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相关因子和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研究

2017-11-15徐淑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0期
关键词:血小板心肌梗死

徐淑莉

【摘要】目的 探索血小板相关因子和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实验对象,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后,根据心肌梗死溶栓分级分为两组,即无复流组和正常血流组。结果 正常血流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16.58±2.78)×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10.56±2.45)、血小板分布宽度(17.86±2.39)、血小板聚集率(52.33±3.75)均低于无复流组(P<0.05)。同时从单变量角度分析,犯罪血管长度≥20 mmOR值为1.746,P值为0.000,血管负荷量OR值为1.642,P值为0.004,高敏C反应蛋白>18 mg/LOR值为1.523,P值为0.000,收缩压<100 mmHgOR值为1.452,P值为0.000,IRA开通时间≥8hOR值为1.302,P值为0.000。结论 hS-CRP、血小板相关因子均可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子。

【关键词】血小板;hS-CRP;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0..02

本文旨在探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与血小板相关因子和hS-CRP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探索对象为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均在2015年5月18日~2016年3月18日期间收治。患者平均年龄为(62.48±3.89)岁,男48例,女52例。

1.2 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均口服了3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且术前静脉注射了普通肝素(6000~8000)U。经股动脉或右侧桡动脉实施PCI术。术前需得到至少两个最佳体位冠脉造影,且由资深专家进行评估造影图像。患者需根据心肌梗死溶栓分级分为两组:正常血流组(TIMI血流3级)、无复流组(TIMI血流≤2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PCI术和冠状造影资料后,分析患者多变量和单变量因素。同时还需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正常血流组患者和无复流组患者对比各项资料均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2)正常血流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无复流组(P<0.05)。见表2。

(3)IRA开通时间≥8 h、收缩压<100 mmHg、高敏C反应蛋白>18 mg/L、血管负荷量、犯罪血管长度≥20 mm均属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如表3。

3 讨 论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重点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能够尽快恢复心肌灌注,防止心肌坏死,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从而大幅度降低临床死亡率。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心肌再灌注无法恢复到最佳水平者,临床学者称之为“无复流”,而研究表示,无复流时导致进行性心肌损害风险增加和发生左室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1-2]。

无复流常见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梗死相关动脉再灌注时间延迟、术前收缩压、犯罪血管长度、血管负荷量。同时梗死血管开通时间以8小时为基础,主要是因为8小时可作为抢救患者生命的“时间窗”,耗时越长危险性越高,而本次研究表明,长时间(≥8 h)的灌注比短时间的灌注血栓负荷量更大,无复流几率更加,危险性较高,从而证实了往期学者的报道,且有研究表明,毛细血管完整性的改变、中性粒细胞和心肌细胞堵塞、远端毛细血管床肿胀和水肿均可导致微血管床破坏,从而增加无复流发生率,且部分患者表现为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增加梗死面积,也是导致无复流增加的因素 [3-4]。

急性心肌梗死可引起室壁张力升高,引起心肌缺血,促使心肌舒张运动和收缩运动减弱,造成血小板因子紊乱。而在血小板因子指标中,C反应蛋白能够反映机体炎症反应,属于急性反应蛋白,可作为晚期心室重构的独立预测因子,增加左室重构风险,通过了解患者梗死区域炎症程度后,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降低临床死亡率[5]。

总而言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包括hS-CRP、血小板相关因子。

参考文献

[1] 张晓曼,谷新顺,傅向华,等.血小板相关因子和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研究[C].//第六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3年会、第二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论文集.2013:280-281.

[2] 王树源,黄家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及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3):11-14.

[3] 周 燕,何 泉.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和hs-CRP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7):923-925,929.

[4] Gloria Abizanda,Juan J.Gavira,Teresa Simón-Yarza et al.Controlled delivery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 and neuregulin-1 from biodegradablemicroparticles promotes cardiac repair in a rat myocardial infarction model through activation of endogenous regeneration Fabio R.Formiga a,1,Beatriz Pelacho b,1,Elisa Garbayo a,1,Izaskun Imbuluzqueta a,Paula Díaz-Herráez a[J].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Society,2014,173:132-139.

本文編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小板心肌梗死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