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海诚动画电影的跨文化解读

2017-11-15

电影文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耻感新海动画电影

宋 荟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童兵教授在谈到跨文化传播时提到,“跨文化传播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1]。跨文化传播重点在于“跨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做好跨文化传播工作,可以提高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而动画电影是具有跨文化传播力的重要媒介载体。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主题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承载着对生死、宇宙、存在、孤独与希望等的思考,受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的喜爱与追捧。与此同时,他的影片具有画面精美、情感细腻的特质,呈现出民族本土文化的特色,在跨文化传播中成功地走向了世界。

一、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

(一)相似文化语境下的传播,减少影片意义的文化误读

日本的高语境文化中存在浓重的“物哀美”风格,“在其文化传播中,意象性的表达尤为明显,并形成了形式唯美、‘物哀’意识浓重的风格特征”[2]。日本一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影响,因此比较强调“物哀”,认为万物哀而不伤,你我皆为人世间的匆匆过客,风景终将在美丽之后随岁月流逝。影片《秒速五厘米》中的经典台词“樱花以秒速五厘米飘落”,不仅仅预示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纯真爱情终将消逝,其中隐含的本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在跨文化传播中无形地影响着中国观众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沟通与教化作用。日本和中国都是高语境文化国家,都强调意义对语境关联的重要性,“相似文化语境下的绝大多数传播,往往通过不言而喻即可实现”[3]。因此,中国和日本的受众都喜爱唯美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上均偏向于深挖影片背后的哲理,在欣赏主人公的情感故事时,极易被代入到人物角色的世界里,体会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中的隐含意义。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新海诚的动画电影通过唯美精致的画面表达细腻情感的方式,对减少影片意义的文化误读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同时让受众从影片中获得文化认同感。

(二)影片利用文化接近性,促使受众理解本民族文化

中国和日本毗邻,这种地理上的接近性使得日本受到中国传统儒家学派的影响,而传统儒家思想中有很多关于耻感的文化,日本的“耻感文化”有部分就根源于此。鲁思· 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提到过日本的“耻感文化”,如他所言:“日本人害怕被伙伴排斥,他们对嘲笑和排斥一般都很敏感,哪怕只是想想也觉得怕。”[4]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中就体现出日本的“耻感文化”特点,如影片《言叶之庭》中的雪野老师,因学生对自己的质疑、误解以及学校里的流言蜚语而恐惧上班,继而拉开了故事的序幕;男主人公秋月孝雄在影片中说:“如果知道你是老师,我也不会提起制鞋的事。”这都反映出日本人对耻感的重视、对嘲笑的敏感,向受众呈现出日本的“耻感文化”。早在我国春秋时期,管仲在《管子·牧民》中就提到了“四维”,分别是礼、义、廉、耻,并有“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论述,其中“耻”即指“知耻之心”。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逐渐将有“知耻之心”划定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评判标准,形成了中国受众的价值观,因此中国受众与“耻感文化”有一定的渊源,易产生文化认同感。地理上的接近性造就了耻感文化的相似性,进而产生了价值观上的接近性,为传播本民族文化提供了便利。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比较看重“耻感文化”,害怕被同伴嘲笑,成为孤单的个体。正如刘双、于文秀所言,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喜欢采用间接的语言维护自己或他人的面子,这种价值观上的接近性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5]影片利用中日的文化接近性,使中国受众产生亲切感,有效地刺激了中国受众的共鸣情绪,促使其理解日本民族文化,逐渐接受其价值观的输出。

(三)影片主题宣扬普适性价值观,催生文化认同

对于跨文化传播困境问题,希姆米尔最先提出了陌生人概念,后来古迪孔斯特等人提出了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他们都认为陌生人进入异质文化时,会产生惧怕感,因质疑当地人的价值观而产生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随之影响有效的跨文化传播进程。在刘双、于文秀看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感性的知识逐步形成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成为人们衡量自己和判断他人行为的准则”[5]。由此可以看出,在跨文化传播中,影片选择感性的知识作为主题,传达普适价值观,而非单纯、直接的叙事说教,受众会更容易产生文化认同,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中对普适性价值观的呈现,在以下三个主题中得到体现。

第一,爱情与距离主题。众所周知,爱情是具有普适意义的主题,是影视传播中永恒的话题,新海诚在动画电影中将爱情与距离组合,演绎出纯真质朴的爱情故事。《追逐繁星的孩子》中森崎龙司与妻子之间的爱情跨越了生死的距离;《你的名字。》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跨越了时空的距离,这些距离使他们的命运轨迹交叉且渐行渐远,却让他们的心越来越近,而他们能否抓住交叉的瞬间,使爱情成为永恒,为他们的爱情故事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影片中“遥远”的爱情在引人深思的同时,产生的朦胧美感满足了不同文化群体的情感诉求。第二,亲情与友情主题。影片《你的名字。》中女主人公与她的父亲平时交谈极少,甚至到了遇见却视而不见的程度。但是在影片的最后,只有她能够说服其父亲进行集体避难,这证明了亲情的不可替代性与不可撼动性,同时影片中人物角色之间的友情使他们做到为拯救他人生命而共同努力,这能够引起受众的亲切感,继而接受这种价值观念。第三,梦想主题。影片《言叶之庭》的男主人公每到下雨天都会到庭园中画设计图,不断地努力尝试做鞋,最后还为老师做出了自己设计的女鞋,体现出男主人公对成为制鞋人这一梦想的坚持,让观众得到人生感悟与启示,催生文化认同。

二、对国产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一)主导群体的故事本土化符号体现

寓言、传说、神话、民间故事等都是文化的传播媒介载体。孙英春在《跨文化传播学导论》中写道:“作为文化的核心和社会各个群体的领导者,主导群体能够决定文化信息的内容和流向。”[6]新海诚提到过影片《你的名字。》的故事来源,是小野小町的一首关于梦境与现实的和歌,和歌的内容是:“梦里相逢人不见,若知是梦何须醒。纵然梦里常幽会,怎比真如见一回。”影片《言叶之庭》则是以一首《雷神短歌》贯穿影片,短歌与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交相呼应,使得男女主人公羞涩又纠结的爱恋在雨季展开。这些抒情小诗在影片中以精美的画面、细腻的情感表达,体现出日本独特的细腻风情,引发观众的情绪共鸣。影片制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将本地化诗歌改编成故事,向人们诉说一段纤细、充满哀怨气息的情感故事,以情感打动受众,引起共鸣,继而接受日本民族文化,这是主导群体通过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认知对日本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展现。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选用了中国神魔小说《西游记》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题材,动画制作人作为文化主导群体,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对《西游记》进行了改编与制作,通过神话这一媒介载体使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接受中国传统神话,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导群体应该有效利用这些传播媒介,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汲取其中的精髓,用包含情感与民族审美的艺术形式,制作出具有普适性价值观的动画电影,通过中国传统故事与观众产生共鸣,运用西方技术手段增加故事感染力,并使影片适应西方低语境文化,做到故事本土化与语境国际化相结合,化解跨文化传播中产生的文化冲突。

(二)视觉符号本土化,满足受众审美期待

动画电影是以视觉符号为主的传播形式,它不但影响着受众的思维方式,还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新海诚偏爱细腻、多层次色彩的审美风格,他的影片《言叶之庭》中的画面,色彩柔和多变、画风精致唯美,不仅为受众提供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而且满足了不同文化群体的审美期待,让受众逐渐在欣赏中接受这种审美观念,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传播进程。中国的水墨画、剪纸等具有本土化视觉符号的动画电影,曾经一度在国际上获得好评,“形散神不散”的意象审美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独特风格。然而,当代中国动画电影审美风格变得杂糅混乱,具有中国本土化视觉符号的动画电影越来越稀少,不仅影响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对国产动画电影在国际上的品牌传播形成了一定的阻碍。2016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本土文化气息浓厚,虽然口碑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但是其中的审美风格和艺术品位得到了很多受众的支持与喜爱。而且影片中穿插着很多中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元素,如箜篌、福建土楼、梯田、《山海经》等,均显示着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意象审美风格,其中的精美画面满足了众多受众的审美期待。在跨文化传播环境下,中国动画电影应该以本土化视觉符号为基础,将中国独特的意象审美风格与西方技术相结合,使国产动画电影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冲破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赢得更多外国受众的喜爱,使中国的动画电影能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注重普适价值观的语言表达,增进“文化认同”

在当代,动画电影越来越成为受众喜爱的娱乐方式,成为文化重要的媒介载体。动画电影的艺术性,使得其影片主题不能过于庄重严肃,也不能偏向于直接说教,因此那些富有哲理意味的语句,坚持不懈、追逐梦想等具有普世意义且正能量的价值观成为影片主题首选。“语言虽然只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它的可能性永远大于文化的整体。”[7]在跨文化传播中,语言是文化重要的表现方式,拥有着强大的力量,由于不同国家使用的语言不同,因此语言成为造成文化误读和文化冲突的重要因素。本国语言中不仅渗透着本民族的文化,蕴含着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与情感偏向,而且隐含着本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因此,尽管普适性价值观容易得到不同受众群体的认同,但是仍然需要注重普适性价值观的语言表达,便于受众的理解与接受。新海诚的动画电影通过情感打动受众,同时宣扬普适性价值观,其在跨文化传播上的成功,对中国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中国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需要注重普适性价值观的准确表达,尽量减少文化误读现象,兼顾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因素,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的情感需求,努力获得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最大限度的认同。

猜你喜欢

耻感新海动画电影
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生产实习课教案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耻感、耻感伦理与转型期道德建设
——评章越松著《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归
竞技体育赛场上的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实效性和平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