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眼中的香榧
2017-11-15李影
文化是香榧产业持续发展的血脉,是香榧产业的灵魂所在。香榧虽然是一种食品,但它从种植、观赏、加工、包装、品尝到深加工,都跟文化相关相连。香榧文化历史悠久,《本草纲目》、《晋书 王羲之传》、《名医别录》、《神农本草经》等古书中均有记载;文人墨客也多以香榧为题,苏轼、叶适、何坦、周显岱等诗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 香榧熟、衣食足” 这类的香榧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
苏轼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
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
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
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
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
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 诗中苏轼不仅写出了玉山果在当时的珍贵和产榧的良好生态和环境,更赋予了玉山果以拟人化的崇高品格,以拳拳之心诱导他人要像榧子(玉山果)一样,正气凛然地迎霜斗雪。
据初步考证,苏轼的《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诗,使香榧这一第三纪孑遗植物,首次以完整的诗的形式走进中国文学殿堂。
蜂儿榧
南宋诗人 何坦
味甘宣郡蜂雏蜜, 韵胜雍城骆乳酥;
一点生春流齿颊, 十年已梦绕江湖。
而同时代的诗人何坦竟全部在蜂儿榧的味、韵、香上做文章。
在诗人的笔下,蜂儿榧不仅味甘如“蜂雏蜜”,韵胜“骆乳酥”,且香味浓郁,一棵香榧满口香,如绝世音律,不仅可“绕梁三日”,而且魂牵梦忆很多年。
蜂 儿 榧 歌
叶适
平林尝榧啖狸蛮,玉山之产升金盘。
洞中一树断崖立,石乳荫根多岁寒。
形嫌蜂儿尚粗率,味嫌蜂儿少标津。
昔人取意欲高比,今我细论翻下匹。
世间异物难并兼,百年不许赢栽添。
余甘何为满地涩,荔子正复漫天甜。
浮云变化嗟府仰,灵子醴泉成独往。
后来空向玉山求,坐对蜂儿还相象。
南宋学者叶适紧随其后,写下了《蜂儿榧歌》一诗(据《磐安县志》、《东阳市志》)。作者描述了蜂儿榧当时稀缺只为贡品的情况,用先抑后扬的写法赞美了蜂儿榧“香脆与诸处迥殊”,但又只能“ 后来空向玉山求, 坐对蜂儿还相象”的憾然。
玉山竹枝词
周显岱
蹬是金蒙历道场,杜家岭外已斜阳;
秋风落叶黄连路,一带蜂儿榧子香。
诗里不仅写了秋天收获玉山蜂儿榧的季节,一路香气诱人,而且把出产蜂儿榧的金蒙、杜家岭、黄连路几个村子也交代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