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2017-11-14陈维建
陈维建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是我国小学的一项基础课程,其目标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堂是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一个课堂的成功与否与课堂提问的水平密切相关,经过研究表明,探究式的课堂提问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而探究式的课堂提问与教师的基本能力紧密相联,本文选取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希望能为工作岗位上的小学科学教师提供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 探究式教学 课堂提问
1.小学科学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提问现状
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对‘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探究式的教学也是近年来的热点,是教师从以往的教学方法过渡转型的一种方式,以前教师多多少少对探究的了解有一点偏差,认为探究式教学就是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实际上这是师生间相互的一个过程,现在的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已经有了比较充足的了解,在这基础上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的课堂提问是什么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回答:
1.1小学科学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的现有状况
小学科学课程在开设时,一般是具有活动性质的科目,这一类科目能够将简单的科学探究过程尽可能的呈现在课堂教育中,在新课改的影响和规定中,小学科学既要学习科学的内容又要学习科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规定了教师需要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去启发诱导学生,毕竟小学生的文化层次与社会认知水平还不能与成人同日而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学习课程,然而,经过部分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小学科学教育中,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受固定思维的影响,目前的小学科学还是更加看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学生主要以听从教师讲解为主;其次,小学科学课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大部分需要进行实验操作,在小学课堂中有特定的教学环境、相应的教学设备中不一定能支撑起这部分操作,教师也不一定能够具备这一专业水平,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
1.2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有状况
课堂教学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教授方式,而课堂提问占据着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师生间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的一个重要过程。提问虽然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形式,但他确实是很有用处,好的课堂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教师每提出一个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就相当于给了受教育者一个独立思考辩证看待问题的机会,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能够帮助教师快速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再制定出相应的课程计划,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学习内容。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的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提出的问题含金量不够,很多问题的答案十分简单,让人一目了然,没有闪光点;第二,针对提问的数量拿捏的不够准确,提问的数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不能串联课堂,影响课堂效率;
2.如何有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提问
2.1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策略,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思考出不同的提问方法,以便于接下来的课程顺利进行,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思考:首先就是要多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质的问题与封闭式的问题是相悖的,现在大部分的小学科学教师都是采用的封闭式的提问方式,如果能够转变思维,在备课时多准备开放式的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导学生对某些问题的思考。第二,创设故事情境。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科的教师都会采用这一手段,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里,一点一点的渗透,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往往能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2.2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应当注意的问题
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提问之后的时间控制,有一些小学科学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希望马上有同学能够理解并做出反应,实际上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有待成长,况且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小学生不一定能够马上理解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重复问题,并增加等待时间,如若长时间无人回答教师要增加引导部分。第二,认真聆听学生的作答,课堂时间是有限制的,但是不能因为有时间限制就粗略的听取学生的回答,相反是要用更耐心的手段去幫助学生理解回答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综上,在小学阶段的探究式教学中,小学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培养发散思维,同时要提出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全面的参与课堂活动。小学科学是小学生对这一方面接触的起步阶段,小学科学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拥有较好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这方面素质得到提升,以实现我们义务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曹刚.科学探究教学法及其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2):213.
[2]吴保定.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2 (1):104-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