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云深处有人家

2017-11-15罗瑜权

剑南文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羌族攻坚村民

□ 罗瑜权

白云深处有人家

□ 罗瑜权

罗浮山 何超 作

那个叫郭牛的乡村,总在不经意间潜入我的思绪,荡起一圈圈甜美的回想。

郭牛村,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海拔1600多米,是一个典型的羌族山村。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有关郭牛村的记忆,始于九年前那场大地震。大地震让村民损失惨重,全村95%的房屋都倒塌了,许多家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整个村几乎从擂鼓镇西北角消失。记得我曾经看到一部大型话剧《幸存者》,记录了一个叫朱静的女孩一家人在“5·12”大地震后,重新面对被废墟埋葬的一切,重新在废墟上挺身而立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话剧中主人公朱静的家,便在擂鼓镇郭牛村三组。

就是这个只有113户352人的小山村,多灾多难,在地震仅仅过去5年又遭受“7·9”洪灾,全村基础设施再次受到严重损毁,泥碎路晴通雨阻,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极其困难。

2015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扶贫济困、扶弱助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郭牛村是省级贫困村,参加脱贫攻坚的市民政局、市文联和县建设局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知道自己身上责任重大。他们进村入户,摸排走访,查清现有贫困户数,找准脱贫致富的方向,制定脱贫目标,引领村民脱贫奔小康。

要脱贫,首先要解放扶贫对象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治穷要治本。要想脱贫,必须让扶贫对象转变观念,有坚强的意志力,有信心在国家政策、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摆脱贫困,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思想观念一更新,就要真抓实干。驻村干部紧紧锁定群众增收、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兜底“三大支撑”,动员一切力量,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真抓实干,持续发力,全力攻击,打一场脱贫攻坚战。脱贫的根基在产业,难点在增收,他们从养殖、种植业入手,抓住药材、水果、生猪、土鸡等种养殖业,念好“山字经”,一步一个脚印,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落实,仅开展脱贫攻坚当年就让全村19户58人脱贫。

2017年7月下旬,我参加了市文联组织的脱贫攻坚文学采风,来到这个白云深处的小山村。

我们从绵阳城区出发,到达擂鼓镇后,过一条小沟,沿着一条陡峭的山坡,一直向前,越往上,山越陡,经过一段高低起伏、弯道较多的盘山公路,到达半山腰。半山腰的树林中隐约出现了些许白色的砖瓦房,随行的本地人告诉我们,这便是郭牛村。

郭牛村,背后大山雄阔,林深树密,墨绿幽深。站在山头,便能看见山脚下的擂鼓场镇。极目远眺,对面的大山中隐约能看见几户人家,白墙青瓦的羌风小楼,错落有致,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一座座大山连绵起伏,层层叠叠,深深浅浅,耸立在绿浪滚滚的林海中。

进入郭牛村,我最先看到的是白色墙头上两幅文明规范标语。接着,看到村委会下面不远处墙面上写着 “脱贫攻坚,郭牛当先”几个红色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显眼。

听完村上的简单介绍后,我们便进村入户,实地采访。一位姓姜的老大爷,今年已经73岁,卷着裤腿,背着一把砍刀,与我们同行。他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都已长大成人,儿女想让老俩口下山一起居住,但是他俩不同意,不愿离开家乡。他说,一是不习惯,二是村上给他们购买的农村保险,一个月两人能领到两千多元。今年自家产的水果销售收入一万五千多元,日子越过越好。他感谢政府脱贫攻坚修好了道路,现在运送水果到山下去卖,仅运费一年就节约两千多元。

村民戚国华说,短短一两年时间,村里因地震和洪灾受损的住房都重新得到修建,许多新楼房拔地而起,村民家家购买了电视、冰箱,村上开通了wifi,过上了幸福生活。

郭牛村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民”、“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2017年2月,郭牛村一组村民王清美入选100户绵阳市“五好家庭”,受到绵阳市妇女联合会表彰。

行走在美丽的乡间小道,两旁竹林传出“沙沙沙”的风声,石榴、李子和苹果向我们露出笑意。接踵而来的是两耳的蝉鸣。在夏日,我是喜欢听到蝉鸣的,感觉在炎炎夏日如果没有蝉鸣就好像不是夏天一样。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大约走了一个小时后,大家都感觉两腿有些疲软,想歇一歇。抬眼前望,正好村委会前面的宣传专栏前有几棵大树,密密麻麻的树叶遮住树干,形成亭亭如盖的树冠。我们从车上鱼贯而出,兴奋地冲到绿荫下。宣传栏水泥台子边有条碎石小路,小路旁是几幢民居和一条小溪,溪水清澈、恬静,欢快地流向山下。

在小憩中,一位中年农妇看到我们走得汗流浃背,手端一个盘子向我们走来,盘子里面装着绿色的黄爪。农妇说,这些黄爪都是自家产的,没有农药,很干净,可以放心吃。我尝了一根,口感不错。这年头,能遇到如此热情好客、憨厚质朴的农民,让我的心很是温暖了一阵子。

夏日,绵阳城区温度超过三十六、七度,酷暑难耐,让人心烦不定。而在乡间,温度只有二十多度,早晚还得穿两件衣服,空气清新凉爽,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芳香,每吸一口都令人振奋。

绿色盎然,生机勃勃。在郭牛村,站在空旷的田野,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用鼻子去闻,尽享夏天的芬芳;用耳去听,听见万物生长的声音。

在郭牛村一条水泥路旁,有一个木制专栏,上面写着一首“在幸福的大路上”的歌曲。

给一缕阳光,四季鲜花绽放。

掬一捧雨露,大地万物生长。

告别了贫穷,我们不再忧伤。

面向未来,我们挺起胸膛。

伸出你的手,触摸幸福的温度。

抬起你的眼,仰望美丽的面庞。

告别了昨天,我们更加坚强。

沐浴阳光,我们走进小康。

这歌曲多么贴切,多么富有时代的精神和气息,不正是郭牛村脱贫致富的写照吗?

脱贫攻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和艰巨的工程,功在当代,泽被后世,利在千秋!

离开郭牛村,我们下午又来到了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三坪村。一路上,看到了脱贫攻坚一年来农村新的发展和变化。我们相信,经过努力,一个新农村定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猜你喜欢

羌族攻坚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李锦
攻坚脱贫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