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培训市场发展概述

2017-11-15庄荣祥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培训体育

庄荣祥

1993年2月国家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我国教育开始向素质教育转轨,对人才多样化和教育理念的认识逐步转变、提高和深入。同年6月,国家又出台了《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进程的意见》,提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体育新体制”,“推进体育事业单位逐步向产业化过渡”。在这一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国的体育事业开始步入产业化的轨道,体育事业投入渠道由单一的政府财政投入向社会开放,国家体育总局改革了体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体育训练服务市场,进行了体育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职业化的试点。

体育培训市场指以体育培训服务为主要交易对象的体育市场。体育培训主要是通过教练员或社会指导员的示范、讲解、表演等劳动,向消费者提供人力型的服务非实物型的服务。自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经济体制改革,给教育和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各级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各种社会力量,逐步开展各种培训班,各种体育培训学校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一为发展事业。二为创收,增加收入。1992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即“中山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发展体育产业。体育培训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发,特别是1995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深刻分析世界科技革命发展进程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做出重大决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学历和非学历教育、长期和短期、公办和民办、针对各个年龄阶段等各个项目的体育培训市场逐步得到开发,经营效果显著。在我国,可以说体育培训市场(运动项目训练的有偿服务)出现的较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有了个人行为,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师、教练员和其他体育工作人员,利用现有的场地和条件,在业余时间开办项目培训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体育培训市场有了较大的发展,技术培训从单一走向多元,同时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师资、体育经纪人以及体育管理人员等体育知识的培训也开始进入该市场范畴。

近年来,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体育作为一种健康投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参与体育观赏、娱乐、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全国各地兴起了以传授技能为主的体育培训业,各种形式的体育培训机构相继出现,社会上一些单位或个人开始涉足体育市场,培训的项目主要是游泳、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等,体育培训业由此得到空前发展。由于培训学校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民办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源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学生规模,学校就谈不上规模经营优势,无法最大程度地提高办学效益作为培训机构。就整个培训链中的招生这個环节而言,如何进行直接面向需求的招生,是摆在每位教育举办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问题。

国外的体育培训更多的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出现,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完善,有偿体育培训市场在国外发达国家是较为普遍的,各种形式的培训体育俱乐部围绕市场经济规律培养体育人才。在欧美,商业俱乐部以提供较高质量的体育服务为手段来招收会员,费用一般不算高,在美国美人每月约30美元,在德国每人每月约100马克,约60美元,这一收费标准一般工薪阶层都承受得起。活动内容方面丰富多彩,硬件设施可满足学员多方面的需要,同时设立专家辅导、咨询和保护。此外,俱乐部着力塑造自己的企业形象和发展自己的品牌并向社区街道及社会推广,成功的品牌塑造可以提升企业的吸引力,同时这个过程也增加了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忠诚度。在国外一些知名俱乐部还建立了营利性联盟,俱乐部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推销,使合作关系达到双赢。

在国内,体育产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的发展结果。体育企业要依据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来制定适合自身的经营战略并且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来实现。占玉珍在《体育培训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对策研究》中分析了我国发展体育培训业的有利条件,并且提出了发展体育培训业的对策,积极开展宣传利用优势选择培训项目实行多种价格策略树立关系营销的观念职能部门的支持。王秋成在《高校体育培训市场资源开发与营销策略探析》中认为我国市场开发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这是由于我国政企不分的企业管理制度决定的,企业的市场开发人员为政府行政人员替代,其职能使企业市场开发的质量受到限制。崔瑞华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中认为成功的自我宣传推销是保证招生工作的先决条件。现代企业可用的传媒渠道有网站、广播、电视、宣传画册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进行招生,这样可以扩大招生的力度。企业要根据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渠道进行宣传招生。

总而言之,体育培训市场在中国处于萌芽阶段,未来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在当下轰轰烈烈的市场运作中,也需要有理和精细的教育理念,再有天赋的孩子也离不开好的土壤灌溉,青训和少儿培训是关乎“人”未来的大计,对于市场上一些舍本求末只追求眼前利益的青训,背后反映的还是体育教育难挣脱出传统教育思维枷锁的境遇,只有教育与市场共进步,体育培训才能“育人”。

参考文献:

[1]都慧慧. 四川省少儿体育培训市场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10):40-41.

[2]王学文,杨玲. 社会转型视野下少儿体育培训市场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 科技视界,2016,(25):176.

[3]朱守波,韩方廷. 中小学生体育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推进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13,(06):76-78.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培训体育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体育产业之篮球
会议·培训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