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敦陷落》的文化审视

2017-11-16庞晓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电影文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英雄主义恐怖分子好莱坞

庞晓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电影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交换方式之一。电影的公映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传播和文化接受的互动过程。而美国好莱坞则因为其在资本、传播机制以及技术控制等方面的优势而拥有一种他人难以匹敌的传播霸权,这在其商业大制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巴巴克·纳加非执导的《伦敦陷落》(LondonHasFallen,2016)向观众讲述了一个美国特工与恐怖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凭借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炮火纷飞的场景完成了娱乐目标,并在其中传递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价值观。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这部电影的文本书写、编码过程,是极有必要的。

一、“大美国主义”文化

“美国主义”原本是一个文学以及政治学中的概念,在《美国传统双解词典》中被认为指某种起源于美国的生活习惯、行为传统或是在精神上的一种对美式生活习惯的忠诚。这一定义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进入到全球化和后殖民主义时代的今天,“美国主义”被冠以“大”字,其内涵也得到了延伸,即当美国人试图在全球范围内以各种方式推行“美国主义”时,“美国主义”就在这种自居为“世界领袖”的优越感的影响下成为“大美国主义”。而好莱坞电影则是将“大美国主义”具象化甚至文化的先锋。《伦敦陷落》也不例外。

从电影的基本情节来看,在恐怖分子的策划下,英国首相突然亡故,而其盟友国家美、加、日、意、法、德等国的元首则需要前往伦敦,参加英国首相在圣保罗教堂的葬礼。伦敦也就此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这是一次突发的外交事件,英国特工以及各国元首身边的安保人员都承受着巨大压力。然而就在特工们自以为自己的保护天衣无缝的时候,各项袭击却突然发生:白金汉宫的守卫突然乱枪扫射德国女总理,意大利总理身处的西敏寺突然爆炸,日本首相身处的大桥被炸断,加拿大总理的汽车发生爆炸,法国总统的游艇也被炸得四分五裂……而唯一躲过了恐怖分子精妙布置的只有美国总统本杰明。美国总统在第一次袭击中全身而退后,他就成为恐怖分子要擒获的首要目标,对方的目的也从杀死他变为要通过网络向全世界直播将他折磨而死,从而最大限度地散布恐怖情绪。而另一方面,无论是美国本土以副总统为首的美国当局,抑或是在伦敦以班宁为首的特勤局特工,都为营救总统而精诚团结。在美国的衬托之下,其余几个国家的安保工作漏洞百出,元首们成为一露面便丧生的龙套人物,主办方英国更是犹如笑柄,不仅在恐怖的策划下,其军警队伍被严重渗透,且恐怖分子只需要利用黑客操作,就能使伦敦断电,使整座城市陷入瘫痪。相对于先前罗兰·艾默里奇的《惊天危机》(WhiteHouseDown,2013),《伦敦陷落》中的大美国主义的思维要更为明显,美国不是解放者、征服者,也不是单纯的受害者,而是一个理想的榜样者的形象。

从电影中恐怖活动的起源来看,头号反派人物巴卡维的形象无疑是负面的。他作为一个军火大亨,一直不间断地售卖军火给各类恐怖分子或反政府武装乃至私人企业,以挑动各国之间的战乱大发横财为最终目标。巴卡维及其家人也因此在电影一开始就遭到了美军无人机的攻击。在美国人误以为已经歼灭巴卡维后,死里逃生的巴卡维因为无辜女儿的丧生而制订了周密的刺杀计划,从恐怖活动的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恐怖分子。尽管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巴卡维的形象和动机并没有被与某种宗教相联系,但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巴卡维的藏身之处一直在中东某国。这实际上体现的是美国在当前形势下的一种敌我观。中东是当前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这种敌我观的建立实际上也是与美国当前对中东地区进行经济操控与文化霸权渗透不利的局面有关的。以美国的角度而言,对中东地区的妖魔化,在文化产品中将其塑造为恐怖主义的摇篮,是与大美国主义近年来在中东地区的“全球化”失败,在当地宗教等文化的影响下无法建立一套完善的话语体系,无法影响当地人的身份认同分不开的。而只要与早年(尤其是在“9·11”之前)的同类型电影,如詹姆斯·卡梅隆的《真实的谎言》(1994)、迈克尔·贝的《勇闯夺命岛》(1996)等相比就不难发现,早年的这类影片中作为恐怖分子出现的反派或是进行跨国核武器走私的军火大亨,或是在越战后得不到理想待遇的美国退伍军人,并没有特殊的针对性。如果要对其进行归纳的话,可以认为其中的敌对者都与“冷战”遗留问题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而在“9·11”之后,随着布什总统授意的洛杉矶贝弗利山半岛酒店会议的召开,好莱坞电影中美国的敌对者则开始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同时又因为政治正确而不得不努力回避的)指向。这其实正是大美国主义文化的一种体现。除《伦敦陷落》外,表现美军在卡塔尔的基地被袭击的《变形金刚2》(2009)等都是例证。

二、个人英雄主义文化

个人英雄主义文化是美国精神中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好莱坞电影中经久不衰的文化主题。该文化导致了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了一种经典叙事模式,即危机发生——一位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英雄挺身而出,直面正邪斗争——英雄在艰苦卓绝的努力之下战胜了邪恶,挽救了世界。在这种经典叙事中,主人公往往是带有一定缺陷的人,这使得主人公与普通观众更为接近,更能够传递出“美国梦”的价值观。

《伦敦陷落》中被赋予个人英雄主义的无疑是总统的贴身保镖班尼以及代表了美利坚形象的总统本杰明。在恐怖袭击发生后,两人都保持了高度的镇定和牺牲精神,如本杰明在知道恐怖分子要活捉他后,叮嘱班尼在情势不可挽回的时候先打死他,避免自己为恐怖分子利用。为了展现这种英雄光环,《伦敦陷落》中充斥着大量打斗桥段,其场景、时间和方式也在不断切换,随着身边的人逐一死去或不可信任,两人结成了一个临时的战斗小组。随着主人公与敌人在天上地下、白天黑夜使用各种武器进行生死较量,观众的紧张情绪始终在被这些打斗情节调动着。为了缓解观众的情绪,做到叙事上的张弛有度,电影还不忘进行一些具有幽默感的调剂,这同样也是为个人英雄主义叙事服务的。如在班尼的指挥下,他持枪射击,本杰明负责开车。在生死之间,班尼还不忘嘲讽道:“这汽车防弹,却不防驾驶技术拙劣的政客。”本杰明则辩解道:“我当了总统以后已经六年没有开车了,你还要我怎样!”这些台词在逗笑观众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的冷静与风趣,并尽可能地拉近主人公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爆米花电影”有所区别的是,《伦敦陷落》的个人英雄主义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主人公的塑造上。与其他动作类影片相同的是,在观众的期待视野中,总统以及男主人公无论怎样穿越枪林弹雨,跟火焰导弹赛跑甚至进行高空蹦极,他们最终都必然是安然无恙的,这也是这类电影很难让观众产生悬疑感的原因。然而在《伦敦陷落》中,最让人为之动容的场景是当三架飞机同时遭遇毒刺导弹袭击,一架“海军三号”率先被击落,剩下的两架用尽了全部诱饵弹后,指挥中心下达的命令是“海军二号,准备牺牲”。主人公听到了一句平淡的“收到”。随后不到5秒,“海军二号”便用迎接导弹撞击的方式完成了对总统的掩护,说出“收到”台词的角色葬身火海。电影尽管没有给观众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反应和悼念,但显然电影并没有将这个来不及出现在镜头中的飞行员作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而是将其视为个人英雄主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影所借助的几个镜头和台词想表现出来的是,承载个人英雄主义的个体并非必须是拥有超能力的、万众瞩目的主人公,而可以是生命转瞬即逝的普通人。

从《伦敦陷落》中诸多值得回味的细节不难发现,电影在沿袭了好莱坞大片一以贯之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的同时,又否定了“孤胆英雄”这一模式。在电影中,班尼并不能凭借个人能力在伦敦所向披靡,他对总统的营救依然需要SAS特种空勤团的协助,电影中大量表现了空勤团和班尼共进退的场景。这一点也反映在如盖·里奇的《秘密特工》(2015)等近年的动作电影中,只要与类似题材的,但拍摄时间更早的电影,如沃尔夫冈·彼德森的《空军一号》(1997)等进行对比就不难发现,好莱坞在坚持个人英雄主义文化的同时,又越来越注重个体英雄接受团队帮助的必要性。

三、基督教家庭文化

基督教文化在美国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神权不可避免地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的衰落,当代艺术普遍都采取一种宗教“祛魅”的态度来反映宗教文化,相对于直接表现宗教元素或思维(如“救赎”“末世”等),好莱坞电影更倾向于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来选取宗教文化中的普适性内容,其中家庭文化就是最为常见的。基督教高度重视家庭文化,视夫妻关系为最重要、最亲密的关系。在早前的《空军一号》《真实的谎言》等电影中都不难发现,促使主人公战胜恐惧,与邪恶抗争,甚至在自己已经脱离险境后又投身于危险当中的一般都是对家人安危的关心,而东方文化中人为了某种“大义”而抛弃家人的行为是为基督教文化所不取的。

在《伦敦陷落》中,班尼在执行伦敦任务之前已经在向总统写辞呈,原因是自己的妻子已经怀孕,他今后想在家人的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电影也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他临走之前与身怀六甲的妻子依依惜别的场景。在飞往伦敦的“空军一号”上,班尼和特勤局长琳讨论的也不是安保问题,而是让琳来给孩子做教母的问题。在总统的飞机被击落后,琳奄奄一息之际,她握住班尼的手叮嘱他一定要活下去,因为他要回去看自己的孩子。同样,总统也被塑造为一个高度重视家庭的男性角色。在白宫椭圆形的办公室中,总统踟蹰于是和自己的儿子视频还是接其他公务上的电话。在总统身边只有班尼时,总统靠给班尼讲述自己的儿子来释放压力。他告诉班尼自己的儿子会私下里给他发荤段子,还告诉班尼不要为做父亲而紧张,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等,班尼不相信地说:“真的吗?”总统则回了一句:“骗你的。”一种温馨之感油然而生。从类似的桥段不难看出,家庭始终被置于人物的精神支柱地位,甚至连反派策划恐怖袭击的直接目的也是为了给自己女儿报仇。这是一种来自基督教家庭观的心理逻辑内涵。

可以说,《伦敦陷落》具有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特征,是一部较为成功的动作、惊悚类电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只有通过电脑技术合成的狂轰滥炸的、让人过目即忘的视听效果。从文化的角度对其审视不难发现,《伦敦陷落》承载了某种美国的历史记忆(“9·11”事件),反映了“大美国主义”的文化政策,并沿袭了好莱坞电影普遍存在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和基督教家庭文化,电影捍卫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并凭借其形式上的先进性(叙事、特效等)参与到了文化的全世界传播体系中。

猜你喜欢

英雄主义恐怖分子好莱坞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如何探测到城市里的恐怖分子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谁杀了那个恐怖分子?
AK—47为何成为恐怖分子的杀人利器
消解英雄主义:反讽与直观——《骑兵军》阅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