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现状及创新发展研究
2017-11-15刘通程炯苏少青郭月婷陈旭飞徐秋婷
刘通,程炯*,苏少青,郭月婷,陈旭飞,徐秋婷
1.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50;2. 广东省土地开发储备局,广东 广州 510635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现状及创新发展研究
刘通1,程炯1*,苏少青2,郭月婷2,陈旭飞2,徐秋婷2
1.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50;2. 广东省土地开发储备局,广东 广州 510635
“珠三角”地区地狭人稠,水网纵横,灾害频发,通过长期开发改造低洼地,桑基鱼塘已经形成了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它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维护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现代生态文明的典范。然而,这种传统生产模式目前面临着衰退,即将在历史舞台中消亡。作为一种农业文化遗产,它不仅能够支持农业生产,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值得深入认识和研究。以往研究更多关注桑基鱼塘生产和能量循环功能方面,对于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农业文化传承与发展,融合“土地整治+”理念,使其能够延续和拓展,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仍然有待于总结和创新。文章采用实地调查及文献总结方法,通过阐述桑基鱼塘的系统特征,分析基塘发展面临的国土、生态、综合效益等具体问题,构建桑基鱼塘高效生态利用新模式,提出其今后发展的创新思路和建议,以期能够正确地认识桑基鱼塘的文化价值和生态效应,继承和发扬岭南农耕文化,复兴基塘农业,促进耕地保护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推进“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桑基鱼塘;文化价值;现状;综合发展;珠江三角洲
桑基鱼塘是中国南方水网区一种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因其良性生态循环而闻名,历史久远。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分布极为广泛,不仅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等种养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缫丝工艺的进步,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友谊与进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廖森泰,2015;李凡,2015)。
由于其独特的水陆相互作用和学术研究价值,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曾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不同学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得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塘系统历史变迁。基塘系统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历史时期基塘发展产生了研究兴趣,对其从历史繁荣兴盛到逐渐衰败进行梳理,总结出了不同时期其独特的发展脉络(吴鹏搏,1981;赖作莲,2003;廖森泰,2015),如吴建新(2011)从明代中叶、清代和民国时期,分别从果基、桑基和基塘农业的发展变革过程探讨其与经济转型的关系;周晴(2013)从水土环境、池塘与水藻、水利与居住空间、肥料与饲料、经营实态不同方面回溯分析了清末—民国时期湖州、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经营模式与生态环境关系。(2)水陆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桑基鱼塘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其兼具了陆地、水系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层次分明、水陆相互作用人工生态系统(Ruddle et al.,1983;Chan,1993;Yee,1999),钟功甫(1980)明确了桑基鱼塘的定义,并从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饲料和塘泥等方面揭示了水陆作用过程;同时,很多学者也开始关注桑基鱼塘,阐明了生态循环模式与生态功能等机理,并提出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Hill,1996;Li et al.,1999;Costanza et al.,1997;Nhan et al.,2006)。(3)物质循环交换与能量流动。通过初期的基塘系统水陆特征认识和长期定位监测,从生态系统内部能量交换、物质平衡,水循环等方面出发,构建出能反映能量流、物质流和经济流规律的模型(吴厚水等,1983;王德建,1997;Astudillo et al.,2015),并希望通过大循环理论,形成一个专业性的学科。(4)技术体系与模式。赵玉环等(2001)对“珠三角”地区典型的 6类模式进行分析,指出综合养鱼及区域物质大循环模式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合理性,应大力推广。黎华寿等(2005)对顺德地区桑基鱼塘进行调研,提出从社会间接调控、经营者人工直接调控和重塑自然生态调控三个层次,重构现代集约型基塘模式。基塘的种养体系多样,土地利用方式应因地制宜,与周边低洼地区相适应,选择模式应充分利用基面、水塘结构和生态联系(梁惠清,2006;骆世明,2007;罗亚娟,2016)。(5)基塘空间演变格局。基塘系统空间分布连续性和异质性具有一定的景观生态学意义,从土地利用和生态格局层面对基塘进行研究也逐渐成为 21世纪全新视角(邬建国等,2007;王英姿等,2008)。有学者利用遥感技术,从不同时空尺度对“珠三角”地区基塘的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表明基塘面积逐年减少并呈现一定的破碎化(Liu et al.,2012;林媚珍等,2014;杨丹等,2016;Li et al.,2017)。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崛起,农用地不可避免地被建设占用,加之桑基农业生产周期长、产值低,基塘生态系统结构及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珠三角”地区桑基鱼塘的历史使命随之变化,其生产功能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桑基鱼塘产业形态已衰退消亡。因此,基塘系统的退化、经济转型和文化提升方面的研究有待于深入,其巨大的多重价值有待挖掘,迫切需要创新发展思路,加大桑基鱼塘整治与生态农业模式的建设力度,促进耕地保护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让传统农耕文化重现生机。
传统“画地为牢”式的保护、自发式的“圈塘”保护都无法传承“桑基鱼塘”这一文化遗产,也无法实现其文化价值。通过“珠三角”地区桑基鱼塘综合整治与文化传承,构建桑基鱼塘高效生态利用新模式,复兴基塘农业,继承和弘扬岭南农耕文化,不仅能发挥其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和窗口的作用,而且对于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深远意义。
1 桑基鱼塘系统特征
1.1 良性循环立体生态系统
桑基鱼塘内部生产环节是有机结合、高效稳定的循环系统,包括陆地桑、蚕构成的桑基子系统,及鱼和水中生物构成的淡水鱼塘系统,两个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利用,有机联系的方式,使前一生产环节产生的废物被后一生产环节充分利用,建立起一个动态、立体种养体系,形成低成本、低投入、高效益的循环生产,实现污染少,清洁生产和自然环保的目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赵立军等,2012)。
1.2 丰富的生物、文化多样性
作为一种复合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物种多样性突出,包括其自身桑、蚕、鱼,还有塘基上的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以前养殖传统青、草、鲢、鳙四大家族鱼类,现也扩展养殖了加州鲈鱼、黄颡鱼、南美白虾等特种名优品种,再加上家畜、候鸟及各种浮游生物,基塘系统共生存在的生物种类达百种之多。随着桑基鱼塘的发展,相继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及宗教信仰文化(郭盛晖等,2010)。“鱼塘佳肴”、“香云纱绸”、“祠堂宗庙”、“舞龙醒狮”、“数鱼花”等典型习俗和农耕文化,代表了先民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在“珠三角”地区延续和发展。
1.3 维护地区生态安全稳定
“珠三角”地区地狭人稠,水网纵横,灾害频发,通过长期开发改造低洼地,桑基鱼塘已经形成了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刘凯等,2008)。其独特水网廊道和基塘格局,对于调蓄洪水,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一定面积绿地和湿地系统的存在,对于区域小生境及局部气候调节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具有丰富肌理和生态效应的乡土农业景观,对改善和维持“珠三角”地区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
2 基塘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2.1 国土开发强度大,传统桑基鱼塘大面积萎缩
桑基消失,蔗基衰落,是目前“珠三角”地区桑基鱼塘的主要问题。1978—1998年间,顺德区农业用地总面积从454.53 km2下降至355.06 km2,蔗基面积从104.60 km2下降至3.06 km2,桑基面积更是从48.93 km2锐减至完全消失。通过遥感解译发现,佛山、中山基塘面积整体呈锐减趋势,从2000年的1528.36km2减少至2015年的1064.03 km2(朱政等,2011;Sun et al.,2015),基塘用地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佛山南海、顺德、中山北部、西部地区。从形态上看,2000年以前基塘用地相对集中连片,2010年以后传统基塘区呈现一定的破碎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珠三角”国土开发强度已达16.49%,按照国际惯例,土地开发强度接近或超过国际公认警戒线(30%),人类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影响。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的国土开发强度已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珠海、广州也已逼近国际警戒线,许多地方填塘造地,用于城镇、工厂和道路建设,导致城市生态用地被大量挤占,区域保护体系破碎化加剧,城市生态空间受损严重,原有的“基塘景观”被现代化“钢筋水泥丛林”所取代(丁俊等,2016)。此外,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传统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经济效益下降,无法与现代花卉、高效养殖、特色蔬菜等现代农业相比,不足以维持其再生产,也导致其日渐式微。
2.2 过度发展现代高效养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随着“珠三角”地区高标准鱼塘整治工作的开展,现代渔业高效养殖模式迅速推广,挖大塘面,缩小基面,鱼塘格网化,基塘比例严重失衡,大范围具有绝佳边缘效应的自然有机肌理原生基塘景观被取代,导致基塘生境破坏,立体种养结构衰败。受经济效益导向影响,高密度养殖随处可见,一味追求高密度放养,养殖量超过允许的生态承受容量,水产养殖种类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下降,疾病易感性增强,养殖本身所造成的二次污染严重破坏了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生产中产生的排泄物、施放的肥料和药物造成水质恶化,成为面源污染的来源之一(刘小玲等,2015)。同时,部分经营者只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认为健康生态养殖前期投入成本高,导致健康生态养殖发展难度加大。
2.3 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桑基鱼塘保护利用战略规划
桑基鱼塘管理涉及部门较多,保护主体存在结构性缺失,相关保护协调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责任分工不明确,缺少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经营。人们思想存在认识偏差,认为传统的就是落后的、封闭的,对桑基鱼塘的价值缺乏认识,尤其是部分地方政府,追求一时政绩,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严重,致使全社会普遍缺乏对桑基鱼塘的保护意识。对“珠三角”地区桑基鱼塘系统的调研、梳理工作开展有限,缺少从全社会的生态安全和资源永续利用的高度进行桑基鱼塘保护利用战略规划,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缺少切实可行的长远发展目标和保护措施。
2.4 桑基鱼塘多重价值认识不足,没有产生应有的综合效益
桑基鱼塘包括生产、生态、文化、社会等多重价值,兼具农业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的双重属性,具有多重复合价值,是岭南重要的地域文化符号之一。但目前人们对其认识普遍不足,农民往往只将农业生产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对于其包含的经济、科研、生态保障、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缺乏理解和认识,导致对桑基鱼塘文化精华和有益成分挖掘不足,无法与现代农业产生联系,美学、民俗和景观价值缺少开发和合理提升,无法成为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石。科普和教育示范功能有待跟进,人们缺少对桑基鱼塘发展历程的认知。因此,桑基鱼塘难以达到农民增收、农村受益,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目的。
3 桑基鱼塘创新发展思路
针对“珠三角”桑基鱼塘存在的问题,桑基鱼塘未来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科学研究为依托,以发挥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为目标,走通过文化提升联动都市农业发展,都市农业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之路,使桑基鱼塘农耕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3.1 生态优先,分类指导,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保护是桑基鱼塘发展的根本,传承是桑基鱼塘保护的延伸,坚持生态优先,分类指导,将桑基鱼塘区域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以守住耕地红线和基本农田红线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的,把桑基鱼塘保护和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开发活动严格限制在桑基鱼塘资源环境承受能力范围内。桑基鱼塘属于典型的人工与自然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地区小气候,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涝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水系和水质保护、功能恢复、景观再现等土地生态整治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恢复典型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保护其生存的空间环境,确保其生态功能不降低,为城市未来发展保留生态用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生态格局,构建“珠三角”区域完善的生态网络,维护“珠三角”区域城市生态安全,推进“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何元庆等,2012;梅岑岑等,2016)。保护其从历史到现代的传承链,延续文化、物种多样性,有效实现文化传承。按照功能将“珠三角”桑基鱼塘进行分类,划分核心保护、次级保护、一般保护区域,划定保护区红线边界,保护集中连片桑基鱼塘(图 1),最终形成桑基鱼塘、特色基塘、标准基塘联动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
图1 佛山、中山市基塘农业发展规划图Fig. 1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of Foshan and Zhongshan city
现有鱼塘高密度养殖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要通过土地整治措施,完善池塘排灌水利基础设施,通过合理构建和搭配生态坡、生物浮床、生态沟渠等池塘生态工程调控设施和微生物净化水体技术,增强水质调控和净化功能,控制养殖用水自身污染并防止其污染外环境(梁福权等,2012)。调整养殖结构,推广生物互生互促、互净互保养殖模式,如鱼、菜共生系统,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鱼、莲田养鱼、苇塘养鱼等,都是鱼菜共生系统的雏形(朱冠楠等,2015),将其原理应用于基塘并改进提高,建立新一轮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打造生态良好型现代示范基地。
3.2 综合整治,活化利用,力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耕文化是传统农业的精华所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内涵是都市农业的宝贵资源,通过综合整治,将农耕文化与都市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合理确定基塘养殖规模,将桑基农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着力建设桑基鱼塘品牌,通过优势品牌效应,将观光农业、农业园区示范、创意农业、高效生态养殖等多种模式融入都市农业网络中,尝试以“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代替以往“冷冻式保护”和“破坏性开发”,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郧文聚等,2011;刘新卫,2012;王军等,2017)。例如,可以通过申报桑基鱼塘标志产品和农业文化遗产地产品的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价格,满足人们对高新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文化+”、“旅游+”、“生态+”等模式,发展桑基鱼塘观光旅游,推进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注重人们体验式参与方式,打造成“珠三角”乃至全国知名生态农业旅游品牌。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培育新型消费业态,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构建合理土地利用布局,加强景观建设,助推基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发展创意农业,将桑基鱼塘生产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价值。最终,在珠三角休闲农业中体现其农耕文化价值,为现代农业生产发挥有益作用,在都市农业网络体系建设中促进其活化保护和永续发展,形成第一二三产业整合,产生1×2×3=6的乘数经济生态效益,使新型桑基鱼塘与现代都市农业互动互利向前发展。
3.3 保护遗产,传承文化,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挖掘文化历史资源,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对于促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产生巨大的作用,更是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环节。“珠三角”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对外贸易、文化交流中心,极尽历史、地缘与人缘优势。桑基鱼塘是“珠三角”地区世代相传、不断沉积的宝贵财富,积蓄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存了独具岭南特色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及宗教信仰文化。应高度重视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全面发掘、系统整理其遗产价值,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从学术的高度对其展开系列研究(李文华等,2010;郭盛晖,2016;李文华,2015)。把握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机遇,鼓励通过“土地整治+”新理念,聚集生态、景观、教育、文化各要素资源,立足全域空间,构建独特发展新模式,加大连片区域风貌、民居和景观生命共同体整体修复,发挥其潜在的文化效应,及时将遗产申报纳入政府决策计划,成立遗产申报领导小组,抓住时机正式启动遗产申报工程,争取早日被列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4 结论及建议
4.1 成立市级领导小组,加强桑基鱼塘保护利用工作
桑基鱼塘保护与发展,领导是关键,建议市级政府成立桑基鱼塘保护利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桑基鱼塘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的组织实施,对桑基鱼塘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加强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队伍建设,支持开展优秀重要文化传承活动,及时研究解决桑基鱼塘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保障相关工作有序进行。
4.2 纳入省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保护和发展专项规划
将桑基鱼塘保护发展工作纳入《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设立土地整治重点工程,编制《珠三角桑基鱼塘系统保护和发展专项规划》,根据各地条件和连片程度,划定桑基鱼塘系统的核心保护区、次级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科学评判珠三角桑基鱼塘特色农业现状、分布格局,划定保护区红线,严格控制土地利用结构、利用方式和用地面积,避免外围城镇建设用地对基塘系统的侵占,确保包括桑基鱼塘在内的基塘农业合理发展;对保护区内基塘农业景观、堤围水道工程、蚕桑建筑及设施、基塘聚落等历史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形成信息库,合理修缮和利用;充分挖掘桑基鱼塘的文化价值,拓展创新活化利用模式,扩大文化效应,充分发挥桑基鱼塘产生的综合效益。
4.3 制定保护利用政策,建立管理长效机制
为加强桑基鱼塘保护,维护桑基鱼塘生态循环系统的基本功能,传承发展传统农耕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议制定《珠三角地区桑基鱼塘保护区管理办法》,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积极订立合理保护的政策及规章制度,及时增补、修订各项办法和规章制度中的不完善内容,科学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加大扶持力度,做好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适度考虑农业项目建设用地合理配套需求,配套合理的建设用地指标。依法建立桑基鱼塘保护联合执法机制,完善省、市、区三级执法体系,严厉打击乱垦滥占和非法利用基塘资源等行为,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桑基鱼塘保护和传承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形成保护和发展合力。
4.4 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融资渠道
桑基鱼塘保护和传承需要庞大的资金,建立多元支持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资金需求,提高各方面参与积极性。建议采取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把桑基鱼塘保护管理、生态效益补偿、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等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对非重点保护区可进行适度利用,实行有偿占用资源制度。征集费用反哺桑基鱼塘保护,充分利用现有市场经济有利条件,吸纳社会资金如信贷资金、农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用于桑基鱼塘保护和利用示范区建设。对发展基塘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可以适当推出农业文化补贴、企业减税等优惠政策。
4.5 申报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岭南农耕文化
申请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保护稀有资源和传承优秀文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导向意义。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生产方式,桑基鱼塘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国也是世界悠久农耕文化的体现,是岭南农业文化的重要遗产,有必要通过申报农业文化遗产加强其保护和利用。为此,建议通过土地整治,建立桑基鱼塘重塑升级示范区,整合特色聚落,河涌水系,民俗技艺等资源,突出传统桑基鱼塘景观文化特色,彰显其历史文化和遗产价值,营造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氛围,将其纳入政府决策计划,成立遗产申报领导小组,启动遗产申报工程。
ASTUDILLO M F, THALWITZ G, VOLLRATH F. 2015. Modern analysis of an ancient integrated farming arrangement: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a mulberry dyke and pond system[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20(10): 1387-1398.
CHAN G L. 1993. Aquaculture, Ecological Engineering: Lessons from China [J]. Ambio, 22(7): 491-494.
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 et al.1997.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 nature, 387(6630):253-260.
HILL B H. 1996. Environmental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case of the dike-pond system of integrated agriculture-aquaculture in the Zhujiang Delta of China [J]. Agric,Ecosyst & Environ, 60(2-3): 183-195.
LI Y, LIU K, LIU Y, et al. 2017. The Dynamic of Dike-Pond System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During 1964-2012 [M]//Global Changes and Natural Disaster Management: Geo-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pringer, Cham:47-59.
LIU J X, CHEN J D, WANG X X. 2012. Spatial-temporal Change of Sanshui district's Dike-pond from 1979—2009 [J]. Physics Procedia,25: 452-458.
NHAN D K, MILSTEIN A, VERDEGEM M C J, et al. 2006. Food inputs,water quality and nutrient accumulation in integrated pond systems: a multivariate approach [J]. Aquaculture, 261(1): 160-173.
RUDDLE K, FURTADO J I, ZHONG G F, et al. 1983. The mulberry dike-carp pond resource system of the Zhujiang (Pearl River) Delta,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 Environmental context and system overview [J]. Applied Geography, 3(1): 45-62.
SUN C, ZHONG K, GE R, et al. 2015.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of Coastal Wetland in Nansha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in Recent 20 Years [M]//Geo-Informatics i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Ecosystem.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408-416.
LI W H, MIN Q W. 1999. Integrated farming system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war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China [J]. Ambio: 28(8):655-662.
YEE W C. 1999. New Developments in Integrated Dike-pond Agriculture-Aquaculture in the Zhujiang Delta, China: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J].Ambio, 28(6): 529-533.
丁俊, 王开泳. 2016.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格局, 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进展, 35(5): 610-621.
方建光, 李钟杰, 蒋增杰, 等. 2016. 水产生态养殖与新养殖模式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18(3): 22-28.
郭盛晖, 司徒尚纪. 2010. 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珠三角桑基鱼塘的价值及保护利用[J]. 热带地理, 30(4): 452-458.
郭盛晖. 2016. 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及其生态文明价值[J]. 丝绸, 53(4):78-83.
何元庆, 魏建兵, 胡远安, 等. 2012. 珠三角典型稻田生态沟渠型人工湿地的非点源污染削减功能[J]. 生态学杂志, 31(2): 394-398.
赖作莲. 2003. 论明清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发展[J]. 农业考古, (1):99-104.
黎华寿, 骆世明, 聂呈荣. 2005. 广东顺德现代集约型基塘系统的构建与调控[J]. 生态学杂志, 24(1): 108-112.
李凡. 2015. 历史地理视角下海上丝绸之路在岭南的区域效应[J]. 热带地理, 35(5): 637-645.
李文华, 刘某承, 闵庆文. 2010.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 资源科学, 32(6): 1015-1021.
李文华. 2015.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34(1): 1-6.
梁福权, 朱文聪. 2012. 池塘养殖水体净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40(35): 17150-17153.
梁惠清. 2006. 珠三角地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17(10): 29-30.
廖森泰. 2015. 海上丝绸之路与珠江三角洲 “桑基鱼塘” 发展[J]. 中国蚕业, 36(4): 20-22.
廖森泰. 2015. 海上丝绸之路与珠江三角洲 “桑基鱼塘” 发展[J]. 中国蚕业, 36(4): 20-22.
林媚珍, 冯荣光, 纪少婷. 2014. 中山市基塘农业模式演变及景观格局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41(24): 184-189.
刘凯, 王树功, 解靓, 等. 2008. 佛山市基塘系统空间格局演变分析[J].热带地理, 28(6): 513-517.
刘小玲, 甘建文. 2015. 珠三角地区水环境空间分异及其优化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36(4): 1-9.
刘新卫. 2012. 农村土地整治应加强传统文化保护[J]. 中国土地科学,(5): 49-50.
罗亚娟. 2016. 传统池塘养鱼的方法, 环境效应及其当代启示——太湖流域菱湖案例研究[J]. 农业考古, (6): 188-193.
骆世明. 2007. 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J]. 地理研究, 26(3):609-615.
梅岑岑, 杨超, 姜刘志. 2016. 广东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建议[J]. 湿地科学与管理, 12(3): 13-16.
彭少麟, 陆宏芳, 赵平, 等. 2003. 广东省的湿地: 功能, 价值, 利用和湿地丧失的缓解措施[J]. 热带海洋学报, 22(6): 76-87.
秦传新, 张安凯, 于刚, 等. 2013. 水产生态养殖模式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40(12): 140-143.
王德建, 徐琪, 刘元昌. 1997. 草基-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与养分循环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8(4): 426-430.
王军, 钟莉娜. 2017. 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建议[J]. 农业工程学报, 33(5): 308-314.
王英姿, 洪伟, 吴承祯, 等. 2008. 景观生态学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19(2): 164-170.
邬建国. 2007.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2-20.
吴厚水, 邓汉增, 梁国昭. 1983. 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的基面能流[J]. 热带地理, 3(2): 13-17.
吴建新. 2011. 明清民国顺德的基塘农业与经济转型[J]. 古今农业, (1):96-104.
吴鹏搏. 1981. 广东蚕桑技术变革与成就[J]. 中国农业科学, (2): 013.
杨丹, 叶长盛. 2016. 基于CA模型的珠江三角洲基塘景观破碎化分析及其模拟[J]. 湖北农业科学, 55(15): 3932-3937.
袁兰, 胡月明, 程家昌. 2014. 基塘农业研究概述[J]. 广东农业科学,41(5): 38-41.
郧文聚, 宇振荣. 2011.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 农业工程学报, 27(4): 1-6.
赵立军, 徐旺生, 孙业红, 等. 2012.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6): 688-692.
赵玉环, 黎华寿, 聂呈荣. 2001. 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几种典型模式的生态经济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2(4): 1-4.
钟功甫. 1980.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一个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J]. 地理学报, 35(3): 200-209.
周晴. 2013. 清民国时期东苕溪下游的桑基鱼塘与水土环境[J]. 中国农史, 32(4): 80-90.
周晴. 2013. 清末民国时期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与生态经济环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2(3): 142-150.
朱冠楠, 卢勇, 李群. 2015. 现代化背景下太湖传统生态养殖系统的传承与发展——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视角[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5(2): 109-116.
朱政, 郑伯红, 贺清云. 2011. 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影响研究[J]. 经济地理, 31(3): 404-408.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ulberry Dike-fish Pon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LIU Tong1, CHENG Jiong1*, SU Shaoqing2, GUO Yueting2, CHEN Xufei2, XU Qiuting2
1.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Integrated Control//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al and Soil Sciences,Guangzhou 510650, China;
2. Land Development and Reserve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635, China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a, where is known as densely populate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water network, and the frequently disasters. Through the long-term re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ow-lying land, the Mulberry dike-fish pond has become a special land use pattern. It is an excellent model of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hich realizes the material recycling and maintains the ecological balance. However, this traditional pattern of production is now facing recession and will die out on the stage of history. Previous stud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ulberry fish pond production and energy circulation, as an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t can not only suppor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also has high cultural value and deserves deep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how to enable it to continue and expand, provide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till need to be summarized and innovation. The key issue we face i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ancient farming culture, to serve the present by integrated utilization. By means of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summariz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expound the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Mulberry dike-fish ponds;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problems such as land, ecology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ponds; to construct a new pattern of efficient ecological utilization of Mulberry dike-fish ponds, and to put forward some innovative idea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revive the pond agriculture,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farming culture of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value and ecological effects of the mulberry po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n twenty-first Century.
mulberry dike-fish pond; cultural value; statu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Pearl River Delta
10.16258/j.cnki.1674-5906.2017.10.024
P901; X144
A
1674-5906(2017)10-1814-07
刘通, 程炯, 苏少青, 郭月婷, 陈旭飞, 徐秋婷. 2017.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现状及创新发展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6(10): 1814-1820.
LIU Tong, CHENG Jiong, SU Shaoqing, GUO Yueting, CHEN Xufei, XU Qiuting. 2017.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ulberry dike-fish pon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6(10): 1814-18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250);全职引进高学历和特殊技能型人才资助专项(2017GDASCX-0831);广东省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15B070701017)
刘通(1985年生),男,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土壤物理、土地资源整治研究。E-mail: liut.11b@igsnrr.ac.cn
*通信作者:程炯,男,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环境及土地资源等方面研究。E-mail: chengjiong@soil.gd.cn
2017-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