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警示与影像传达
2017-11-15苏喜庆
苏喜庆 杜 平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从严治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取得了显著实效,尤其是在党中央反腐高压态势下,“打虎拍蝇猎狐”的密集行动,惩治了一批贪污受贿、奢侈腐化甚至出国外逃的腐败分子,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时光流影,作为建党95周年和党的十九大的献礼,近两年来,有多部反映新中国反腐败历程和党中央从严治党题材的作品被创作出来。这样的作品如《反腐枪声》《决不饶恕》《黑瞳》《破局》《别让妈妈流眼泪》等,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透视了中国反腐历史。从近年来反腐题材电影创作来看,随着现实版反腐大案的不断升级和高频率媒体曝光,反腐的话题性特征愈加明显,观众对于反腐影视作品也寄予了新的期待,这也对于艺术化呈现反腐新形式、新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期,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摄制的《第一大案》将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贪腐大案再一次搬上银幕,反腐第一大案的警示意义被重新挖掘并得以彰显。有意味的是,与199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中国第一大案》相比,电影在市场效益与艺术真实方面做了更为大胆的尝试,而两部作品在电影艺术内容呈现上也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本文即以两部影片的比较为中心,着力探讨近年来反腐题材创作的新特点、新变化和新趋势。
一、比较中的主题彰显
两部电影虽然均取材于新中国第一反腐败大案,但是由于摄制的时代背景不同,两部影片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影像景观。
观赏性是当下主流电影进行改进和提升的关键因素。与20世纪主流电影接受语境不同,市场化熏陶下的观众的主体情怀更加倾向于审美愉悦中的主流意识内化。新版《第一大案》正是基于此,在观赏性上做了大胆的改进和提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新版《第一大案》首映礼致辞中指出:“《第一大案》怀着还原历史的严谨态度,有机融入了电影的叙述技巧,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主题明晰、叙事流畅、人物塑造丰满,是同类题材创作中比较有深度和有特色的艺术实践。”[1]这高度概括了该部电影的艺术特色。《第一大案》有意迎合了大众娱乐市场的欣赏趣味,突出了“谍战演绎”的戏份,反敌特抓出“青盲”的情节加入,营造出了浓厚的悬疑氛围。电影巧妙地将反腐、谍战和抗战等多重历史元素融合在一起,大大充实了内容含量,也加快了叙事节奏,营造出环环相扣的紧张氛围。新版中尤其在细节上对刘青山、张子善堕落的过程做了细致刻画,包括衣食住行也做了全景展示,刘青山穿皮草大衣、住豪华别墅、乘坐进口豪车,御用大厨师,夜宿烟花柳巷,奢侈腐化、追求享乐的蜕变情节被一幕幕呈现出来。而在旧版中,影片偏重于纪实性呈现,重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发掘,如刘青山在豪华浴盆中洗浴,梦到了当年面对敌人铡刀时毫不畏惧发誓要为人民翻身而献身,此时猛然惊醒,惊出一身冷汗,凸显了人物良知忏悔的复杂心态。
新版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更加完善。1992年版的《新中国第一大案》在拍摄中使用了简洁明了的对比映衬法,“正是运用这种简朴的、鲜明的、强劲的对比方法,比出了善恶,比出了美丑,比出了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向度”[2]。尽管前后对比、正反对比和善恶对比,较为显豁地呈现出人物和事件背后的真假、善恶和美丑,但是也留下了情节平面化、人物脸谱化的缺陷。新版在改编中更加突出了多侧面、立体化展现人物的手法,表现出刘青山走向腐败深渊的心路历程。故事将时间推进到抗战胜利前夕,战场硝烟弥漫,视死如归的刘顺山,冒死救了战友,打退了日军的疯狂进攻,他毅然扔掉了硌牙的窝窝头,向士兵们慷慨宣布自己要更名为刘青山。看似豪壮的一幕,实则为其居功自傲、骄奢淫逸埋下了伏笔。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即升任天津专区地委书记。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天下是老子拼命打下来的,享受些又怎样?”以此来为自己的奢靡行为开脱,进而发展成为“即便有过错,也可以功过相抵,罪不至死吧!”正是这种以功臣自居的心理作祟,一步步将其引向了不归路。
公正、民主、法治是当下紧跟时代脉搏且极具时代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新版有意加大了现实法治观念的观照力度。新版中通过中央特派员的公正执法,使得党纪国法的正义力量得以彰显。影片还通过影像中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将侦破共和国第一反腐败大案过程中的大量细节披露出来,同时对严惩腐败的正义形象进行了大力弘扬。有意味的是,电影还将刘青山、张子善认罪服法的过程重点放置于上级巡视、党内监督、纪律监督和制度规范的法制综合视角中,从而揭示出腐败滋生的根源,使得这部电影更加贴近于当下反腐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任务。相对于此,旧版电影则将反腐倡廉的命意架构在人物内在心性由自甘堕落再到内心自省的展示上。身为一县之长的林克俭,与民工同吃同住在治河工地上。当得知刘、张二人用劣质粮食供应工地群众的时候,他痛心疾首。他出于公心,本着“治病救人”的初衷,大义凛然地向省委检举揭发。在当他去探监时,听说刘青山、张子善因为“犯了众怒,犯了天条”,中央已经下决心处决刘、张二人的时候,林克俭陷入了痛苦惋惜的哀号之中。从这些情节不难看出,电影强调的是人道的社会立场和感化教育的目的。而在新版中,特派员陈怀邦在探监时,影片重点刻画了这一细节——他给刘青山送去了一块由上级领导特批的肥皂,映射出十八大后党中央倡导的“洗洗澡、治治病”的社会新内涵,影片还展示了执法人员宣读判决书等情节,都更为明确地显示出“法治”警示的现实命意。
两部作品可以作为互文性的观照,这集中表现在核心人物塑造上。在新版《第一大案》中,陈怀邦作为中央特派员,驻津追查因机场建设导致的敌特暗杀案件。由于陈与刘青山在战场上的生死之交,战友情、兄弟情与同事情相互交织,更加映衬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斗争氛围。在侦查中,陈目睹了刘青山的奢华公馆——马场道18号,也反衬出刘青山在革命战争年代可以出生入死为弟兄挡子弹,但在新中国建设初期,在名利面前理想信念全线溃退,骄奢淫逸的行为更加放纵。《新中国第一大案》(1992),则更多采用纪实手法,以林克俭的深明大义、不忘初心的党的好干部为特写对象,反衬刘、张二人的阳奉阴违、私欲膨胀、堕落成性。他与修河工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身体力行地奋战在修河一线,通过他见证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优良品质,他对善良、通情达理的社员群众充满了敬畏和感恩。因为有人民群众的撑腰,他可以掀翻桌子大闹刘、张的新年宴会。他面对贪污腐败分子不畏强权、大义凛然,表现出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相较来看,新版明显强化了现代观众的审美趋向,并且吸收了现代商业电影的元素,努力探寻和挖掘深藏在党内官员腐败的多重共性诱因,如官商勾结、行贿受贿、权色交易、超标准配车、挪用公款、吸食毒品、通奸、泄露国家机密、监守自盗、懒政怠政等,透过震撼人心的影像表明了国家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二、历史揭秘与时代演绎
反腐题材影视剧归根结底要面对现实社会的考量,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著名编剧高满堂指出:“文艺作品要跟上反腐的脚步。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历来是文艺创作的主题之一。而当今的腐败与反腐败斗争,正是这一主题的延续。反腐倡廉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同样需要直面现实、激浊扬清的文艺作品相呼应。”[3]
通过历史揭秘还原事件的细节,带来了反腐历史剧强烈的现场感。新版中更加注重挖掘史料中鲜为人知的情节,例如其中的反敌特情节,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复杂的国内局势,又如刘青山偷偷吸食毒品的细节,在过去影视剧中很少涉及,但据史料记载,刘青山有毒瘾确为事实。从影像表达来看,电影没有政治口号的宣扬,而是努力还原历史现场的多个瞬间。抗战、抗美援朝、建设场面都具有高度的写实性。而刘青山观看电影《夏伯阳》的场景,安排进口汽车,送省领导电冰箱等细节都很精细地刻画出刘青山新中国成立后对个人仕途经济的苦心经营。此外,新版电影在驾驭历史宏大题材中,描绘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更为复杂的矛盾冲突,表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更为严峻的建设和对敌斗争形势。电影用多重闪回的镜头再现历史的真实场景: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齐心协力投身建设的场面、抗美援朝时浩浩荡荡支援前线的场面、毛泽东审时度势主持反腐会议的场面,以及敌特暗杀、奸商渗透、特派员明察暗访等画面,都揭示出当时敌我斗争、建设与破坏、党内民主与个人独裁等多重矛盾冲突,这使得画面更富有张力,也将该剧的历史语境烘托得更为饱满。
反腐历史题材电影以其历史的真实感,来弘扬正本清源的主流文化,目的在于教育更多党员干部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为民服务,彰显其社会警示意义。作为反腐题材的类型电影,在当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反腐倡廉深入人心的语境下必然会持续升温,尤其当反腐败成为主流意识与家国情怀交融的共同诉求时,挖掘反腐大案中的精神内核,彰显国家反腐的广度、深度和力度,真正使“闻之者足以戒”,已成为电影主创不可回避的时代责任。电影用长镜头表现出这种鲜明的时代感,在陈怀邦与刘青山交心的一幕,陈怀邦面对即将开工的机场工地,斩钉截铁地告诫刘青山:“如今,共产党从无产阶级政党变成了无产阶级执政党,会面对巨大的诱惑。”这一席话可谓发人深省,也具有明显的当下意义和警示意义。
作为常规性的类型电影题材,要想寻求突破制造出“爆款”效应,不仅需要有市场意识,更需要有一种时代的责任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同时还要在观念形态、情节设置和内容定位上做出创新和规范。传统反腐影视剧单纯将辨真假、别善恶、激浊清作为故事主线,往往忽视了诸多生活细节,尤其是反腐对国家和普通人民大众的意义。《第一大案》再一次聚焦历史反腐题材,能够在历史缝隙中挖掘史料进行创新,在惩恶扬善的前提下,展示刘青山从英雄、功臣、公仆堕落到人民公敌、千古罪人的过程,更加深刻地挖掘了其在处理战友之情(与陈怀邦)、同事之情(与女秘书“青盲”)、亲人之情(与妻儿)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上,呈现出历史人物更加真实的、生活化的一面,使得人物不再停留在概念、符号的层面,而是更加鲜活、逼真地切入到生活真实之中。
三、反腐影像的正义传达
纵观反腐题材影视作品,从内容来源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由民间传奇演绎而成的电影,如《宰相刘罗锅》《狄仁杰》《包青天》《一代廉吏于成龙》,保留有民间清官文化的影响。第二类是由文学艺术加工成的电影,如《生死抉择》《忠诚》《破局》,文学想象和演绎的成分较重;第三类是由历史事实演绎成的电影,如《黄克功案件》《第一大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多重原因,前两类作品可以在民间演绎和艺术加工方面获得很大的艺术创造自由度,而依赖于历史史料的第三类作品创作难度相对较大,创作数量相对较少。从创作的质量要求上看,第三类作品不仅需要把握历史和艺术的尺度,还需要兼顾观赏性和时代感;既不能拍成纪录片,又不能捕风捉影,丧失可信度进而降低其警示意义。因此,《第一大案》再一次被翻拍搬上银幕创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反腐题材影视创作有诸多困难,但其仍是当下具有话题性,并且具有打造现象级精品力作的潜能性题材。纵观二十多年里反腐题材影视剧创作,这是一个长盛不衰的影视题材,在2010年前后曾经一度火爆荧屏,如根据张平的小说改编的《生死抉择》,陆天明创作的电视剧《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根据周梅森小说改编的《绝对权力》等。今年的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能够在IP、粉丝大行其道,“小鲜肉”霸屏的年代脱颖而出,也证明了这种潜能爆发的可能。但过去也出现了一些创作误区和禁区,如故事雷同化;相对于正面角色,反面人物反而丰满,甚至出现了正面人物平面化、烈士化现象;此外,由于贪腐细节具象化,也带来了现实反腐中官员反侦察能力、反检察增强,进而导致反腐工作难度加大等负面效应,反而弱化了其警示意义等,这些原因都一度带来了反腐题材转入创作低潮。从目前日益繁荣的电影市场来看,反腐题材电影仍然属于冷门类型,虽然像《第一大案》这样的作品在努力向市场化靠拢,但囿于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政治生态和市场利润等多方面因素,仍然存在着发展瓶颈,“反腐题材影视剧在我国虽然已经差不多有20年的历史,也出现一些影响较大、市场反响不错的作品,但是距离精品力作的标准较远,不少作品仅仅停留在满足一时之需上,很难有复播的可能”[4]。但是创作低潮并不能回避这一题材的现实意义,更不能知难而退,现在恰恰缺乏的就是反腐题材的精品力作。正如王兴东指出:“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是最好的法制教育载体,作家编剧没有理由回避这场关乎党和国家存亡的反腐败斗争,各级党委和政府理所当然应该支持。”[5]而且,我们不难发现,以真实性为前提的各类反腐舆论报道和事件追踪专题片,如《永远在路上》《法治中国》等,已经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提速,反腐的话题性必将为这一类型影视创作提供一个稳定的受众市场。
反腐作品是坚守公平正义的强心剂、净化社会风气的清新剂、警醒腐化堕落官员的防腐剂,其教育意义将在媒体传播的时代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随着反腐的深入,贪腐的多样化以及审查制度的禁区等,都使得反腐题材创作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反腐影视的导向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6]作为影视艺术,更是要有先知先觉的意识,密切关注国家进入改革深水区时的风貌,彰显党和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严惩腐败、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毅力,直面现实反腐的多重难题,更加关切“打老虎拍苍蝇”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深层次关系,从而凸显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国家正面形象。
四、结 语
警示与教育是反腐题材的两个重要向度,但是刻板化的创作、政策图解式的介入方式,很容易将反腐题材创作引向误区。新版《第一大案》的创新性改编对于影视创作带来了很多启发,从中不难看出,在展现主流政治倾向的同时,表现人物的复杂性,展示生活的丰富性,仍然是当代主流影视作品能否走近观众的关键。尤其要突出从历史的深度、人性的解析和人道关怀的角度,展示腐败案件的深层秘密,激发人们的共鸣和警惕,从而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社会作用,这是反腐类型影视不可或缺的潜在社会意义。在现代影视市场繁荣的背景下,反腐历史题材更加需要进行艺术创新,对时尚影视元素进行积极的吸纳和改造,从而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获得警示和教育意义的双向延伸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