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护理对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11-15朱丽萍韩巧云
朱丽萍+韩巧云
【摘要】目的 对临终关怀护理对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采取随机的方式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0例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模式,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0例给予临终关怀护理模式,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并和患者家属及时沟通,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终关怀护理对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临终关怀;晚期;恶性肿瘤;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3..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经统计可知,现阶段,我国每年有100万以上的人患有恶性肿瘤疾病,每年死亡人数在100万以上,且数据处于上涨趋势。临终关怀护理指的是在患者即将结束之前,帮助患者得到身心的放松,提升生活舒适度,减少患者的心里痛苦,维护患者的尊严,让患者能够没有遗憾、安详的离开。本文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0例进行研究,通过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的方式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0例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模式,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0例给予临终关怀护理模式,设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女21例,男9例,年龄23至65岁;对照组女20例,男10例,年龄24至6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临终关怀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性进行疼痛护理,注重患者饮食,给予患者积极心理和社会的支持,经常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1]。
2 结 果
经过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通过积极护理和临终关怀,其生命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能够安静的、有尊严的结束生命,在护理过程中,医患关系十分友好,医生的护理工作得到了家属和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3 讨 论
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一般情况下已经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常规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生活上的帮助,按时给患者进行身体按摩、翻身等,避免出现压疮;对患者进行身体和皮肤清洁,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及擦拭身体;对患者做好引流的护理,避免引流管出现脱落或者折叠情况,给予患者排痰护理,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2]。
对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环境护理,患者由于疾病常年受到病痛的折磨,导致心理压抑,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备受煎熬,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生活用品齐备、空间质量好的病房,并保持室内安静、干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
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和化疗之后,其免疫力有所下降,一段时间会出现重复性的疼痛,采取措施有效镇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疾病程度和疼痛性质进行了解,并给予评估,按照疾病的程度不同增加或减少用药量,也可以使用针灸镇痛的方式[3]。
除此之外,给予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规律的因数护理,患者由于在放疗和化疗之后有很大的心里压力,导致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空气流通,餐具也尽量选取干净漂亮的,让患者保持好心情。给予患者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嘱咐患者多餐少食。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无法经口进食,那么需要在注入食物之前使用温开水来清晰管道,将管道固定[4]。
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结合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干预护理。一些患者处于否认期,对于病情无法接受,很难接受事实,此时,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和患者沟通,并及时和家属联系,告知病情,保持亲切的态度对待患者,倾听患者的诉求,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综上所述,给予高血压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心理,减轻患者压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让患者能够安详的离开。
参考文献
[1] 石玉玲.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2] 徐宝霞,张廷干.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36).
[3] 赵 静.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24).
[4] 付 炜,洪立立,刘纯艳,宓丽娟,王绍山.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及其配偶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23).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