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平调发展现状调查
2017-11-14黄文杰
黄文杰
浙东是南戏的发源地,余姚腔的摇篮,戏曲种类因源而盛。宁海平调是首批入选国家级口头非物质基础文化遗产的项目,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属于新昌调腔的分支,为浙江高腔体系中一个重要支派,也是浙东最具代表性的戏曲艺术之一。
一、宁海平调的历史起源
宁海位于浙江东部沿海,境内多崇山峻岭,间有小平原,东南部为浅海滩涂。宁海平调约起于明末清初,从宁海东南部三门湾一带一些艺人挑着米箩唱“贺彩词”开始,逐渐完善为一个剧种。宁海平调声腔源于邻县新昌调腔的“山坑班”。新昌调腔,又名新昌高腔,为明代余姚腔的遗音;山坑,山崖义,山坑班即指演出以山村为主。晚清时期,宁波城中京戏(皮簧)和地方小戏(滩簧)勃兴,甬昆“五公座”即老凤台、老绪元等五大戏班为了生存,离开宁波城,走向农村。为了适应农(渔)村观众,甬昆进行改革,与平调“山坑班”长期合班演出,在宁海县城先后成立潘紫云班、老聚元、新翔元、宁舞台四家戏班,赢得市场。由此,新昌调腔与昆曲一俗一雅两种戏曲在宁海独特地理与人文环境发生中和,产生了宁海平调这一新的戏曲样式,所谓“昆曲笛子,调腔锣鼓,做工考究,话音带土”。
宁海平调剧目扩容、曲牌体系形成均在这一时期。平调形成后,发展迅速;鼎盛时期,民间班子多达30余个,并走出三门湾、象山港,演出几乎遍及浙东南山村海岛,在三门、象山、黄岩、宁波等都有宁海平调班社。演出剧目有来自新昌调腔的,如《游龙传》《仁义缘》等,有来自甬昆的如《黄金印》《忠岳传》,但主体为平调自身剧目,有《小金钱》《金牛岭》《义冤报》《天门阵》《御笔楼》等一百多出,常演剧目有“前十八”、“后十八”之称。辛亥革命前后五十余年,宁海平调随地方商人还走进了绍兴、舟山、上海,以及杭嘉湖一带城市。受其它剧种影响,剧目与唱腔再次得以丰富,受到了梅兰芳等戏剧名人的赞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前期,因战乱影响,演出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戏班解散,一度停演。
二、宁海平调的艺术特色
宁海平调在音乐、表演、文学等方面,呈现出迥异于其他剧种的独特个性,为宁海百姓所喜爱。
(一)曲牌特点
严格地说,平调音乐体制属于用板腔原理根据曲牌辞格新创出来,存在“体异曲同”“体同曲异”,以及“一牌多腔”“死格活唱,万唱不一”等“同宗性繁衍”现象,是晚清时传统曲牌体瓦解的缩影和变异,例如[点绛唇]这一曲牌,在平调中可以用昆曲唱,也可以用调腔唱。曲牌有三百余支,现尚保留有100余首,常用的有44首。风格多样,可分为五大类,一是粗犷奔放,如〔山坡羊〕、〔新水令〕等;二是婉约抒情,如〔一江风〕、〔锦堂月〕等;三是怨恨悲苦,如〔一枝花〕、〔小桃红〕等;四是轻快喜悦,如〔锁南枝〕、〔桂枝香〕等;五是行走叙事,如〔混江龙〕、〔风入松〕等。原始昆曲、调腔曲牌及平调曲牌等不同来源、不同性质形态曲牌共存,极具地方特色。
(二)乐器伴奏
乐器伴奏形式是“不托管乐,以鼓击节,一唱众和”。以大锣、大鼓、大钹、大喇叭、小锣“四大一小”为主,显现出平调粗犷、豪放特质。另有单皮鼓和唢呐。唢呐是唯一管乐器,专设“正吹”与“副吹”,用以表现较为准确的音阶,又为各曲牌之间的连接起引导作用,以及为演员上、下场、大幅度动作和更换地位等渲染气氛。鼓师为平调戏班灵魂,平调大鼓的打法,锤、拳,乃至手脚并用,素有“平调的鼓,霹雳的火”之说。其中,以拳代槌,叉开五指能迅速打击出不同音色的鼓点堪为绝技,是平调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到上世纪60年代,宁海平调剧团成立后,伴奏增添了板胡、二胡、三弦和笛等乐器,减少小锣使用,以管弦乐过门等。
(三)行当与唱腔
角色行当分“三花”“五白”“六旦”,即大花、二花、小花,老生、正生、副末、小生、外末,正旦、老旦、小旦、彩旦、刀马旦、闺门旦。旧时还有“上四柱”和“下四柱”之分。“上四柱”为小生、花旦、正生、大花;“下四柱”为小丑、二丑、正旦、外末。传统剧目以生旦为主,小丑也常挑大梁。一个演员往往兼演多种行当,如艺人周明礼、邬学熊,既能演旦、生、末,又能演净、丑、外。唱腔上,一般老生发音较高亢豁亮,多用鼻音;小生较刚健有力,多用假嗓;净角较粗犷雄壮,声带振幅大。演员一人在前台唱,后场众人帮唱,帮腔有混帮、清帮、全句帮、片断帮、一字帮等多种形式。遇到较长拖腔时,往往会根据字韵,将句末一字割裂开来,按其音韵行腔,锣鼓助节,不托管弦。白口除小丑用苏白外,以宁海官话为准,声音洪亮,铿锵动听。
(四)表演特点
宁海平调较多保留了古代南戏风格。演出剧目多历史戏、家庭伦理戏,武戏内容较多。表演形式注重大起大落,寓细腻于粗犷之中。宁海平调做功别具一格,比如各类角色行路就分“雀步”、“龟步”与“鹤步”。后发展出表演绝活,特别是《小金钱》中的“耍牙”、“抱瓶滑雪”、“一马双鞍”,《卖菜吐红》中的“吃粥”,高台“打瞌睡”等。这些绝活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特定环境下的人物心理,起到了绝妙效果,广受赞誉。尤其是独角龙的耍牙,属于“变口”技艺,相传为杨景岳创于1868年,相继由刘兴官、叶全民、王万里、蒋海东、王春鸯、薛巧萍等继承与发扬,至今已历6代。其中王万里耍牙将传统的六颗獠牙发展到八颗,王春鸯又发展到十颗。演员口含十颗野猪獠牙,以强烈夸张、变化多端的艺术表现,塑造残暴凶恶的人物形象,淫邪时快速弹吐,阴险时上下左右歙动,狂暴时刺出鼻孔,得意时咬牙“格格”作响,并能口含两獠牙又唱又念,为宁海平调所独有。在2011年首届全国绝技艺术大赛中,耍牙摘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三、宁海平调的现状研究
(一)宁海平调现状
1957年,在宁海县文化部门扶持下,由老艺人杨先达、葛时烟等13人组成平调演出队,恢复演出,并陆续招收青少年学员。1961年,改称宁海平调剧团,在老艺人的口授下,记录平调唱腔,整理出传统剧83本,创作《王锡桐起义》《银瓶仙子》等新编历史剧,并移植改编《红灯传》《沙家浜》等诸多革命题材戏曲。“文革”期间,平调剧团解散,1978年复建。1979年,招收23名学员,为“继”字辈演员。传统剧目复排后曾一度火爆,如《王锡桐》一剧,在宁海县及邻县共演出400多场次。1983年,市场骤然变迁,宁海平调停演,平调剧团改为越剧团,演员改唱越剧。平调进入发展迟滞、处境窘迫阶段。1991年,一批热爱乡土文化的老同志发起成立了平调研究会,募集资金,培养平调新人。2006年,平调列入国家非遗;2011年,成立宁海平调艺术传承中心;2013年,新招17名学员,组成传承班。现已复排的剧目有《金莲斩蛟》《白雀寺》等。
宁海县现有平调剧团有2个,宁海平调艺术传承中心为国有剧团,繁艺平调越剧团为民营剧团,但这两个剧团现仍以越剧演出为主;有越剧团5个,均为民营剧团,这些剧团除蕾蕾越剧团很少能演平调。
(二)现状分析
宁海平调发展历史波折,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一是传统演剧方式遭到破坏。宁海被称为“中国古戏台之乡”,境内曾有古戏台600多座,现保存有120座,其中崇兴庙古戏台等10座古戏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光绪《宁海县志》记载,旧时“元宵燔桑柴,谓之燂址界,市庙里坊张灯结彩,敬神演剧至二十乃止”。因宁海民俗深受儒教影响,历史上多忠臣志士,如被称为“读书人的种子”明代大儒方孝孺等。当地人民对演绎传统伦理道德、忠奸分明、惩恶扬善的戏曲非常喜爱。再之,靠近宗教圣地天台山,古来民间佛教、道家思想浓厚,宗教场所自古以来向民众敞开,僧道们大多以文娱形式来传经播道。由此,过去无论宗祠祭祀、乡绅喜庆宴会,还是庙会酬神等民间仪式,雅俗共赏的平调以民俗文化主流的姿态进入并牢牢占据着宁海城镇村落的精神空间。但这种演剧方式已随着时代变革而瓦解,宁海平调必须寻找新的文化空间。
二是时代审美取向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产品有更广泛和更高质量的要求,审美趋向于现代化、多样化,追求新奇性、独创性、娱乐性,戏曲不再是艺术生活的主流。这对于在小农经济土壤中孕育而成的平调形成挑战,平调如果还是一副老面孔,一种老腔调,与新的文化生态环境格格不入,只可能被挤到文化市场的边缘。同时,宁海百姓的戏曲审美趣味也发生改变,相比较粗犷高亢的风格,宁海百姓更喜欢温婉多情的戏曲作品。从调查来看,民间越剧团各剧团演出一般年均在400场以上,营业收入200万以上。宁海平调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面临一场洗礼与革新。
四、宁海平调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作为传统戏曲之乡,宁海戏曲文化氛围良好。宁海平调获得生命活力的关键在从新的文化土壤中吸取新的养分,能够适应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而更新发展。平调的保护,重点在保护剧团剧种,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保护,也是文化形态的重构,最终以“出人、出戏、出效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传承。
(一)传统剧本的保护与更新
宁海平调大体限于浙东,属于民间小剧种,文人参与较少,客观上造成传统剧本质量不高;再者流传剧目绝大多数是表现古人生活的剧目,负载忠孝节义伦理题材,宣扬扬善抑恶道德理念,缺少反映现代生活剧目。宁海平调一方面要尊重传统、研究传统、继承传统,挖掘和整理体现宁海刚健民风的传统剧目,保持剧种的风格、个性及美学内涵,增进地域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必须融会贯通,在包容创新、兼收并蓄中发展自身。当下最为迫切的是提升剧本的文学性,组建精英创作班子,新编古代戏,让老树开新花,创编与现代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故事,抓住当下市民大众的目光。《金莲斩蛟》改编成功,在于既突出传统耍牙等三大绝技,又切合地域重女的习俗,表现刚烈与智慧的浙东女子,融入合乎现代观众观念的爱情故事,同时在人物形象塑造、思想深度、语言提炼上都有了显著提升。
(二)戏曲审美的传承与提升
戏曲的审美机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为了保持与不同时代观众的紧密联系,必须通过反馈来调整同变化着的观众审美心理的差距,充实平调艺术本体特质。首先,在唱腔和音乐上要有所突破。宁海平调源于新昌调腔山坑班,又受高山地形等影响,唱腔高亢激昂,听者血气动荡,欠缺是旋律的优美感不足,表现柔和、缠绵之爱情乏力。宁海平调要扩大观众群体、增大剧种影响力,必须删去那些不符合审美、不科学的唱腔,改变单一的大锣大鼓大喇叭形式,加入优美、细腻的因素,适当吸收一些板腔体中灵活多变、有时代气息,让人听着能耳目一新的音乐元素。第二,要规范地方官话。因为历史原因,演员越剧、平调兼唱,造成嵊州语音与宁海语音混淆,容易唱错词、唱错调,影响平调演出质量。要从韵白、口白咬字入手,将宁海的地方官话规范化,使各地观众听得懂,使更多的人听懂平调、了解平调,感受宁海语言之美。第三,要坚持男女合演、崇尚武戏的艺术风格。宁海平调在新学员培训中,前两年学习越剧,后两年学习平调;同时学习京剧、绍剧,打下武戏基础。这有利于广纳博采,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在坚持剧种本体基础上扩大剧种表演能力和表演范畴。新学员中现有4名男生,保持平调男女合演特色在女子越剧盛行的江南有着特殊意义。
(三)文化生态的构建与演进
要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形成振兴发展传统戏剧的社会合力。一是加强剧团建设。既要保证国有剧团基础建设,人才培养,同时应更多地组建和培养民营剧团。民营剧团的发展,对宁海平调扩大传播、深入基层、营造氛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充分关注和支持的重点。二是推进宁海平调理论研究。现整理出版有《宁海平调音乐》、《宁海平调耍牙》、《宁海平调锣鼓》等著作,在唱腔与表演艺术上需要进入一步总结。三是培育戏曲观众。要构建戏曲传播的多元化格局,政府以惠民演出等方式,助力推广戏曲市场;剧团借助节日民俗等传统活动,以巡演方式,走进农村、城市,社区、街道、学校,主动走向当代人;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年轻人所喜爱的新事物,传播戏曲文化。四是推进地域特色文化培育。宁海平调是宁海地方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宁海人寻找情感寄托、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对象,也能够成为宁海民间社会的文化活动主体。宁海平调也是不可复制的、具有差异化的文化产品,有着深刻文化意义和乡土情怀,对宁海全域化休闲旅游等发展,构建特色意境,能够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