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国作家狄更斯作品中的童话色彩

2017-11-15冯俊杰

速读·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狄更斯

摘 要: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充满了童话色彩,童话模式也是狄更斯小说的重要特征,我们能够在他的作品中发现大量的儿童文学表现手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其故事的情节也曲折离奇,然而最终善良总是能够战胜邪恶,而且故事都很巧合地取得了圆满的结局。

关键词:英国作家;狄更斯;童话色彩

一、引言

在英国近代文学史上,狄更斯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我国学者对于狄更斯的研究,大多都是研究狄更斯的现实主义批判写作风格,而对于狄更斯作品童话色彩的研究则很少。其实,狄更斯不仅仅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而且在儿童文学领域也有着极高的威望,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具有童话色彩。原始民族对于童话故事信以为真,现代人却将童话视为一种娱乐方式,我们不能将狄更斯的小说仅仅视为简单的童话小说,这样便容易忽视狄更斯小说童话模式下所隐含的深层内容。本文就对英国作家狄更斯作品中的童话色彩进行探讨。

二、具有童话色彩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般而言,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超社会、超历史的一面,这些人物不仅仅没有具体的生活时代,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生活背景。一般作者通常以“从前有一个国王”的方式介绍人物形象,或者用“很久以前,有一个……”的方式来引出童话故事的主人公。这些童话人物往往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而是人们通过想象而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会与其生活环境相冲突,而是与某些传统的道德理念相矛盾,因而童话人物往往是理想化、道德化以及抽象化的。对此,童话人物的性格通常都是凝固化的,与环境并无太大的关系。

狄更斯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往往是具体的,人物生活的环境也是客观存在的,狄更斯绝大多数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环境往往都是19世纪的英国社会环境。然而,狄更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生存环境却给人飘忽不定的感觉。他们并不遵循着适合于某个环境的生存逻辑去生活,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逻辑、主观意愿去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而环境和他们的思维意识通常都是吻合的。因而说,狄更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抽象化的,这些人物的性格也随之具有凝固化的特点。以《匹克威克外传》这部小说为例,该小说几乎没有对人物心理个性的描写,也没有对社会关系的阐述。狄更斯在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尤为注重人物的言语和外表,并在全书中反复强调人物的这些特征,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匹克威克外传》中的主人公匹克威克就是“仁爱与博爱的天使”,他“身着紧身裤”,“脸蛋红红润润的,总是发出善的笑容”,他不仅仅天性善良,而且可爱可亲,为人忠厚乐观,擅于为他人打抱不平,然而他却经常出洋相。伴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匹克威克先生逐渐成为狄更斯所塑造的理想化人物形象。匹克威克无时无刻不是快乐的,而且永远都能够保持乐观,就像一个永远都无法长大的“儿童”一样。从这个方面,我们就可以将匹克威克视为童话式人物,不管时间地点发生怎样的变化,他都能够在困境之中保持安然自得。

狄更斯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具有童话色彩。在狄更斯的笔下,有一个儿童出身贫寒,然而却天性善良,面对着贫困、饥饿以及恶人,就好比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会被妖魔鬼怪捉弄一样。这些儿童虽然经历了苦难,在苦难中挣扎,然而却始终保持着本性,一心向善,并试图将这种善良传播给更多的人。《老古玩店》中的主人公小耐儿、《奥列佛·退斯特》中的主人公奥列佛、《艰难时世》中的主人公西丝、《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大卫、《尼古拉斯·尼古贝尔》中的尼古拉斯、《双城记》中的主人公露西等等都是这样具有童话色彩的人物形象。他们被狄更斯塑造成“善”的化身,不管经历怎样的苦难,他们都始终代表着善良,他们身上所傳达的正是人的美好品质,同样是由于这些美好的品质,狄更斯作品下的人物才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就以《大卫·科波菲尔》为例,大卫本性天真,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不管被多么邪恶的坏人捉弄,他却始终保持着善良,这善良贯穿于大卫的一生。还有狄更斯作品中的小耐儿、奥列佛、西丝、尼古拉斯、露西等等,她们几乎并不像现实生活中的人,就像上天派来的天使一样,始终保持着善良的天性。

三、具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情节分析

具有童话色彩的故事往往都是虚幻的,借助虚幻的故事背景以突出人性的价值,从而让故事具有训喻的效果。在童话故事中,故事的结局往往都是固定的,善良通过曲折的斗争最终战胜邪恶。这样的写作方式往往能够强化童话故事的训喻效果。童话的结局是善良战胜邪恶的,那么故事的开始也必然是善良处于弱势,代表着善良的人物必然经过无数的苦难,而最终不断克服恶势力,最终证明善良的力量是巨大的。童话色彩的故事情节往往是这样的,从“贫穷”而变得“富裕”,从“丑小鸭”而蜕变成“白天鹅”。狄更斯的作品并不完全遵循着童话小说的构造情节,然而狄更斯所经历的一切却推动着狄更斯的创作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童话模式中。狄更斯看到社会的黑暗逐渐扼杀人们原本善良的本性,人类逐渐变得残忍,人心逐渐黑暗,然而狄更斯却始终相信人始终都有着善良的一面,人性会战胜各种侵扰而依旧保持着原本的善良。狄更斯眼中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他用着近乎童话故事的思想去看待这个世界,总是在作品之中表现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善良终将战胜邪恶的主题思想,而这是狄更斯作品的共性之处。狄更斯怀揣着童话般的信仰,在作品中塑造出善良战胜邪恶的童话式故事情节。因而,狄更斯作品的故事情节往往曲折离奇,然而不管故事情节如何,故事的结局都是善良战胜邪恶的,从深层角度来讲,狄更斯作品的情节几乎都是从悲到喜,最终善恶有报,而这样的作品往往流露出童话般的色彩。

四、具有童话色彩的巧合分析

我们知道,童话故事往往具有着童话色彩的巧合,就像《灰姑娘》的主人公灰姑娘与王子成婚一样,又像《睡美人》中的睡美人得到善良巫女的协助,在昏睡一百年以后被王子的吻唤醒,最终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甜美的生活一样,这样的巧合手法在童话故事的描写中比比皆是。

不管邪恶的势力多么强大,不管善良与邪恶斗争的情节多么曲折,主人公最终都是凭借善良而战胜邪恶的,故事的结局也往往是理想化的。狄更斯的作品同样如此,有着童话色彩般的巧合。狄更斯在具体的创作中,摆脱了现实逻辑的束缚,以幻想的模式推动了故事情节朝向理想化的方向去发展。童话故事或者具有童话色彩的故事往往有这样的共性:作者运用巧合的方式,让故事朝向精心设计的理想化发展,最终满足了人们的阅读兴趣,在经过曲折离奇的斗争以后,故事中的主人公凭借着善良的天性而战胜恶势力,故事取得了圆满的大结局,而这样的结局往往是巧合的。在狄更斯的作品之中,许多的主人公形象在儿童时期面临着充满黑暗的邪恶环境,他们的本性是善良的,然而他们的势力又是单薄的,他们常常会面对着比自己强大的恶人。这与童话故事中弱小善良的主人公面临着“妖怪”、“巫女”、“怪兽”等恶势力的写作模式是殊途同归的。比如在狄更斯的作品《奥列佛·退斯特》中,主人公奥列佛从小居住在贫瘠的院子中,并在这里遇到恶人本布普,而且流落街头之时,他又遇到了费金,这些恶人都给奥列佛的生活带来困扰。再比如狄更斯的作品《老古玩店》,其主人公小耐儿的身边就有着奎鲁普,并让小耐儿的生活遭受了种种坎坷和不幸。在狄更斯的作品之中,故事的主人公在童年时期往往生活不幸,身边还有着恶人给他们的生活造成阻碍,这些恶人就像童话故事中的“恶魔”一样,而故事的主人公往往从弱小变得强大,用自己的善良品质和聪颖智慧化险为夷,像童话故事一样取得了巧合般的圆满大结局。endprint

与童话故事作家有所不同的是,狄更斯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作品中描写出的“外力”与童话故事中恶魔所具有的超乎自然的强大力量有所不同,他的作品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然而,在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之时,狄更斯的心理却是童话般的。狄更斯为了让作品中的弱小者不断强大,常常随心所欲借助一些人或者一些事让作品中的主人公逢凶化吉,比如说运用灵石来改变主人公弱小的命运,这样的现象在他的作品中是时常出现的,他却并不在意这些是否真的符合现实逻辑。安·莫洛亚曾经这样评论狄更斯的小说创作:“狄更斯并不在乎他所创作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他随时都有可能变更其线索”。的确,当故事的情节难以处理之時,狄更斯就会使用巧合的方式,从而改变故事的线索,让故事更具童话色彩。《奥列佛·退斯特》中的主人公奥列佛一直命运多舛,而且还遭遇着歹徒的追击,此时他便巧合地遇到了勃朗罗绅士,他不仅仅克制了歹徒,而且还让奥列佛知道了自己的生父是谁。奥列佛很快便找到了生父的遗嘱,找到了父亲留给他和他母亲的一大笔财富。再比如说狄更斯的作品《小杜丽》,当她在人生的低谷毫无希望之时,却继承了一大笔财富,瞬间成为了富翁。《双城记》作为狄更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依旧存有这样的巧合。精神病人梅奈特医生在监狱中整整度过十八年,而后奇迹般地身体康复,十八年前他曾写下的控告信又很巧合地落到了德伐石夫妇的手里,德伐石夫妇又恰恰是他曾亲眼目睹的受害者,心中控告的是她女儿的丈夫代尔那,当代尔那即将被处以死刑之时,露西的爱慕者卡尔登却代替了代尔那而走上了断头台。故事的情节曲折离奇,充满了具有童话色彩的巧合。《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第一次摆脱童话夸张写法的作品,这部小说中所描绘的种种事件都具有很强的真实性。然而,这部小说依旧无法摆脱狄更斯一贯的童话式写作手法。作品中的主人公在危难之际意外地遇到了自己的姨婆;在旅行的途中巧合般地遇到了昔日的同学斯提福;斯提福诱惑了爱弥丽,爱弥丽而后被斯提福抛弃而后生活穷困潦倒,却在流浪中遇到了善良的渔妇;历经挫折困苦以后,爱弥丽终于回心转意对一心爱慕于她的海姆表示愧疚,并希望海姆能够原谅她;海姆又为了解救因海风而遇险不幸殉身;海姆以及难民的尸体又漂到了前来送信的大卫的脚下,而海姆要搭救的人恰恰是爱弥丽所爱慕的斯提福。

诸如此类的巧合在狄更斯的作品中频繁出现,正如安·莫洛亚对狄更斯作品的评价“百年巧合”一样,正是由于这种巧合的存在,人们又时常认为狄更斯的作品并不现实。然而,具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描写却是狄更斯创作的一贯风格。显然,狄更斯这样的创作不仅仅与巧合手法的频繁使用有关,而且还与狄更斯的思想有关,狄更斯作品中一系列的迷离事件,恰恰表达了狄更斯始终秉持的善恶有报的思想观念,而且从创作心理方面来讲,狄更斯之所以如此描写的原因在于狄更斯具有童话式的心理。狄更斯本人也始终期待着在生活中出现奇迹,希望弱小儿童被解救,他在小说中所描绘的一系列离奇故事,完全符合他内心的追求,合乎他对现实的期待。从深层意义来讲,狄更斯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巧合”,以及给读者留下来的种种“不真实”,实际上就是狄更斯的一种建立在儿童认识世界基础之上的超现实逻辑,与其说狄更斯的作品是背离现实的,作品的情节是“牵强附会”的,还不如用童话色彩去评价狄更斯的小说。有谁要求过童话作家在创作童话故事时非要按照现实的逻辑思维去创作呢?又有谁能够仅仅因为童话故事的传奇性而去责怪童话故事的不真实呢?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狄更斯就是这样一位“童话”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童话色彩。

五、结语

狄更斯的创作特征鲜明,他擅于把握人物的形象,能够用巧合的手法去描绘故事,创作出来的故事往往合乎人们的幻想。可以这样说,狄更斯的每一部作品都具有杂乱冗长然而却又引人入胜的故事。狄更斯能够驾驭人们的情感,让人时而泪如雨下,又时而开怀大笑。狄更斯的故事情节是黑色的,然而其故事的结局却又是大团圆的。从狄更斯在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方面来讲,狄更斯的创作是非常成功的。这种成功不仅仅源于狄更斯的创作思维以及创作方法,更源于他作品中的童话色彩,贯穿于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各种巧合方面。因而,了解狄更斯作品中的童话色彩,有助于读者更好的了解狄更斯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陈齐乐.《双城记》:历史拐点处的记忆——再论狄更斯笔下的大革命描写[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02):91-95.

[2]吴菁菁.狄更斯与《远大前程》——狄更斯的宗教观对于远大前程中人物塑造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10):42-43.

[3]张晓洁,许爱华.论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144-146.

[4]胡磊.从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看其人道主义思想[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05):21-24.

作者简介:

冯俊杰(1995—),女,汉族,籍贯:辽宁省沈阳市,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在读本科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狄更斯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狄更斯为友巧还债
驴脸
狄更斯钓鱼
驴脸
你能变好,我则安心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狄更斯诡证脱困境
“虚构”是我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