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不能容忍的七大底线

2017-11-15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疾患小天地私房钱

大多数人认为,只有成年人才有不可触碰的底线,其实,何止成年人,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在早期教育的同时,请别进入孩子的雷区!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线二: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常常提及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失败了,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底线四:被体罚的经历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是孩子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

底线五:身体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的樣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底线六:独处的小天地

幼儿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领地”里“检查”,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隐私”的公然侵犯。

底线七:保存的“私房钱”

尽管幼儿并不爱钱,也不懂得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摘编自《现代教育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疾患小天地私房钱
私房钱
爸爸的私房钱
私房钱那点事
迷宫小天地
迷宫小天地
迷宫小天地
迷宫小天地
男人的私房钱都藏哪了!
小狗挨针
恶心呕吐-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