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对左室舒张功能远期影响观察研究

2017-11-15李星辰汤步富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3期

李星辰+汤步富

【摘要】目的 观察和研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对左室舒张功能远期影响。方法 对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基础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将接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外科修补术的患者则为对照组,两组中各有25例。对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远期影响进行对比和研究。结果 与研究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的6个月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有明显的降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有所升高,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针对房间隔缺损患者,相比采用外科修补术来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能对患者远期的左室舒张功能影响相对来说较大。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外科修补术;左室舒张功能;远期影响

【中图分类号】R5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3..02

房间隔缺损属于一种先天性心脏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该种疾病在早期并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但是患者的心脏功能却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临床上对于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1]。对于该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胸部x线、右心导管、超声心电图以及心电图检查等。而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主要手术治疗方式有外科修补术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2]。本文对我院的5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分別采用外科修补术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对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远期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之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为此次研究所需的对象,对患者的基础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将接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外科修补术的患者则为对照组,两组中各有25例。在研究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12~31岁,平均年龄为(22.54±3.78)岁;在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13~30岁,平均年龄为(22.25±3.28)岁;两组患者之间的相关方面资料,例如年龄和性别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外科修补术治疗,首先对患者实施全麻,进行常规的消毒,前胸正中开口,将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切开之后,然后将胸骨锯开,将心包剪开,暴露心脏。使患者的下腔静脉与上腔静脉阻断,注射肝素,之后再建立体外循环,当患者的心脏停跳之后,将患者的右心房切开,对患者的缺损部位实施缝合,之后再对患者进行左心排气,然后将主动脉放开,对缝合的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确认其修补成功之后再实施右心排气,此时可以停止相应的体外循环,将切口予以缝合,最后留置引流管。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进行治疗,手术的穿刺点选择为右股静脉,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和麻醉,完成之后再对患者实施静脉穿刺[3]。之后置入右心导管,为患者注射肝素,剂量为100 U/kg,通过右心导管对患者的左心房与右心室进行相应的测量,等到将右心导管撤出之后将硬导丝置入其中,然后选择较为合适的封堵器,通过导管将其送至患者的房间隔缺损部位,对封堵器的放置情况进行反复的确认,通过心脏彩超对其进行直视,然后将封堵伞予以释放,最后将导管撤出,对患者实施伤口包扎。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的统计学软件对将得到的所有数据其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进行测量。

2 结 果

与研究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的6个月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有明显的降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有所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房间隔缺损疾病在早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患者的心脏结构与功能却会发生变化,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4]。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主要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以及外科修补术两种治疗方法。

外科修补术最早使用于治疗房间隔缺损,该种手术方法的手术视野较为清晰,手术的成功率也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相对较长。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治疗效果更良好,可以不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也不需要开胸和实施体外循环等,同时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在术后相对来说恢复较快[5]。但是临床上对于这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情况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和对比。有相关研究显示,经过外科修补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的一年左右的左室顺应性就可以恢复正常状态,但此次研究却显示,患者在治疗后的左室顺应性却表现异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相对于外科修补术来说对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要更加显著。

两种手术方式都会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现象得到有效的纠正,使其心房水平的分流能够消失,从而来减轻患者的右心容量负荷,从理论方面来看都能够使患者心脏的舒张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效果却并没有这么理想。外科补片并没有相应的收缩功能,会使患者的房间隔组织舒缩的协调性与顺应性受到不良的影响,并且手术缝合会对患的房间隔缺肌肉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对患者的舒缩功能运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两种手术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治疗需要注意其相关因素的存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研究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的6个月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有明显的降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有所升高,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这说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能够使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综上所述,针对房间隔缺损患者,相比采用外科修补术来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能对患者远期的左室舒张功能影响相对来说较大。

参考文献

[1] 陈 冲,何 勇.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7,21(03):37-38.

[2] 陈 娟,黄向阳,袁 奇,杨冬妹.探讨外科手术与内科介入封堵手术对VSD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5):22-23.

[3] 陈 华,钟慧颖,钟 玲,李金国.经导管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30(02):306-308.

[4] 王育林.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对左室功能及其收缩同步性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1.26(15):1576-1579.

[5] 董丽莉.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定量评价右心室容量及压力负荷改变对左心室扭转功能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1.14(23):31-38.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