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鱼海棠》中的东方之韵
2017-11-15孙荟
孙 荟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200)
一、叙事环境
叙事环境是动画电影的要素之一,不同的故事情节所需要的叙事环境各不相同。叙事环境是电影开篇就展现给观众的宏观背景,也是衡量动画创作者艺术造诣高低的标尺。良好的叙事环境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享受,而且能够引领观众迅速进入故事情节的发展。《大鱼海棠》的叙事环境便是个中翘楚,令人眼前一亮。
《大鱼海棠》中精致繁复的空间环境,将东方之韵的宗旨贯彻始终。本片中最为出彩的空间环境,就在于少女椿所居住的虚拟的海底世界的房屋“神之围楼”。这些设计精美的房屋取材于现实中我国福建省的客家土楼。客家人自魏晋南北朝及唐宋的战乱时被迫南迁,最后定居于现在的福建。为了防御人为的战乱及自然的猛兽侵袭,客家人建造了群居式的房屋建筑——土楼。它的外部材料以坚固厚实的夯土为主,内部则采用了大量的木质结构建造。形状不一,主要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三种。片中椿家所居住的就是“土楼王”——承启楼。这种土楼建筑结实,规模宏大。这与椿一家的地位相互呼应。椿的奶奶掌管鸟类,死后化作凤凰;爷爷是掌管百草的神农的后裔,具有强大的法力,更是一位医术超群的“神仙”。爷爷的居所设计符合中国玄学的概念,飘逸洒脱,自由不羁。而椿所居住的房间构造取材于绳武楼。它的风格设计以精致、细腻见长,其中配有大量的精美雕花,雕刻纹饰也是精美绝伦。这也符合椿性格中感性、细腻的特征。
二、人物形象
人物的塑造是电影的重中之重,是影片是否能够获得成功的首要因素。人物形象的塑造,要全方位地考虑到外貌、服装、性格等各方面因素,而且还要符合影片整体的美学风格,并兼顾大众的审美标准。国产的动画电影,有众多灵感来自于神话故事与古典故事,传统的民族特征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首先,影片中众多人物名字的来源符合我国的古典气息。片中的人物形象众多,出镜的、能查明出处的名字都与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主人公椿、湫、鲲的命名,片中人类男孩的名字鲲来自于《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而椿和湫的命名则同样来自于《逍遥游》中的“上古有大椿者,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就将主人公与上古神话联系起来,暗示了他们天神的身份背景。除此之外,配角中的嫘祖、灵婆、祝融、帝江、鹿神、句芒等都分别出自我国经典的神话著作《搜神记》《山海经》以及古典诗歌总集《诗经》。这种命名方式,突出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氛,营造了古香古韵的东方质感。
其次,《大鱼海棠》的人物形象,也具有东方的古典美。本片中,导演模糊了时间的限定,但地域的标志却是毋庸置疑的东方特色。这一信息观众可以从人物形象上获取。片中椿的爷爷是一位掌管植物的“神仙”,他精通术法、药理,且崇尚道家的玄学思想。他的形象也充满了“仙气”,他白色的长发、长须,长衫而立,慈眉善目,心境平和,身形相对清瘦,一派上古谪仙的形象。从他的身上,观众感受到的是不羁洒脱和超然于世的宁静祥和之气。椿的形象则相对而言更具写实性,她的形象主要参考了民国时期的女学生形象。椿的发型是民国时期极为流行的“童花头”,整齐的刘海,显得灵动可爱、青春活泼。而其衣服则是红色的五分袖上衣,立领盘扣。其中出人意料的是其左衽的小设计,在我国传统的服饰中,右衽是正统的代表,而左衽则多代表着非正统的民族文化甚至死者的寓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力求打破陈规,追求自我的潜在意识。与左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装扮,还体现在椿只在右耳戴了一只银花翠玉的耳坠,这在民国时期算得上是怪异的装扮了,是不被大众认可的存在。这也是她在追求独立自由的潜意识下做出的相应举动。
最后,人物的性格也呈现出东方特点。当前,观众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对于人物角色的理解也不仅仅停留在行为、动作和服饰上面,而是透过表层的形式主义去深入探讨角色的性格变化以及角色的文化背景等,这就对人物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诉求。与西方人性格的直爽、热烈、奔放相比,东方人更加含蓄、委婉,《大鱼海棠》中的湫就是这样的角色。湫与椿青梅竹马,湫一直暗暗喜欢椿,但他知道椿喜欢鲲后,一直没有向椿表白自己的心意。
三、文化内涵
《大鱼海棠》最为突出之处,就是其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播。出色的电影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如果一部影片平铺直叙、寓意简单,那么无论后期制作采用多少特效,视觉的冲击都无法弥补内核的缺失。《大鱼海棠》在这方面做得较为出色,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撑起了影片叙事的架构。
首先,从《大鱼海棠》中海底世界的居民的为人处世,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中国的思想家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取得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但千百年来,最被统治阶级及大众所推崇的,主要是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以春秋时期的孔子为师,崇尚礼仪、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政和仁政,要求人人安分守己,这种思想正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所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儒教被尊为主流思想,其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本片中椿所在社会的统治思想也是儒家思想,他们维持着既定的社会秩序,循规蹈矩,容不得丝毫的质疑和反抗。所以,当椿将鲲带回家,照顾饲养,付出半条命的代价为其逆转生死的时候,她遭受了几乎全族的打压和迫害。先是母亲将鲲丢弃,在椿将鲲寻回并养大后,准备助其返回人类世界,但这时椿的世界发生了夏日飞霜、海水倒灌的灾难。主持祭祀的长老说了一句“不祥之物,不可不除”,就率领族人対鲲进行追杀,甚至为了除掉鲲不惜与邪恶的鼠婆勾结。这都体现了他们为了维护本族利益而不允许有一丝的威胁和反抗,否则就必然要遭到残酷的镇压。
其次,《大鱼海棠》中还有传统的巫文化。巫文化是上古时期,人们在生存繁衍中,对万物生灵的崇拜的一种原始古文化。它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五行八卦、祭祀礼仪等。大多数都是表达对生灵的敬畏和对丰收的祈祷。影片中在开启海天之门的时候,也是借鉴了传统巫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仪式开始,带有特殊鸟类面具的人们吹起了号角,主祭祀戴着龙纹面具,这个面具来源于传统傩文化。中国傩文化起源于古代驱鬼避疫的宗教性活动。后来,演变为不仅是一种驱鬼避疫的祭祀活动,而且也是传统文化娱乐形式。萍乡是我国傩文化之乡,保存完整的傩庙有50多座,傩面具500多具,还有歌词、服装、兵器等。这些传统文化都是我国经历千年文化沉淀的精髓,是历史文化长廊中最瑰丽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