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梁峁地区架空线路终勘定位工作模式优化

2017-11-14任治军

电力勘测设计 2017年5期
关键词:预判转角定位

周 凯,任治军,吴 铂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 211102)

黄土梁峁地区架空线路终勘定位工作模式优化

周 凯,任治军,吴 铂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 211102)

架空线路终勘定位在一般地区常采用先定立某一耐张段的转角塔后,在依顺序定立该耐张段中直线塔的作业模式,但在黄土梁峁地区,不良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立塔条件受限,某基直线塔无法订立时,可能造成某一耐张段无法成立。因此,若采用常规作业模式,将造成一定的返工,影响工期和造成成本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外业增加一工作组,对每基预排塔位进行遥感解译,对其中解译出的存疑塔位进行现场判定,提前进行塔位或路径的调整,再进行定位。此方法可较大程度提高了终勘定位的效率。

黄土梁峁; 架空输电线路;终勘定位;遥感解译。

1 概述

如今,在特(超)高压等重大线路工程终勘阶段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模式,即在外业定位前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将线路路径的卫片、航片进行数字化处理,进行室内选线、断面提取、电子排位,外业定位时根据预先的排塔,采用先定立某一耐张段的转角塔后,再依顺序定立该耐张段中直线塔的作业模式(以下简称“先转角塔后直线塔”)。先转角塔后直线塔的作业模式受控点在于转角塔,其间的直线塔一般皆具备定立条件,对线路路径的影响很小,在平原地区等外部条件不复杂的线路终勘非常适用。但对于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塔位众多的线路工程,受工期、成本、塔位微地貌、影像质量、地质人员未参与或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数字化排塔在实际现场无法定立,需重新进行选线、排塔、定位,导致终勘定位工期延误、外业成本增加。

如何进一步解决室内电子排塔完成情况下,减少现场终勘定位时的返工率,本文将以陕北某一架空线路为例,介绍通过Google地图、omap等卫片和线路航片对塔位周围的外在条件进行遥感解译,在常规定位模式的基础上优化终勘定位模式,较大程度提高终勘定位的效率。

2 工程实例

某陕北架空线路位于黄土梁峁地区,梁峁顶部已被现有油井占据,仅能在梁峁斜坡地带立塔,梁峁斜坡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灾害较为发育,规模大小不一,有的规模较大滑坡已经突破黄土梁峁山脊线,现场立塔条件十分有限,以至于无法立塔。此时,即便某一耐张前后转角塔都已确定,若其间某基直线塔受外在条件限制而无法定位时,将造成此耐张段无法成立,甚至影响前后几个耐张段,需要对线路路径方案进行较大的调整,如果终勘定位按照先转角塔后直线塔的模式作业,当遇到此类情况时,就造成了之前某些塔位定位工作作废,必须重新调整路径、量测断面、排置塔位,影响工期。

黄土梁峁地区植被不发育或发育稀疏,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像特征较为清晰,直接解译标志明显,具备良好目视判释(以下简称目译)的条件,如T62周围的滑坡,卫片的影像图上,其形状呈现明显的簸箕形、舌形、弧形;从滑坡群A后壁的阴影可以看出,后壁高且陡;冲沟B下游沟底线由于滑坡群B滑坡堆积物影响发生改道;冲沟的沟深、沟宽等一系列信息。根据目译判断,T62预选位置周围不良地质发育,稳定性较差,不太具备立塔条件,需考虑备选方案(见图1)。备选方案可利用卫片进行选取该塔的备选方案可采用移位或取消,具体方案如下:方案①向塔位大号方向(T63)移动,从卫片可以看出,大号方向分别发育滑坡群C(坡度较陡)及冲沟B,立塔条件尚可的位置几乎贴近T63;方案②向小号方向(T61)移动(见图2),同样,小号方向发育冲沟A,只有T61附近具备立塔条件,但此方案将形成严重大小档,技术上依旧不可行;方案③取消T62,由于T61~T63档距接近1.2km,若取消T62,两档间线路弧垂最低点无法跨过原T62所在的黄土梁,且T61和T63也已达经审查的设计最高塔,无法继续升高,因此,取消T62方案同样不可行。通过上述分析,直线塔T62无立塔位置,前后两基直线塔无法升高也无法直接跨越,该耐张段路径方案不可行,应重新选择路径方案。

图1 T62塔位目译俯视图

图2 T62塔位目译三维图

通过卫片目译,该塔位预选位置对存在很大的风险。现验证时发现,原拟选塔位大、小号方向为滑坡形成的后壁,预选塔位与大小号方向下部滑坡台阶高差达10~20m,两侧滑坡壁之间最宽距离仅有23m左右,而塔位根开13m,不具备立塔条件。若采用移位方案,大号方向依次为滑坡群和冲沟(见图3),小号方向发育冲沟(见图4),都不具备立塔条件,若采用取消T62的方案,从前所述,也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此,现场实际情况与卫片目译判断结果一致。

图3 T62大号方向地形图

图4 T62小号方向地形图

在上述工程实例中,如果按先转角塔后直线塔的作业模式,待定立T62时,发现路径不可行,造成了T62所在耐张段改线,原路径已定塔位作废,若重新选线时, T62前后两基转角塔有其中之一又无法定立,这又将导致前后两耐张段进行调整。由此可见,在黄土梁峁地区这类不良地质发育的地区,终勘时,按先转角塔后直线塔的常规定位模式进行作业会有较大的返工率。应重视直线塔对线路路径的影响,优化定位作业模式。

当然,T62是一个外部条件很明显的例子,可以在室内选线时规避,但是黄土梁峁地区有些不良地质现象在卫片中无法直接解译或解译标志不清晰,如不稳定斜坡、潜蚀地貌等,这些不良地质现象也将对塔位成立与否产生重大影响。但考虑黄土梁峁地区不良地质现象其发育具有一定规律,比如多发育于滑坡、崩塌的地区;阴坡面等,此时,这种情况就需要现场进行判断。

3 定位优化构思

为降低终勘定位现场返工率,需对常规的定位作业模式进行优化,优化关键在于充分利用黄土梁峁地区具备良好目译的特点,将全线塔位展绘到Google地图或omap地图上,利用卫片采用目译方法对预选塔位周围进行解译,做出塔位成立与否的预判,再进行现场验证,以确定预判结果。优化定位模式可从终勘工作组配置和流程进行优化。

3.1 优化工作组配置

在常规作业模式定位组和终勘内业组的基础上,增加另一工作组,由各个专业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组成,其任务是对预排的塔位进行目译,对其中解译出可能影响杆塔定立,特别是可能影响线路路径方案的塔位进行现场判定,以确预排塔和路径方案的可行性,本工作组可定义为“预判组”。于此,同时,终勘内业组除了常规资料整理外,应同时兼备经预判组否定的塔位或路径方案进行重新室内选线、排塔等工作。工作组优化方案及工作内容见表1。

表1 终勘定位工作组优化工作内容表

3.2 优化工作流程

(1)根据室内预排塔位位置,通过利用卫片进行目译,选择段内塔位(转角塔和直线塔)立塔条件良好的耐张段,如Jn~Jn+1段(其中J为转角塔,n和n+1为转角塔编号),安排定位组对该耐张段内的塔位按常规定位作业模式定位。

(2)与此同时,对正在定位耐张段的前后段或几段耐张段中的塔位进行目译,对其中解译出可能无法成立的塔位由预判组进行现场判定,以确定塔位,甚至耐张段能否定立。如目译发现Jn-1~Jn耐张段中的Tm塔(其中T为塔位,m为塔位编号)立塔条件可能不成立,预判组进行现场验证,如不成立,应及时反馈给终勘内业组,以便及时电子化选线或选定塔位。

(3)终勘内业组依照预判组现场判定反馈的信息,当出现无立塔条件的塔位,需重新选择塔位位置或路径方案微调时,终勘内业组应及时在室内进行数字化选线、排塔,以便预判组对新位置进行判定。如预判组现场判定Jn-1~Jn耐张段中的Tm塔现场不具体立塔条件,终勘内业组应及时对Tm塔重新选位,当Tm塔对路径影响很大时,对Jn-1~Jn段进行调整,并将调整方案告知预判组,预判组根据最新方案进行现场验证。

4 优化定位模式流程

根据前述,定位优化模式主要在常规定位模式的基础上,增加预判组。定位组和预判组宜同时开展工作,定位组在开展正常定位的同时,预判组应对其他有疑问塔位进行判定,其工作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整个终勘定位的进度。因此,预判组在工作时,目的仅为判定预选位置能否定立塔位,不宜开展具体工作。对于预选位置可行时,可安排定位组进行正常定位,若不可行时,终勘内业组应及时调整相关方案,以便预判组进一步判定。具体优化后的定位模式见图5。

图5 终勘定位优化流程图

5 结论和建议

在该陕北架空线路工程终勘定位时,在终勘初期采用常规定位模式,常遇到由于滑坡、崩塌、冲沟、黄土陷穴等不良地质条件造成塔位移位,甚至线路路径调整,致使前期已定塔位作废,造成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采用优化模式,增加预判组,其在后期的终勘定位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预判组通过卫片解译预排塔位位置附近水文、地质等外部条件,判定预排塔位的可行性,再通过现场验证,对立塔条件进一步确认。当可行时,定位组便可正常工作,不可行时,由终勘内业组通过数字化选线、排塔,调整塔位位置及线路路径,调整后的方案可再次通过预判组进行判定,最终找到最佳方案。

终勘定位优化模式除了在陕北黄土峁梁地区非常适用外,对于其他沿线地质、水文等外部条件复杂的线路也比较适用,可避免大范围的返工,提高终勘定位效率。为更好依照此优化模式进行终勘定位,建议注意如下几点:①室内选线工作应更加细致,地质、水文等专业宜在选线阶段提前介入;②预判组宜由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其中,地质、水文专业应配备具有良好遥感解译能力的人员;③三个定位组应保持及时的沟通,对现场情况及时反馈,以便对方案及时作出调整;④终勘内业组可由内业人员组成,无需调用终勘外业人员,较好解决人员紧张问题。

[1]张殿生.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DL/T5492-2014,电力工程遥感调查技术规程[S].

[3]卓宝熙.工程地质遥感判释与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4]田淑芳,詹骞.遥感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

[5]卢斌莹,等.陕西省高速公路不良地质分布规律遥感调查[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8(6).

Optimization of Working Mode of Final Surveying and Positioning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in Loess Ridge

ZHOU Kai,REN Zhi-jun,WU Bo
(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Ltd. of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Nanjing 211102,China)

In the general area,the working mode of the final surveying and positioning in this section is established suspension tower according to the order after had established tension tower,but the bad geological disasters are more developed in the loess ridge,When the tower is in a limited condition,a suspension tower can not be established,it may cause a certain tension section can not be established,therefore,if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working mode,will result in a certain rework,affecting the duration and cos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a working group can be added in the field to carry out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for each pre-arranged tower position,to decode the doubtful tower position in advance,to adjust tower position or path in advance,Positioning. This metho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nal survey positioning.

loess ridg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final surveying and positioning;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P642

B

1671-9913(2017)05-0018-05

2017-02-14

周凯(1980- ),男,陕西三原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工程的勘察设计。

猜你喜欢

预判转角定位
玩转角的平分线
2021年下半年集装箱海运市场走势预判
对书业的30个预判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整体供大于求 苹果行情预判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三次“转角”遇到爱
永春堂赢在转角
INS/GPS组合系统初始滚转角空中粗对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