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2017-11-14林楚卿
林楚卿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
6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开展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患者精神症状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PAN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的知晓率,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老年人; 精神分裂症; 临床护理路径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for nursing effec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94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l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47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implemented the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The awareness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psychiatric symptoms were evaluated by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awareness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positive symptoms,negative symptoms and PANS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can improve the awareness rate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Key words】 Elderly; Schizophrenia; Clinical nursing path
First-authors address:Panyu Ditrict Qishan Hospital,Guangzhou 51148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25.023
精神分裂癥是老年常见病,多存在思维、情感、认知等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以敏感多疑为主,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幻听、妄想、敌对、抑郁、焦虑、易激惹等症状。目前,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但由于病程较长,经积极治疗后,大部分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仍存在日常生活、工作及认知能力下降以及社会回归难度大等问题,因此治疗期间开展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通过有预见性、有计划的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可提高护理效果[2]。故本院按临床护理路径对2015年6月-2016年7月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47例开展护理工作,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幻听、妄想、敌对、易激惹等症状;(3)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正常;(4)入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1)合并器质性精神疾病者;(2)肝肾功能不全者;(3)恶性肿瘤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55~88岁,平均(68.4±2.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2例,高中及中专20例,大专及本科以上5例。观察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56~88岁,平均(69.2±2.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4例,高中及中专endprint
19例,大专及本科以上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服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出院后应加强锻炼,每天保持良好心态,以及保证有充足的睡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各成员分工明确;(2)结合本院临床实际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以时间为横轴,以健康教育、入院检查、诊断、治疗、生活指导、康复训练、社会能力训练等为纵轴,制定明确的护理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①急性治疗期,实施24 h护理,入院后根据患者病症做好相关检查,询问患者病史,对病情进行准确判断;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切忌不能擅自更换药品及用药剂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禁忌烟酒及刺激性食品;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工作,早晚漱口,勤换衣服,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足够睡眠;此阶段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用药,且睡眠良好,则进行下一阶段。②康复治疗期,实施24 h護理,患者外出时需护士或家人陪同,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对出现妄想症的患者,采取转移注意力的形式,如聊天、下棋、看电视、散步等,可缓解其症状;对出现焦虑、抑郁的患者,通过催眠、认知疗法、意象对话等形式,让患者主动倾诉心中的苦闷和烦恼,并积极给予指导,可缓解其不良情绪。此阶段,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定了解,能积极配合治疗,服从管理,则进入下一阶段。③康复期,监督患者按时饮食、遵医嘱用药的情况,对不能按时饮食、按时服药的患者应给予针对性指导;同时积极鼓励患者多参加团体活动,多交流,提高患者的交际能力,使其早日融入社会。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制定精神分裂症健康知识调查表,内容包括精神分裂症发病诱因、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病情复发的预防方法等,分为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3个选项,知晓率=(知道例数+部分知道例数)/总例数×100%。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患者精神症状进行评定[4],阳性量表包括情绪退化、情绪迟钝、情感交流障碍、表情淡漠等,阴性量表包括焦虑、抑郁、紧张、动作迟缓、意志障碍、不合作、自知力缺乏等,记录其总分,分值越低越好。同时设计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技能、舒适度、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等,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见表1。
2.2 两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护理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上述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见表3。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老年人常见疾病,该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加上大多数老年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对精神分裂症不了解,不遵医嘱用药,随意减药或停药,造成疾病复发,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5-6]。随着近年社会老龄化的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故加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及开展防治工作,已得到临床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有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症防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通过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服药依从性,对缓解患者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而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计划和时间安排。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检查、用药、治疗、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护理手段为纵轴,从而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地日常计划表[8-9]。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大多在入院时就处于严重的状态,轻则情感淡漠、少语、懒散少动,重则幻听妄想、兴奋躁动、易激惹等,治疗依从性较差,难以配合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显得有实用性和科学性[10-12]。本研究显示,按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为93.62%,大多患者能遵医嘱服药,这与刘根凤等[13]报道结果相似。王丽娜[14]前瞻性研究表明,对住院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后,大多患者了解到精神分裂症疾病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同时也认识到精神疾病易复发,遵医嘱用药可预防疾病复发,其服药依从性高达91.3%。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同时,临床护理路径工作的开展,要求护士必须按临床护理路径表统一规定的时间及内容进行相关健康指导,通过护士与患者之间积极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15-17]。何秀英等[18]研究表明,在精神科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行之有效的,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蒋菊芳等[19]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护理路径工作中,护患关系的改善,同时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本研究采用PANSS评分量表对患者精神症状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经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工作后,PANSS总分明显降低,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与唐冬花等[20]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endprint
综上所述,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可改善患者病情,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梅,于浩,王淑芳,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对延续护理的需求[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25-28.
[2]关明月.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实施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271-272.
[3]王友霞,邓莉.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139-140.
[4]王慧,赵相英,王爱芹.临床护理路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3):334-336.
[5]马辛,蔡焯基,郑毅,等.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规范化综合治疗临床路径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3):165-168.
[6]周红丽,钱红蕾.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居家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6):391-393.
[7]徐芳芳,徐柳柳,徐进宇,等.精神分裂症病人延续护理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30):3782-3785.
[8]王晓璇,肖根秀,黄瑞儿.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3,23(3):21-23.
[9]周国秀,蔡玉琴,李素琴.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需求的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09-110.
[10]冯艾群.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43-44.
[11]李秀美,邹远珍,彭燕萍,等.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5):46-47.
[12]袁日強,钟远惠,刘舜华,等.药物结合心理行为的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指标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6):13-16.
[13]刘根凤,徐萍,孙克莎.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3):339-340.
[14]王丽娜.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8):751-753.
[15]杨艳.护理综合干预对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8):55-57.
[16]顾静莲,王玲,沈颖,等.支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及照顾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8):2568-2571.
[17]李遵清,韩鹏,仇爱玫.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98-1101.
[18]何秀英,陈剑英,吴风云,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9):49-52.
[19]蒋菊芳,姚敏红,费静霞,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736-3738.
[20]唐冬花,李友爱.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7):180-182.
(收稿日期:2017-03-14) (本文编辑:周亚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