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国产动画创作反思与模式探究

2017-11-16杨云飞吉林动画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电影文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商业美学动画

杨云飞(吉林动画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商业电影市场正在发展中经历转变,好莱坞电影不再独霸全球,华语电影逐渐生成了自己的文化艺术个性,至少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中拥有了话语权。腾飞中的中国商业电影市场改变着产业结构,剧作类型丰富,多元化创作层出不穷,观众对国际大片并没有绝对的好感,对中小成本电影具有更宽的接受维度。如今的国产动画面临着转型的艰难选择与考验,回归民族动画创作的目标尚未实现,动画电影市场的发展与转变进一步对国产动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好莱坞动画和日本动画对国产动画始终存在“模板效应”,国产动画始终没能在迅速膨胀的商业电影大环境中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国产动画亟须在创作思维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做出改变,反思现状,放眼未来,把握当下主流文化语境,以适应转型中的商业电影市场以及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品位。

一、创作思维的转向与革新

中国动画曾经有过辉煌时期,万氏兄弟与一众中国动画人最大限度地开发了民族文化,打磨出中国动画的艺术个性。然而,淋漓尽致地诠释着中国民族文化的中国动画逐渐消失在世界动画舞台,在好莱坞动漫和日本动画的打压下,彻底成为历史的记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动画彻底走入创作低谷,中国动画人逐渐迷失在进口动画制造的美学风潮之中,面对进口动画充满新奇的创作内容和艺术形态,有着古色古香的民族美学的中国动画似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当中,中国动画人慢慢意识到一味的模仿并不能令中国动画“起死回生”,“中国动画学派”创造的美学形式依旧具有竞争力,唯有具有民族个性和风格的中国动画才能真正具有艺术高度,也才能真正生存下来。

原创—模仿—回归,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至今的中国动画有着鲜明的创作路径。在新世纪的这十几年当中,腾飞的中国电影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创作和发展,相应地也带动了中国动画的发展,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动画也在积极探索前进的方向。于是,“中国动画学派”的辉煌成绩不禁成为中国动画人的创作标杆,回归民族创作成为新的创作目标和艺术责任。一味地模仿和抄袭并没有为中国动画带来任何起色,中国动画始终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回归民族动画创作,是从创作思维上扭转创作方向上的错误,重新树立中国动画的艺术个性,使其在国内和国际电影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想要重现《大闹天宫》的美学风采,《魁拔》专注于挖掘民族文化、寻求新意,《大鱼海棠》将传统文化改良出了新的味道,这些都是中国动画在创作思维上靠近“民族文化创作”的杰出作品。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动画市场环境在改变,观众的审美趣味在改变,中国动画面对的不仅是创作思维的回归,更是需要在回归民族创作的同时做出审时度势的改变,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转型时期。正如《魁拔》在传统文化上的刻意发掘,《大鱼海棠》专注于民族文化的“堆砌”,这些都需要结合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流变,才能真正做到符合市场要求和观众要求。

二、创作模式的探索与确立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多种意识形态的结合体,商业艺术更是如此,是遵循着一定的模式将文化与美学相结合。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承办全球电影市场,正是在于其研发出的创作模式是与商业市场无比契合的。商业气息浓厚的好莱坞动画也同样如此,都是在一定的创作模式和商业逻辑之中创作的产物,观众的审美趣味、当下的文化内容、当下的美学方向等都被纳入创作考量范畴。对于始终没能把握住市场的中国动画而言,其缺少的就是固定的、成熟的创作模式,没有把握住观众的审美方向和市场的需求点究竟在哪儿。

20世纪的中国动画基调统一,风格独立,创作目标明确,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形式都在这些“美术片”中得到了体现。万氏兄弟等人创造的动画作品引领了当时的美学潮流,告诉人们究竟什么样的动画作品才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经历了进口动画冲击与洗礼的中国动画市场环境已经不再单纯,更复杂的市场环境让动画创作者考虑的方面也多了起来,尤其是愈加商业化的影视艺术市场,不仅谈创作,更要谈商业利润,这些都急迫地要求中国动画人研究出符合中国动画市场情况的商业创作模式。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中国动画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无论是影片上映前期的大规模营销活动,制造的线上线下的舆论热点,还是影片重启《西游记》的动画IP,建立该片与《大闹天宫》的内在联系,都说明中国动画正在从闭门造车的窘困情境中走出,正在像好莱坞电影一样探索着商业创作的模式路线。前期宣传的舆论攻势制造了“民族动画的回归论调”,首先将情怀赋予还没有看到电影的观众,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观影,而观众看到的动画本身也是极力塑造中国动画形象,尽可能地摒弃了美国动画和日本动画的影响,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动画人的努力。因此,《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不仅在创作风格上贴近民族文化核心,同时也在前期宣传、后期营销上做足了功夫,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创作模式。

然而,创作模式不仅是指“营销+创作”,更是指在创作过程本身是如何有机地组合不同元素,最终完成一部观众满意的作品。好莱坞动画往往宣扬的是美国文化,其中不乏个人英雄主义等内容,幽默风趣,老少皆宜。日本动画则专注于细致的个人情感书写与大爱哲思,有着强烈的日式美学风格。然而,即便是相对成功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内容依旧略显单调,并没有在保证基调统一的情况下均衡地融入多种元素,这就造成了这些国产动画并没有提供给观众审美满足与享受。如何建立一个成熟的创作模式,合理配比爱情、友情、亲情、快乐、悲伤、紧张、舒缓等多种多样的内容与情绪,是需要中国动画人不断反思、总结经验的。

因此,反观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也同样做足了商业营销和民族化创作,从《庄子·逍遥游》《山海经》和《搜神记》等文学著作中汲取传统文化元素,却输在了故事内容和人物设定的不合理,并不具备普适性的情感特征,只是在传统文化的包装下,导演一味地讲述着自己的情感与幻想,并不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这也是该片缺乏一个成熟的商业创作模式支撑的表现。

三、结 语

如今的中国动画已经不能单纯地局限在“回归民族化创作”,面对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动画需要做出更多的转变,从创作思维到创作模式都要根据现实情况改革。转型期的中国动画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得到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一方面蓬勃的市场环境能够对中国动画的创作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虽然如今的动画人无法像“中国动画学派”那样单纯地、不必担心商业利益地进行创作,但是商业化的动画电影市场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冷静的反思、大胆的想象、谨慎的创作,摆在中国动画人面前的是更加艰巨的难题,《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创作效应与里程碑式的意义,坚持原创,大胆实践,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迎来中国动画新的创作巅峰,中国动画也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具有更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商业美学动画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纯白美学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我是动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