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山晓来露寒

2017-11-15青果

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霜降重阳节节气

青果

【节气介绍】

寒露,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在北半球人眼里,太阳又向南移动了一大步。太阳给北半球的能量更加少了,北半球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这个时空节点,中国的先哲命名为寒露,以表明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诗经》里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月份是农历,九月相当于太阳历的10月,是准备寒衣的时候了。而七月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此时已经西沉,星空都在换季,“大火西流”,不仅意味着秋天,也让人明白冬天不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对中国这个纬度高低皆具,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等众多气候带的大陆而言,节气只对长江、黄河流域有清晰的指示作用。中国内地的时间特征是,夏冬之时气候几乎一统河山,而春秋之时东南西北的差异极大。寒露时,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才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对天气敏感的人意识到,自寒露开始,中国北方的冷空气取得了强势地位,大部分地区处在冷高压的控制之下,雷暴已经消失,如果还有雷声,那也是最后的雷声了,“雨季不再来”。

冷空气侵入后引起显著降温,会使水稻减产,这一低温冷害现象多发生在“寒露”节气,故名寒露风(又叫社风)。在南方地区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如遇低温危害,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

【节气物候】

寒露的物候是,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与白露期间的鸿雁南飞相比,此时相隔一个月之久,说明这是最后一批鸿雁了;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阳气十足的雀化为蛤,说明天地间的阴气重了。而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菊有黄华,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物候说明天地间的阴盛阳衰。如果物候不应,最后一批大雁不飞来,那就说明民众有不驯服者;如果雀鸟不掉入海中变蛤蜊,那就说明季节会错乱;如果秋菊不开花,那就说明阴气不够,土地不能耕种。

在大时间的划分中,寒露时节处在旅卦的时期,此时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我国的“旅游黄金周”正设在寒露期间。旅卦还有军旅之义,在悠久的中国农耕文化中,此时也是利用农闲去锻炼、检验体能的时期,也是农村械斗、地区或各利益团体的用兵时期,直到和平时代的今天,中国人仍有“秋季大练兵”的习惯。

【节气习俗】

登高·重阳节

10月上旬的寒露节气在中国人的经验里更多地与外出活动有关,登高、观光等等,尤其登高几乎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寒露时节中,有一个节日,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九”在《易经》中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正好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又称“重阳”或“重九”。九九之说,在中国文化中极有意义,九九归一,有归根到底之意;九九八十一,象征终极。九是阳盛到极点,再往下便要回到一,九九重阳相逢在这样的意义上既是大吉也是大不吉,所以重阳节的风俗都是出于一个目的:避恶攘灾,如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西京杂记》最早记录了重阳节。宫中每逢九月九日便会“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蓬饵”指的就是“重阳糕”,取“糕”与“高”谐音,有时候人们还会在糕上放置小鹿数枚,号为“食禄糕”。

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了重阳节的传说。东汉汝南的桓景,跟随道家高人费长房游学。有一天,费长房告诉他:“九月九日,你家有灾。让你的家人赶紧做些茱萸绛囊,绑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可除此祸。”桓景就带着全家人避祸山中,后来回家,发现家中的鸡犬牛羊都死了。从此重阳登高避灾的习俗流传至今。

赏菊花

寒露时节“有黄华”的菊花也成为中国人重点关注的对象。菊花是中国文化之花,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菊花历经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屈原、陶渊明的笔下,菊花成为一种人格象征。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菊花获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而屈原的生活,“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也使菊花成为一种高洁的人格象征。

菊花给予中国人的感悟是多重的。菊花成为秋天的象征,九月又称菊月,菊花还象征长寿、长久。中国人写菊花的名诗名篇太多了,如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苏东坡:“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范成大:“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等等。

菊花又称黄花,重阳节后的菊花逐渐凋谢。明日黄花即指重阳节后的菊花,有“过期”之义。苏东坡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华蝶也愁。”如此一来,在中国人的经验里,菊花还有烈士的象征,生命需要像菊花一样绽放自己的潜能,否则就会落伍,成为过时之物。与菊花相比,寒露时节的红叶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景。黄栌、乌桕、丹枫、火炬、红叶李等树种,在此时都呈现红叶,观賞红叶也是中国人的习俗。“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杜牧有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节气农谚】

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菊花开,麦出来。

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白露谷,寒露豆。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寒露三日无青豆。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九月九,摘石榴。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endprint

时到寒露天,捕成鱼,采藕芡。

【节气诗词】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唐·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秋日望西阳

唐·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美文赏析】

今日寒露 遍地凝霜

一到10月,天蓝得透,云白得纯,拍些片子回来,朋友们说,因为太美好,看着像假的。我说,当你真正置身其中时,也会感觉到恍惚,仿佛不真实。

穿不完的长长旷野,一处比一处荒芜的秋草上,站立着苍黄时光。让人欢庆之余,总要感叹光阴似箭。山坡上那一丛丛纵横交错的森林,此刻热闹极致,红彤彤的枫叶自然还是最吸引人眼球的,这被赋予人间最真挚情感的红叶,毫无顾虑地举着热辣辣的思念在阳光下招摇。让人喜爱之余,又禁不住羞愧于人类的怯懦。白桦树金黄色的叶子倒是所剩无几了,但这不妨碍它们的美丽。它们白色躯干上,那一只只渴望的眼睛,因为失去叶子的掩饰而更加清晰。它们脚下,前后不一坠落的叶子,层层叠叠铺天盖地地延展开去,在阳光照耀下发出的温暖光泽,让人心生缱绻。云杉依旧是青翠的,这四季不肯轻易变化的挺拔的英姿中无法窥视它几百年沧桑的痕迹。

站在峰顶四顾,这里一丛红,那里一沟黄,间或又有一坡绿一坡白,上苍赋予大自然瑰丽无比的色彩,这样的斑斓带给人们心旷神怡,不时有惊奇的声音喊醒旷野的沉静。快乐的声音传到苍天之上,于是,时不时有白云从天际缓缓地探出头来,懒散地拖着松软的身子滑过树梢和山峦。漫山遍野的色彩,一会儿被云拢在身下,一会儿又被穿过云层的太阳艳艳地照射着,这自然界最自然最纯情的水墨,如梦幻般恣意地涂抹着流淌着跳跃着漫向天际的另一边。

沿路农田里的玉米棒子都收仓了,地里半截棒子桿默不作声地裸露着被刀锋割断的伤口,不知道是在炫耀收获,还是在缅怀葱郁火红的生命。如果说,没有了鲜花绿草的田野,就像偌大的舞台没有了舞者美妙动人的舞姿,那么,没有了虫鸣的旷野,就像一支优美的舞蹈少了动听的曲调伴奏,因而,少了许多的乐趣。

连绵山峰纵然壮丽,没有水也就失去了灵秀。“斜晖脉脉水悠悠”,水是诗的泉眼,有了水,这苍天之下的风景才活了起来。幸好遇到一湾清晰见底的泡子(方言,池塘)弥补了季节的荒芜。岸边几株青松白桦各自临水而妆,浮云柔柔地落在清清的水面上,随着水流慢慢地涌向远方。此情此景,喧嚣的都市淹没在恬静间,利欲得失皆淡然于山水之遥。忽觉人世负累萧索,真想永驻于这恬山静水之间。

天先正好,的确美得不像是真的。天气一天比一天晴朗,晴朗得让人恍若又回到了初夏时光。气温不断回升,连那恼人的秋风,也知趣地讪讪躲藏到阴山背后的某个旮旯去了。流云悠闲,秋阳艳丽,风和日暖,整个假期竟然是入秋以来最明媚的一段时光。

此刻伏案写字,偶尔抬头,却见繁星灿烂,枝头一弯新月如钩。

然而,今日“寒露”。从今而始,露水更凉,遍地凝霜。

(资料参考 余世存《时间之书》)endprint

猜你喜欢

霜降重阳节节气
深秋寒霜降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霜降
重阳节
Les 24 périodes solaires
重阳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