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墓地市场泡沫驱动另类葬礼

2017-11-14

环球时报 2017-11-14
关键词:祭祖民政部墓地

美国《福布斯》11月13日文章,原题:墓地价格飞涨,中国人瞄准非传统葬礼 熟悉中国的人都知道,这里很拥挤。房子越来越贵,交通堵塞严重,地铁高峰期有人随时待命把乘客塞进车厢。尽管拥挤的公共空间很恼人,但至少我们知道这些不会追随到来世。对吗?不一定!在中国,墓地价格正飞涨,增速已超过住房市场。中国民政部等2015年发布的报告称,北京居民用于殡葬的平均支出达8万元。中国国家统计局称,北京私企劳动者若不吃不喝,需一年半(的工资)才办得起葬礼。

不出意料,人口第一大国的年均死亡人数也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每年约有1000万人死亡。这带来葬礼市场的繁荣。2013年中国殡葬产业总值达154亿美元。众多商家绝对不会错过这种良机。北京周边出现许多墓地。有些商家则提供更具创意的安葬方式,如把骨灰变成钻石等。

中央和地方政府试图规范殡葬市场的努力带来复杂结果。如今中国各地开始着重推广“生态友好型”葬礼,以应对墓地短缺的现状。许多沿海城市提供补贴和免费船只,推动海葬。江西、陕西等内地省份则推动人们尝试树葬和花葬。去年中国九部委联合发表声明,鼓励一家人合葬。中国民政部宣布努力在2020年达到全国100%火葬率。

但中国人的祭祖风俗让北京的努力变复杂。与逝者的关系是儒家社会行为准则的延伸,孝顺要延续至来世,后代们的义务之一便是要维护好祖先的坟墓。尽管中国正快速现代化,但许多传统根深蒂固,尤其在农村地区。每年清明,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回乡祭祖扫墓。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坚信可以改变传统。殡葬迷信主要在老一代人中根深蒂固,中国年轻一代是现代化的产物。价格手段同样也起到作用。处于工作年龄阶段的中国人已被房贷和养家糊口压得喘不过气,不一样的葬礼方式对环境和他们的钱包而言都是好事。▲

(作者丹尼尔·瑞斯萧芬,伊文译)

猜你喜欢

祭祖民政部墓地
清明祭祖
学礼仪
绵 延
包山底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除夕祭祖
民政部未批准任何带有“一带一路”字样的社会组织
最大坟场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