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泡沫下《百鸟朝凤》的创作选择
2017-11-16天津天狮学院天津301700
何 淼(天津天狮学院,天津 301700)
该片是难得一见的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文艺佳片,它诉说了作为一名传统艺人对艺术的传承与坚守,表明了对传统艺术发展与传承的认真态度。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20世纪30年代,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无双镇,这里兴起一民俗,就是在办丧事时会为故去的人吹奏唢呐。根据当地的习俗,吹奏唢呐是在办丧事时必经的程序,它不仅仅代表着对逝去亲人的一种缅怀,更能够通过演奏曲目的不同表征对逝去亲人的德行评价。而影片中也刻意将原本流行在山东、河南等地的这种欢快的民间乐曲改为哀曲。使得影片基调更为深沉、厚重。面对逝去的平庸者吹两台唢呐,而稍有地位者则是演奏四台,德高望重者吹到八台,而只有对当地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配以“百鸟朝凤”。这时乐曲本身的含义已经不止于此,它更像是对逝去者敬仰之情的表白。影片中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该曲目的只有焦三爷一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何让自己的一手绝活传承下去,成为焦三爷堵塞心头的一件大事。这时,少年游天鸣出现了。
游天鸣喜爱上了唢呐这门艺术,作为一种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动力,师三爷给予了他师父般的严厉与父亲般的关爱,更是将一名艺人对艺术精神的向往与追求传染给了他。随着游天鸣一天天的进步与成长,他的积极性也越发高涨,直到焦三爷将唢呐正式交到他手上的那一刻,他才明白唢呐对于他而言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依附。而焦三爷望着这位年轻的手艺继承者也感到尤为欣慰,他的欣慰与满足更多地体现在对艺术传承后继有人的心理慰藉和对徒弟本身情感认同的一种表现。而徒弟游天鸣也的确为此付出了辛苦,他为了能够早日学会这种本土化艺术形式,自觉地接受着近乎严酷的训练,尽管他并不具有显而易见的条件优势,然而他经得起挑战,经得起训练,而他到最后也的确没有辜负师父对他的期待。他极尽所能地学习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注重对艺术的探求,他用他的意志和对艺术的渴望一直期待着能够亲自吹奏心中的“百鸟朝凤”。当焦三爷郑重地注视着自己的接班人,并将唢呐递给他时,二人的默契,二人的师徒情谊、父子般的情谊到达了巅峰。这也再次证明了游天鸣已经能够胜任传承唢呐这项古老艺术的历史使命。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影片中不自觉地流露出面对西方社会文化的冲击,中国古老艺术形式的无力与无奈。然而,这并非就意味着无作为。正如影片中游天鸣一样,他在面对唢呐的尴尬境遇时,同样在感叹,但他更多的是在积极地面对,并成立了游家班。中国的艺术形式需要发展,它要靠实际的作为来传承,而不是充满幻象的等待。这才是稳固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最有效方式。影片《百鸟朝凤》如此,影片《山河故人》也如此,它们都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面对现代科技文明冲击下所做出的严肃的思考。这也是众多电影人重视中国传统艺术属性所交出的最好答卷。
影片中的画面是唯美的,尤其是在表现少年游天鸣手拿芦苇秆来到河边的那一段。那清澈见底的河水,那专属于少年顽皮成性的动作,在空旷唯美的画面中,导演营造出了一股清新自然的浪漫气氛,在山水的交相辉映中,愈发衬托出少年游天鸣的勤学苦练已经成为本片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这是一种纯天然的美感,色彩、画面十分有效地传播出少年游天鸣的可爱,其实这也是游天鸣练习唢呐功力的一种方式方法。但这种并不带有感官刺激却又拥有好多视觉冲击美感效应,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心,既满足了观众对于美图、美景的审美心理,又满足了他们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怀旧心理。一把唢呐,一个少年,青青的芦苇荡,何其唯美,何其完美啊!这完全是一种自然的美感,更是中国文艺片中的典型范式。而这种将中国古老的艺术资源,通过极具美感的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表现出来,它所具有的鲜明与纯真的情怀,更是衬托出了影片《百鸟朝凤》的高度定位。在镜头凌乱,商业利益驱使下的各种特效泛滥的年代,该影片还能保持一种清新,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实属难得。
三、对文艺电影的发扬
影片《百鸟朝凤》乃是中国第四代导演吴天明老先生的遗作,为了这部影片,老先生吸纳了众多有关唢呐艺术表演的资料,并曾在创作中闭关一个月,只为能够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唢呐的精髓来。老先生最后还是因为过度劳累而走了,这不禁让人感到无比痛心。而更为让人痛心的事情则是影片上映后的不尽如人意。由于各种商业片的强势出击,以视觉效应最为抢眼的大片深得年轻人的喜爱,于是,影片《百鸟朝凤》陷入了无比尴尬的境遇。无论是票房成绩还是排片率,都不免显示出作为文艺片力量的薄弱,甚至有种力所不能及的尴尬境地。原本是反映中国最具本土性艺术形式,却并未受到国人的礼遇,这种现象的发生实在值得我们反思。
然而,就在事情处于难以言传的尴尬纠结中时,作为制片人的方励下跪一事却为本片激起了千层浪。网络现场直播,真真切切的下跪,这种场景让许多国人看了心酸,并有众多网友发问,难道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就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赚取人们的眼球吗?这不免让心有余悸的人将其称之为“情感绑架”,这也的确为本片带来了排山倒海般的争议。其实,该片在制作中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不仅作为导演的吴天明老先生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即便是作为演员的陶泽同样为了能够更好地饰演好这个角色,而真的学起了唢呐,而不是依靠当下许多电影拍摄中惯用的后期合成。机器永远无法取代人本身,正如唢呐艺术,正如这部影片的拍摄。影片中的焦三爷为了他的唢呐艺术用尽一生,他的徒弟游天鸣同样如此,而作为本片的导演,吴老先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完美的机器之声和人声相较,人声因情感而更加完美。这就是整部影片中所要追寻的真谛,这就是作为一名艺人的坚守,是对艺术的执着情怀。当商业化的电影制作已经要刷爆人们的眼球时,用心制作的文艺电影才更应受到人们的推崇。
四、结 语
影片《百鸟朝凤》所映射出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和传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敬仰,它是商业化制作下的一段绝唱。吴老先生呕心沥血地完成了这部作品,充分展示出作为一名文艺片导演在种类纷杂的电影市场中所保持的那份真挚与淡定,更表现出他作为一名老电影人的执着与前行。他的影片充满了人文关怀,也充满了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传承的期待。可以说,他已经将自身与影片中的少年游天鸣融为了一体,他们都是为了艺术而执着的人,为了艺术而穷尽一生的人。他们都为创设中国传统文化语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与借鉴之路。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文艺影片,它的传承与发展是需要商业策略加以宣传辅助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中国文艺影片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