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导演与“新派小说”电影

2017-11-15

电影文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杜拉斯跨界小说

于 霞

(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叙事聚焦”是电影创作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叙事方式,可为电影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使电影能够展现出更多层面的艺术特质与风格。“叙事聚焦”是叙事学中的一个颇受关注的论题,不仅适用于电影也适用于小说,因此便诞生了一批“跨界电影”。而且跨界导演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并且成为电影市场的一支新生力量。本文将从“叙事聚焦”的角度重新分析法国“新小说派”跨界电影中极具影响力的电影作品,以期达到推动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的目的。

一、聚焦取代叙述

目前,在业界已经有大量的文献证明电影艺术与“新小说派”的相关性,对“新小说派”有影响力的人物还有克洛德·西蒙和米歇尔·比托,在创作的初期,他们并没有指导性的纲领和宣言,而是在后期这些人物才共同分析出了创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新小说”的“新”在于它对传统的理论进行反叛,“反”的目的则是为了呈现出更真实的现实,而在此之前的那些对人格的颠覆、语言的苍白无力的表现方式势必会被观众所厌倦,由此代表着先进思想的“新小说派”作家必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历史舞台,罗伯-格里耶在他的文章中曾经这样说:那些数不清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跃入荧屏,势必会让人们体会到其中的奥秘,为那些作家提供了新的机会。电影的魅力在于能够通过一个场景将一个单调乏味的陈述变成一个灵动的形象呈现给大众。可以看出,罗伯-格里耶关注的焦点在于电影对于场景的巧妙应用,这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是显而易见的,格里耶的文学作品与传统小说是有很大差距的,他为大众所呈现的多是一个画面而非只是语言的罗列,可以说他用“聚焦取代了叙述”。

“叙事聚焦”是英国的亨利·詹姆斯发现的,对叙事产生影响的是特定人物的“中心意识”。在17、18世纪欧洲的小说中,不论是第三人称还是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聚焦和叙事都是重叠的,聚焦和叙事的分离是随着小说叙事技巧的成熟才发展起来的,聚焦概念是由法国的热奈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将聚焦分为无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其中,内聚焦和外聚焦分别包括听觉的和视觉的,其中真正的内聚焦是不常见的,也是很少在影片中使用的。人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通常会选择作者设定的某一个人物作为聚焦点,读者会以这个人物为核心去评价、思考和观察周围的事件。但是有的作者会颠覆这种常规的叙事方式,打破常规的叙事模式,用内聚焦的方式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封闭”,它的代表作品是加缪的《局外人》,这部作品得到了摩里塞特的认可。这种叙事方式在后期罗伯-格里耶的作品《嫉妒》中得到了发展和升华,这种不重视人物内心世界的小说使内聚焦更加突出,从海明威到罗伯-格里耶,他们的创作方式主要是受电影的影响,所以又有人将这种创作方式称为“摄像机式”写作,所以这些作家必将走向影视作品的实践。

杜拉斯从1963年开始创作出一系列不朽的作品,令观众印象深刻的有《欧洲快车》《漂亮的女俘》《不朽的女人》《卡车》《印度之歌》《毁灭,她说》和《伊甸园及其后》。这些作品从单纯的文字叙事走向了大银幕,给大家带来了完美的精神享受,感染了一大批观众和读者。他的文学作品始终没有脱离电影化的趋势,而是以文字作为电影的基础。杜拉斯曾经这样说:从表面上看,文字与电影是混为一谈的,但是它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内在式聚焦

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格里耶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在文字叙事过程中的风格,他以客观现实为基本的出发点,在影片中对外在的客观实际进行深刻的刻画,对人物进行聚焦,呈现出电影的基本特点,即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实是对其所处时空的反映。通过对人物进行内在式聚焦,体现了物质的基本属性,即不论是家具还是墙壁,都是在这里生活的人物的缩影,显示出主人公的命运特征。在格里耶的作品《嫉妒》中,他的写作方式是通过对动作的精确描写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空间,就像摄影机一样客观地记录了故事发展的始末,通过对柱子阴影变化的描写显示出时间的变化,读者的焦点始终是百叶窗。在小说叙事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这种内在式聚焦的方式,但是如果在影视作品中单纯地以内聚焦作为呈现故事本真的方法是不能奏效的。麦茨曾经在《电影表意散论》中谈道,观众对电影产生认同的基础是人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交替出现的复杂关系,影片中必须存在的是主人公自身的影像,因为若想让观众接受主人公的观点,前提是观众必须认识这个主人公。这也就说明,只有让被观众认同的人物进行反复的聚焦,才能够使观众对其进行认同。这个观点是曾经得到格里耶认同的,如果想要描绘出所有的客观世界,必须让自己的叙事创作主张和这个边界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其方法是对人物的动态和静态之间的变化使用不定式聚焦来代替文学作品中的内聚焦。这在他的作品中有过真实的呈现,当主人公来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要不停地走动,即使在一个静止的房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定位也是相当明确的。在《伊甸园及其后》中,在咖啡馆里诠释出了多个人物的视线交叉,并对细节进行凝视,并由此生成罪行。在《漂亮的女俘》中,男主人公在镜头对准自己的时候开始进行自我介绍,然后镜头聚焦到了自己的视线,显示出自己亲眼见到的舞会和舞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并将男主人公与舞女舞伴进行切换,这就引起了观众对原主人公观点的认同,并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好像自己和男主人公在一起欣赏着这场舞会。我们不得不承认,格里耶对节奏的拿捏是十分精准的。在这部作品中,观众被美妙的音乐牵引到原男主人公所在的地方,而完全不是影像中所呈现出来的男主人公的位置。这就让大家不得不考虑作为两种艺术形式,如何协调其中的关系。格里耶曾经这样说: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视觉和听觉,它给许多小说家带来了挑战,他们为观众诠释的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而且还能让眼睛和耳朵同时发挥作用,成就了主观现象的空间,塑造了无限的可能性。电影作为一个探索的方法,摆脱了文字的单调,融合了音乐、噪声,塑造了一种氛围,表现出人们意识领域的东西。小说和电影的叙事方式是有差别的,小说的叙事方式主要依靠语言,而电影则是以声音和画面作为媒介,但它们各自又都可以独立叙事。摆在“新小说派”跨界导演面前的是,到底是听觉引导了视觉还是视觉引导了听觉,这是他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内、外聚焦的差异

语言是抽象的,可以诠释出人们的思维深处,这是任何一部摄影机都不可能达到的。这种观点在电影文化产生的初期就被人们所认可,所以一些电影的制作者就探讨如何利用画面诠释出人们的内心世界,法国印象派则是它的代表。有声电影的出现,弥补了这种缺陷,一些导演开始研究利用声效、对话及画外音来诠释电影的内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电影是以视觉为主的存在,有时候声音是被画面所覆盖或包含的,但在某些时刻,声音也可以处于优先的地位,电影叙事究竟是以画面为主要的聚焦点还是声音为主要的聚焦点,是由它的故事情节所决定的。在画外音的引导下,在聚焦的形式上则是以声音引导画面,这种方式可以在《漂亮的女俘》中得到体现,这在杜拉斯的电影作品中可以寻觅得到。

在文字创作方面,语言文字能够最为准确地反映出我们视觉所能够感知到的东西,但是对于那些无形的感知,如嗅觉、听觉和触觉,是语言文字不能精确地诠释给阅读者的,所以听觉在一部文学作品中所能够承载的信息量是相当有限的,加之它的准确性有限,达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所以作家们很少用大量的听觉来叙事。

杜拉斯认为,听觉和视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不是听觉必须附属于视觉,这也就成为文学与电影进行沟通的渠道。他把影像层面以外的聚焦方式的选择权交给了观众。在杜拉斯的作品中,往往用停滞的目光和固定的长镜头这种外聚焦加上丰富的画外音这种内聚焦的方式,引发观众对影像的感知,使观众产生一种别样的艺术享受。这样的叙事方式是一种内聚,更可以说是一种延缓,就如同乌里希·格雷戈尔对杜拉斯的评价,她在电影中为大众呈现出来的通常是:世界不是被描绘出来的,而是存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杜拉斯的作品所应用的聚焦手法在先前的创作中是不存在的,不仅如此,她还进一步将电影的边界进行边缘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卡车》,它将影像和剧本进行了融合,这一观点在格里耶的作品中有所端倪,但是杜拉斯诠释的更加到位,它的这部作品为我们探索关于两种不同形式的叙事边界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在《卡车》这部影视作品中,观众并没有发现对驾驶室进行描述的影像资料,也没有演员来陈述台词,但是对女乘客和司机的形象却是塑造得相当成功的。在整个过程中,既没有视觉的聚焦,也不存在冗长的陈述,它抛弃了所有的叙事元素,杜拉斯用这种反常规的表现手法完成了整个叙事的过程,从而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证明了文字语言要以既往的体验为蓝本,而视觉则可以给人们带来直接的瞬时的艺术享受。在《卡车》中,杜拉斯突破了电影的直观封闭性,着眼于影像和文字这两个体系的不对称性,从而诠释了她的电影作品独有的价值观念。

四、结 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徐静蕾在进行电影创作时的确受到了杜拉斯作品的影响,引发了观众对艺术美的深层追求,所以有一部分学者开始探索电影叙事的表述方式,研究通过怎样的一种叙事方式才能将作为叙事主体的人类定位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他们的情感方式又能够得到怎样的表达,不同的叙事主体之间又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连接,这些都成了电影制作者关注的焦点。电影本身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是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融合了多种叙事语言,它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还可以是视觉和听觉同时存在的艺术,所以这势必要拓宽制片人的视野,并要求他们进行缜密的思考。

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如今国内的跨界导演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究也只是限于皮毛而已,人们所能看到的也只是笔者描绘出的人物的动作和会话方式。但是我们所做的努力不应仅限于此,而应进一步深究蕴含在文字和电影中的无限可能,所以笔者的愿望是能够利用尽可能多的外部视野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加上缜密的思考,促进中国电影事业的进步。因此,跨界导演是值得期待的新生力量,在诸多跨界导演中,作家这个群体将是最具影响力的。笔者坚信,会有更多的新电影作品、更多的跨界导演为大众带来艺术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猜你喜欢

杜拉斯跨界小说
跨界
跨界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解读杜拉斯作品中的眼睛意象
跨界之道
杜拉斯小说中的“诗”与象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