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7-11-15吴葳葳
吴葳葳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仍采用传统授课多、注重教师的教学而忽略学生的学习体验。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与学生缺少有效互动,教师只负责教,忽略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易掌握学生学的情况。二是学生被动学习,课前不预习,导致在课堂上无法快速消化教学内容,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通过在高职院校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解决了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中心,教与学脱离,忽略学生学习体验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学生不预习,在课堂被动学习,教与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改革高职
0.前言
当前社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高职院校也亟待突破传统高等教育和传统职业教育的观念,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高职教学改革的新内涵和新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区域經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现代教育环境下,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课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想要学习更多有利于自身发展、能满足自身兴趣的知识,也不再仅仅从书本上寻找,而是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对学习规律的理解认识的基础上,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依托网络支持教学互动与适应性评估,推广网上、网下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从而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1.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blended teaching),既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国内外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经历了由广义到狭义的过程。从广义上来说,混合式教学中的“混合”包括: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以及学习风格的混合。从狭义上来说,随着对混合式教学理论的不断认识和深入研究,国际上将混合式教学的定义逐渐细化,并聚焦到与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范畴上来。何克抗教授首先提出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就此拉开了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序幕。
混合式教学是站在教学设计者的角度,通过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以促进教学目标更好达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技术上,通过结合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体现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在教学手段上将传统课堂教学与最新的多信息媒介手段相结合;在教学形式上采取线上+线下的教学形式;在师生关系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效果评价上,按照不同的权重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设计
2.1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主要采用在线模式,教师准备好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的在线课程进行自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根据授课计划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和安排。每次上课前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制作出教案、PPT课件和教学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的主要活动是观看教学资源,了解和熟知预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自主学习,对基础知识形成一定认识,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知识基础。
2.2在线学习阶段
学生通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点击未查看的消息,查看自主学习任务,了解在线学习任务和要求,进入学习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主下载素材,自行进行实训练习。也可以阅读选读和必读材料,了解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学习内容,实现知识拓展和迁移。
2.3互动交流阶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自带的论坛、答疑、作业、测试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对发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同时可归纳总结疑难问题实现学习提升。除了利用在线课程中提供的交流讨论工具,也可利用如QQ、微信等交流日常交流工具来实现师生、生生的在线交流与讨论。
2.4课堂答疑阶段
教师除了课外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解决线上自主学习的疑难问题,还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根据学生阶段性作品和最终学习成品反映的问题,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疑难问题的总结归纳。
2.5评价反馈阶段
课堂教学评价需要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尤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例如课堂中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和表现,学生的课堂形成性练习以及课后学生的单元作品等都是评价的内容。最终学习评价是线上评价(占50%)和线下课堂评价(占50%)相结合,根据学生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情况给出最终的评价。
3.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
首先对课程资源的内容进行遴选和重组,使得学习资源的难易程度更加符合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利用已有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引入混合式教学理念,将网络学习与面授相结合,使网络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模式,促进了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应用。
第一,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创建课程;第二,教师在平台中添加一系列教学资源,如:授课计划、教学单元方案设计、PPT、教学录像、导学、优秀案例、练习素材、网络学习资源等;第三,学生根据平台中上传的教学资源进行课前预习自学,如观看教学录像,进行课前测试,在讨论区中提问留言;教师按照授课计划中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有计划的进行教学,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支撑在线自主学习活动的实施,如进阶式学习,论坛答疑,在线作业、在线测试等;第四,通过该教学平台获取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阶段的学习报告和学生作品,如:学习进度,学习时长及学生参与互动的情况,也可辅访谈法、问卷调査法等对本教学单元的教学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最后,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反思总结。
4.混合式教学的考核方式
考虑到此课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非线性编辑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应用能力,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性,成绩考察强调网络学习成效、动手能力和过程的考察。考核方式分为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线上考核(占50%)主要包括:在线作业数量、在线作业质量、在线测试、在线学习时间、论坛互动、问卷调查。线下考核(占50%)主要包括:课堂学习参与度、课堂考勤表现、小组实践项目、小组团结协作、技能拓展训练。
5.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成效
通过在高职院校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学生能够在课前了解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自主完成高效的预习,在课堂上能够带着问题听课学习,同时对发现的问题通过线上或线下提问,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教师提前做好教学课程设计,将相关教学资源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在线上或线下就学生发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同时可以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中心,教与学脱离,忽略学生学习体验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学生不预习,在课堂被动学习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高职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三融合一贯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702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