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居鹿城 (外一篇)

2017-11-14黄立新

金沙江文艺 2017年4期

黄立新

鹿城之于我是一个很特别的居所。

这既不是出生地,完全没有那种呱呱坠地就接上了一种扯不断的地缘,令你与那里的山水人天然就有亲近感和难分难舍的联系;又不是我香火一脉的祖籍地,无论海角天涯的远近也必须存在的烙印。比如填写履历表格,比如被问及是哪里人之类的问题。

鹿城之居,那是在道道车辙上,来来去去地印痕着人生最黄金的时段。一如传说中的鹿城起源,那金色之鹿的蹄印和飞逝的身影给世人的启示。

十年光阴自荏苒,鹿城以其嬗变的市景加不变的视距,见证了一名汽车司机如何用旋转的车轮,在朝云暮雨中翻动日月的时间表。这车轮旋转的时间表上,阴晴圆缺同在,悲欢离合俱全,千山万水亨通。

十年生死自思量,那是鹿城为圆心的辐射道路上的险远,时刻在伴随着风云难测的征途。也许一路平安,也许中途不测。鹿城当是系着属于汽车司机职业风险的底线,命悬车与路上,命在身与心间。鹿城是在年年岁岁的迎送中赠予我一种淡定从容的气质。这由特殊环境铸炼出来的气质,在以后的日子里惠及人生的另外场景。

鹿城当是我人生长路中的一个驿站,一个圆点,一个离开我的出生地很远,又离我的祖籍地很近的地方。所以,鹿城在我心中就有着一种特别的味道。在某种感觉上,是有距离的无差别,或者说是有差别的无距离。如此的对应,该是三地一线,串连出人生的大三角。

如此,安居鹿城,便不是记忆,不是时间,而是一个若出其里,复出其外,两两相忘的三段式。

首先是因为离开太久,故只能是以心而居。这心居比之身居的具体真实绝不相同。心居更多是在精神家园的概念中,而身居只能是寓于一室,侧身一榻,在方寸之间,或来路与归途上,见相似不似之人,观近景远景。于是便有记忆,有影像,有感叹,有领悟。这不属于具象的居法,生出的是一份故土情结,升华的是一层境界。心居是在广远博大深邃中,将鹿城作为一席之地,为故园,精舍,制作成一枚精巧的印章,作很好的珍藏。

如若是倒叙的话,由心居回及身居,那就得穿越四十年的岁月,才可把记忆的一些碎片拼贴出图像,在一种模糊的清晰中,使自己一下子年轻起来,回归那种质朴天真的模样,去惠顾那些年轻的日子,在稚嫩的思维方式里,重温青春的萌动,燃烧的激情和无限的憧憬。于是,又把过去时跌落在关于这座被称为是 “迤西门户,滇中锁匙”的小城中。平生出许多的故事来。

鹿城之居,对于青春的我,只有怀着梦想,才会对所谓的金鹿绕城一周,使得后人就依迹而筑城的传说深信不疑,并借此附丽一段不成熟的人生履历。如此,故有诗赞与文颂的演绎、发散,尽情地添枝加叶,使传说的虚幻美,不假思索地镶嵌上一层现实的光环。而这样现实的光环是笼罩于奔波于山水间的日子,一环一环地紧扣,无法拆分也无法重复。这是二十岁至而立之年前的梦幻的光环,涂抹着现实与憧憬的双重味道,还不是厚重深层的人生体验。会任性而为,会青春萌动,会异想天开,也会自以为是。

由身及心的过程是转换的过程,这其间更多的是虚实的交替重叠。这样的一个过程,曾经的鹿城就嬗变作故园,在不远不近处与我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使人既忘其不能不忘,又记其所不可不记,终究也只能使我在如纸的距离上遥寄深浅情怀,轻颂祝福之语。当然,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在另外层次其实不是自然而是人为。所谓人为,那是除了主观的故意的原因就是朋友、同学和亲人的关系。其实这也是在实质上拓展了与鹿城的内涵和外延:丢不掉,舍不得,接不归,思还在。若在其里,复出其外,形而下与形而上的颠倒错位,横着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紧连,竖着是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的十方界定。惟其如此,鹿城便以大见小,是一瓣心香,一缕荷风,一道鹿影,一个顿悟,一层境界;反过来,鹿城就以小见大,融入山水,抵接乾坤,盘托灵秀,蕴含紫气。

是的,而身心同居鹿城的时候,当是天人合一的时候。这就得穿越时空,遥想十多年之后的时光,从知天命之年行向耳顺之年,把春风夏花秋月冬雪,什么都尽收眼底,服一味当归的思乡药,在这自设的人生一线三地间轮回出几个故园来,做身居心居身心而居的分别与复合。

安居鹿城,我有我的居法,是居有定所,法无定法。

荷潭印章

1

是如梦的幻境,超现实的版本,刻写着孤星与新月。木椅临水而立,清影安坐,不沾风月。三重景由一而淡出,画意将一池幽意作了化境。岸柳于静美中复活生命的奇芽,若涟漪的滋润,夜色有声。远山在朦胧中虚无,只一盏天灯点亮心台。真得见荷香一叶一叶轻卷,红尘已拂。什么轻罗小扇皆可随波丢逝。

这不是李白的桃花潭,也不是徐志摩的榆荫潭。桃花潭是连同友人一起就在唐朝的痕迹里相送掉了;榆荫潭也在千千回的康桥夕阳金柳里干涸了。唯这荷香里的幽潭,是无水也幽,无水也滋润和包容的。

2

渔舟唱晚,是横斜于心池的写意。与那天舟对影,成静物的幻觉。

不知渔人何所归?

水波不兴。成宝镜的惊鸿照影。夜深,这惊鸿便是天庭陨落的星,在水镜里眨眼,说着有灵性的悄悄话。

这不是世外,但是有点绝尘弃俗的味道。

云破月出柳弄影。这柳影比之花容更婀娜多姿。柳影不是明月相照出来,也不是波光反映出来,乃是夜风轻拂出来。

3

是鱼贯而入的美影,令涟漪节外生情。那清丽的遥望,自太虚幻境飘来。

是荷盘连台的安静,不染尘埃的清明,婉丽得叫人动不了一丝念头,只有呵护的怜惜。一种专属于独特的天生丽质,在水岸上是不可感知的。这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通,大约在前世即缘定。

4

是静修水观,于滋润中的亲近,便忘情到仙逝的地步。

是被一片天语唤醒诗心,当是莲花的奇朵缀连着思念。甚至,惊看良夜倾倒东南。星光早被溅湿,或者是恍若漏眼,把清波和祝福一起漏进了你的小轩窗。

有一声轻唤,接近年年中秋的时间表,穿过岁月,来在水间,作扁舟载我的心,相随你去春园秋苑,步香泥幽径的徘徊,只把月色作花颜。

5

就这一声轻唤,摒弃乱于俗世的喧闹。隔帘是月韵,入耳成福音;就这一声轻唤,落心成莲瓣,入禅作情钩。

在一声轻唤中,总是怦然心动,如桂香飘来。是的,那时你的确是在月桂树下,在月影里面,走着玉步,向世外的仙室归去。

6

那是一颗星嬗变的夜鸟,怎样掠过池畔和眼帘的玄隐处。

是在银河的鹊桥上坠落的罢?

千古悠悠,别恨离情扯着岁月的风筝,降临。时间久矣,空间大矣。以至于掠过的瞬间,全是吉光片羽的翔动。我被鸟鸣唤醒的牵挂,跃出夏荷的伞底,跟随这妙香音韵的飞翼,去向远方。

在凝固中的灵动,灵动中的宁静,这样时刻是没有什么可比的了。

7

水波作床,而云作被盖,便是真的在幻枕上。

漾动着的身形不是静态的影像,而是在水波扬起的刹那,随眼眸的视线飞升,就若星莲,星星的谜语,绽开在夜空的天池里。这是超乎于佛座的意念了,只一念之间已无法补接。

8

心若月静当不止是一个美丽的象征,而是一种空明的境界。

是深夜的凉风拂着池畔的步履,传来的足音,使得四周更幽。面对一轮皓月的朗照,面对一池波液的无痕,使得客居中间的我,顿作形而上的入静,攀附月轮;形而下的随动,荡漾思情。这两极的分离,自我的空间就变得寂寥虚远。什么感伤、清愁、失意和怨愤都如浮尘排除在外。

这该是远胜过梅香莲意的状态。

9

尽管可以不走近池塘,但永远离不开水。

尽管可以不以月轮为伴,但永远能够感觉到光的存在。

就是在这样的不远不近的距离间,才便于表白若即若离的思念。这时候是会漾动着一丝的淡淡忧伤,当然不是属于感伤的那种层次。这是可以独自品味的那种。

10

荷风拂过来了。这是诗意的再现,是梦的变形。这样,荷是虚幻的影,风是真实的身。

如此,只好安静,不要心存侥幸,保持住属于至纯的夜色和清新。于是,内心的微澜与池间的涟漪交织如一,生出清丽的质感。如此,月轮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只有这相近的情纹存在着,悄写着珍重的祝福。

11

是渴望的心花之开,有如大鹏展翅,极天极地。这以超出池塘清浅的范围,是心抵宇宙的大象无形,在意念之上出神入化。转眼又该是炉火纯青的剑意,舞尽长空,禅瓣纷落,把风化千年的韶乐重现,演奏尽善亦尽美的旋律。

12

这边城的荷韵,何等皎洁的月色之流彩,在早被云空消隐了的星光里独处。这样的良宵,不着牡丹那富丽娇艳的国色天香,是以不惊世人俗眼的静美,以不显不露之态,在刹那间征服池畔伫立冷寂的诗情。

这样的一池荷韵,暗香浮动,以风拂过来的轻盈,超出了黄昏的梦境。

这该是禅意的荷韵,不寂不动亦如如。

13

隔帘犹听雨声,开帘一池碧水。雨声何音交织出的妙曲,使得一片碧绿青翠俱入心房。这是盛夏之时,雨打的不是残荷,意境自然就不同。临窗的小坐,油生出湿润的水意,是那种滋养和清妙的感觉。如果秋天的荷池,该是怎样的雨打风吹,落寞寂寥,胜过无边落木萧萧下。同是雨声荷音,时空一转就绝不相同。

14

临水独照,何生出的隔岸之思被荷叶盘托?

那是留给月光来作夜宴的罢?

是有一份惆怅会穿越了季节而来,但却经不起你一把用快乐之梳的梳理,就什么也不复存在。一起的追忆犹在,是不远不近的距离上的吸引。鹤之鸣,从云霄滑落,惊破一个小千世界的寂静。

网破为波痕,正一节一节地逝去。

15

是盛夏时节,多雨的日子随之而至。在这样的日子里,又是在雨中,理解潮湿与滋润是绝不同的。潮湿是自然的具象,滋润是人为的感觉。雨中的景色是一样的,但感觉是不一样。如何在隐晦的情绪中闪亮自觉快乐的阳光是大有学问的。

荷塘的雨意,是专属别样情怀兜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