面, 拓展至对整个海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尤其是突出生态效益评价,制订涵盖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多个层级的功效量化评估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