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问题的根本无非是身心问题

2017-11-15济群

中国商人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佛法冷漠万物

济群

安心先得调身

一切问题的根本,无非是人的身心问题。

我常说,身心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修身养性是人生最好的投资。现在,不少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关于养生保健的资讯、方法、机构层出不穷。我们也一直在关注,希望找到一套简单易行的调身之道,为大家的生活、工作、修行打好基础。

佛法的重点是修心,从对心的认识、调整,到最终明心见性,究竟解除人生的痛苦烦恼。但我们在世间所做的一切,都要依托这个色身,所谓借假修真。

关于这一点,不少学佛者存在误区,觉得身体是个臭皮囊而已,不必理会。当然,不执著是对的,但不执著不等于不管它,更不等于任意使用而不保养。

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总被这里那里的不舒服或病痛所困,其实是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干扰。这样的话,最后往往带来两个结局,或是病得无法修行,或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痛苦而对身体格外执著。这些都是我们要避免的。

佛教的修行,尤其是禅修,也讲究调身、调息,以此作为调心的前行。如果身体这部分过不了关,禅修时坐立不安,是很难把心调到位的。怎么调身?首先要认识这个身体,认识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关于这个问题,中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医是把身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修复,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局部问题。同时,注重调动身体本身的康复功能,这和修行也有相通之处。

总之,安心先得调身,调身更不能忘了安心。

终有一天,它比明天来得更快

通常,我们是将临终助念作为利他的慈善行。事实上,它和三级修学也有着密切关系,能够帮助我们生起并强化念死之心。

在《道次第》中,念死既是重要的前行,也是不可或缺的正行。从下士道的对三宝生起皈依求救之心,到中士道的生起出离轮回之心,再到上士道的断除我执,发愿利他,可以说,念死贯穿着整个菩提道的修行。

但我们平时的念死往往停留在理论上:死亡是一定的,死期是不定的,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道理似乎都知道,但真能提起念死之心吗?其实并不容易。我们明知道人必有一死,可除了拿来说一说,未必有多少感觉,更难生起紧迫感。

而参与临终关怀和助念,需要零距离地直面死亡,这种冲击是实实在在的,是在活生生地为我们诠释法义,提醒我们:这一刻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西藏帕绷喀大师有一首《心匙》,是关于如何念死的长诗,也是对如何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观察修的详细引导。我在讲解《道次第》时特别引用过,希望大家经常念一念,会是一记当头棒喝。

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于还有明天,而且是明日复明日,所以会在学佛的同时,用更多的时间忆念五欲六尘,追逐镜花水月。但终有一天,死亡比明天来得更快——突然间,就必须马上走了——这时该怎么办?我们准备好了吗?这辈子努力追求的一切,哪一样可以带走?

如果能够真切地提起念死之心,我们自然会精进修行,自然会把三宝作为惟一的依怙。因为在那一刻,亲人、事业、财富,没有什么是抓得住的,也没有什么能帮得上的。

深信业果

深信业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其中包括见和行两方面。见就是缘起因果,行就是止恶行善。

所谓见,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什么是生命延续的规律?什么是世界形成的规律?世界和我们又是什么关系?对于这些问题,佛法的解释就是缘起、因果。说到因果,很多人往往关注外在因果,比如做了什么事,感得什么结果。事实上,因果同样离不开我们的心。

生命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其中的精神系统,是由观念和心态组成的。而这些观念、心态又和自身认识有关,和日常积累有关。我们做每一件事,在客观上虽然会过去,但由此形成的种子却会储藏在我们内心,继续产生作用。

当某个种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众多种子中成为主导,抢占心灵频道。其结果,又会使这一种子继续膨胀,继续壮大。任其发展的话,贪婪者会越来越贪婪,暴躁者會越来越暴躁。若想改变这种发展势头,使生命沿着既定轨道前行,必须从观念进行扭转。

从佛教来看,生命是无我的,哪种情绪或观念都不能代表我。我们现在的很多能力、习惯,都是儿时没有的,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但这些习惯并非固定不变的,我们昨天感兴趣的东西,今天未必还有兴趣。今天不感兴趣的,未来又可能产生兴趣。这些变化也和我们的观念有关,和生命的内在需求有关。

所以,我们要培养生命的正向需求,这样才能通过止恶行善建立正向心态,改变生命品质。

让慈悲化解冷漠

今天的中国社会,生态环境全面恶化,天灾人祸频频发生。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雾霾等问题,正在引起全社会的瞩目。其实相对这些外在现象,心理问题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

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大家庭和邻里关系几乎不复存在。而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又让家庭成员开始各自为政,疏于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家人都缺乏关爱,对其他人更是漠不关心了。这种冷漠不仅带来了种种社会问题,也是导致抑郁症高发的外在诱因。

儒家提倡“仁者爱人”,正是对治冷漠的一剂良药。但儒家关于“仁”的诠释,是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推演而来的,并非建立在心性基础上。此外,这种仁爱还受到家庭伦理的影响,是从亲人到路人,从有关系到没关系渐次弱化的,相对比较有限。

而佛法所说的慈悲,是来自众生平等的思想。因为认识到一切众生曾在轮回中互为亲人,所以才会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既没有亲疏之别,也没有国家、民族、人种等一切分别。

更关键的是,这种慈悲不仅是给予,是他人的需要,也来自我们自身的需要。大乘佛法倡导“悲智双运”,就是慈悲和智慧的相互增上。我们希望提升人格,就要化解内心嗔恨、对立、冷漠等负面情绪。

虽然冷漠不像嗔恨、对立那样有攻击性,但它是源自我执,是以自我而非众生为中心。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慈悲修不起来,智慧也是无法圆满的。

心和身的相互影响

从佛教观点来看,宇宙万物都是由地水火风组成的。在世界形成之初,由风轮开始运转,然后风起云涌,将万物聚合起来,构成山河大地。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存在,似乎是实实在在、固定不变的。其实,这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本身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属性。

现代物理学业已证明了这一原理。比如波粒二象性告诉我们,物质可能以波的形态存在,也可能以粒子的形态存在,其最终存在,是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观察。也就是说,我们认识世界时,并不是单纯的观察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创造者。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心的能动性,认识到心念对世界,尤其是对身体的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医、道家等,对身体也有独特的研究。比如对气的重视,认为这是色身包括万物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指出,人的七情六欲,包括不同的念头、情绪、心态,都会给身体带来影响。带着这样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又会影响到万物的存在。准确地说,是影响到万物在我们各自世界中的存在。这就是佛法所说的“一切唯心造”——不同的心念会产生不同的气息,造就不同的世界。

我们在调身时,同样要重视心的作用。只有正心正行,才能达到内外兼修的良好效果。带着这样的心,不管是给自己还是他人调身,本身就是慈悲的修行。因为慈悲不仅是利益他人的行为,更代表着一种心念,一种精神。认识到这种正向心行的重要性,进而把它带到每个当下,去利益他人,于自身是增长慈悲,于他人是传递慈悲。endprint

猜你喜欢

佛法冷漠万物
突然之间
东霞
万物构成
回答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我来添画
道不远人楼难弃
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