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冀野《中兴鼓吹》的词史价值及词体创新
2017-11-14吴秋野
吴秋野
卢冀野《中兴鼓吹》的词史价值及词体创新
吴秋野
卢前,字冀野,自号小疏,别号饮虹,别署江南才子、饮虹簃主人、中兴鼓吹者等,1905年出生于南京一书香世家。卢前自幼聪慧,六岁便能口占成诗,十岁出头就表现出了不俗的才华。稍长,卢前就读于东南大学,入曲学大家吴梅先生门下,被吴梅先生视为三大门生之一,吴先生曾说“余及门中,唐生圭璋之词,卢生冀野之曲,王生驾吾之文,颉可以传世行后,得此亦足自豪矣。”而卢前的成就绝不仅仅在于曲,他是研究与创作两栖型的才子兼学者。就学术研究来说,他著有《明清戏剧史》《八股文小史》《读曲小识》等,前两者是非常有建树的文学史著作,后者《读曲小识》中所著录的剧本,大多都已毁于战火,因此在今天有着极高的文献价值;而他所著的《何谓文学》《酒边集》《民族为诗歌论集》等著作,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具有现代文艺学特色的诗学专著,在文艺学作为独立学科还没有得到学术界认可的时代,卢前的这些著作已有了较清晰的文艺学学科特征。此外,他还著有《冶城话旧》《柴室小品》等杂文小品文集,多是他为报纸写的专栏文章,记载了旧时和当时许多文化事件、文化名人的言行及风俗典故等,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很重要的文献资料。
但卢前更为人称道的还是他的诗词曲的创作,尤其是其在抗战时期创作的《中兴鼓吹》集,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诗词曲创作成就。由于多种原因,《中兴鼓吹》集直至近年,才逐渐进入诗词研究专家们的视野,但对其讨论,还多是集中在它作为抗战诗词的特殊题材上,对于其词史价值的认识,显然还有待深入。本文即是结合艺术特征的总结,讨论《中兴鼓吹》集在现代词史上的独特价值和词体创新的意义。
作为抗战史的《中兴鼓吹》集
首先,《中兴鼓吹》集提供了一个以词记史的“词史”的文本典范。
词,诗之余也,历来是文人雅士遣愁排绪的文字小品,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只会描摹男女情爱、难登大雅之堂的香艳文学。两宋以来,虽然文人词渐兴,许多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仁人志士借词抒发忠义爱国的壮志、思乡恋土的情怀乃至于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为词在正统文学里赢得了一席之地,但在传统的经史子集的文化之林中,词依然尾随在诗之后,远远地站在了边缘的位置。
应该说,历代词人对拓展词体表达空间的努力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比如说,苏词辛词都有散文化的倾向,辛词还擅夹叙夹议,说其有议论文倾向也不为过。明清以后,更有词人尝试着将词与实用性文体相结合,典型的如顾正谊的《金缕曲·季子平安否》,就是一封书信,悼辞词在明清也几乎形成了词的专门一类,这些努力,使得词这种诗(文)体进一步摆脱掉香词艳句的窠臼,有了更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可能性,也大大提升了词的文化地位。
但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文以史贵的民族。文字只有提高到史的高度,才能获得它自身在中华文明体系中的最高尊重,比如对于诗圣杜甫的诗的普遍评价就是“诗史”,而比邻于诗的词,却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殊荣。公平地说,中国诗词史上并不乏记录历史、感发兴亡之叹的好词,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传)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词章不仅是诗词史上不可复制的经典作品,也是优秀的记史论史的“史词”。这些词之所以没能获得“词史”之誉,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对历史只是只言片语的述论,缺少系统、全面的历史记录,也缺少深挚的历史细节的观察;而更深刻的原因则是,这些词还没能将词这种特定文体与记史论史的题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词记史的范式。
而《中兴鼓吹》集恰恰可以当作“词史”来读。
从抗战全面爆发前的1932年到抗战胜利的1945年,卢前在《中兴鼓吹》集中记录了整个抗战时期的国家和个人经历的大小事件,有的时候他几乎把词当日记写,如写于1932年的两首《浣溪沙》直接以日期为题,记录了淞沪战役的情况:
浣溪沙·一月二十九日
夜半传闻调戍兵。居然不与结城盟。前头闸北已分明。 炮火沸腾群众血,枪声激动万家情。仰天一笑泪纵横。
前调·三月三日
叩马书生语若何。东窗细雨晚来多。我师昨夜渡浏河。 四尽到头知不取,六如破胆已成和。南天关险好经过。
再如,写于1942年的一组《临江仙》简直就是南北纵贯战线的战史:
临江仙·三十一年七月七日作
天上鹊桥儿女事,人间但说芦沟。当年于此启戈矛。斑斑留血债,种种记仇雠。
星火燎原闲戏弄,算来五度春秋。要看来日整金瓯。黄河呜咽水,流到海东头。
又
剑弩到时还一发,枭除鼠子元凶。即今花发大场红。重来终有日,子弟尽豪雄。
三战长沙应未忘,卷涛挟浪而东。争从龙虎一江风。岂徒规半壁,定使九州同。
又
极目岭云犹叆叇,珠江日夜何声。王师一旦下羊城。台琉归故土,不独复思明。
漳国勋劳千古壮,楚弓楚得能名。好凭颈血涤膻腥。南强方足恃,海上出奇兵。
又
师出仰光寒敌胆,扬威萨尔温江。能摧强暴即沙场。微华无正义,忠勇示盟邦。
胜券在操今已再,陆沉第一扶桑。几回西望海茫茫。筑城高万丈,共受德倭降。
写于1945年的《满江红》记录了抗战取得胜利后,人们结束离乱,回到家乡的喜悦:
满江红·还都
泪眼看天,还都矣、龙蟠虎踞。应庆幸、蒋山无恙,陵园云树。百战居然完大任,八年沦陷民何苦。听道旁、父老箪壶来,从头诉。 流徽榭,邀笛步。鸡鸣寺,雨花路。尽颓垣败壁,荒畦废圃。蒿目疮痍谁慰藉,饥寒遍地谁安抚。莫欢欣、今日凯歌回,同歌舞。
在这样的“史记”里,卢前关心的不仅是个人的和民族的际遇,他更具有现代学者的理性,在国际的大视野中,思考家国的命运。他惋惜其他参战国的国家领袖:
西江月·敬悼美利坚罗斯福总统
一代巨人其萎,两洋大战初开。奇谋妙略贮胸怀。永久和平何在。 五十盟邦领袖,古今无二雄才。开罗克米早安排。瞻仰音容不再。
也关心欧洲乃至世界的形势:
浣溪纱·五月八日夜书三首
暴雨狂风了却春。褐衫枭相旧天神。米兰乞命汝何人。 十万军容如泡影,二三子不作降臣。倒悬犹是宰官身。
又
囊底伦敦探手回。气吞世界尚惊猜。花旗已出受降台。 卐字何曾飞赤塔,一身先自付黄埃。戈林鼠辈本非材。
又
百战成功万骨枯。墨西徒党尽成俘。裕仁今日亦穷途。 切腹原知俄顷事,反攻苦望自由区。吉坡车子满郊衢。
卢前甚至记录了一些其他史书难以记录的那个时代极为特殊的史实。如:
扬州慢·题包达盦蹇驴运弹画卷
貂帽绵鞋,步枪灰褐,此翁跋涉千山。尽风尘面皱,有血碧心丹。向长白、松花道上,十年游击,无改容颜。且牵驴一个,扬鞭吾又南还。 大河战友,卧空壕、星枕霜餐。纵九死奚辞,同仇敌忾,驴亦欣然。背送弹丸来到,投将去、火海飞翻。踏扶桑明月,振衣重出榆关。
这无疑是抗战美术史的珍贵史料。
再如《昭君怨·闻双枪王八妹事》几乎是目前仅存的关于双枪老太婆的原始史料。《一剪梅·赤胆忠肝侠少年》更是对吴汉伦乌参军的孤录。
纵观中华词史,真正的史词高峰,并未出现在史家们公认的某个词的黄金时代,而恰恰出现于五四运动之后,旧体诗词已被视为陈腐之物、面临着革新的时代,确切地说,是在十四年抗战(从1931年9·18事件算起)、整个中华民族危于外辱的国难时刻。
在十数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华诗坛出现了大量的记载家国之难、军民奋勇御辱的史诗性诗词,参与这些诗词创作的,有著名的民主人士,如章士钊(曾作《张将军诗》等篇);也有政府的官员,如卢沟桥事变时宛平县长王冷斋(著有《卢沟桥纪事诗》50首);也有身世已难详考的平民诗人,如张余昕(著有《南京失守》);有从传统学问家中走出的学者如邵章(代表作《糜民叹》)、夏仁虎(代表作《秋感四首》《平调满江红·暑退》等);也有沐浴过欧风美雨的新型学者如陈寅恪(代表作《辛未九一八事变后刘宏度自沈阳来北平……》《乙酉八月十一日晨起闻日本乞降喜赋》等);有老一代的诗词家,如商衍鎏(代表作有《中秋月色阴暗敌机惨炸南京》《辛巳中秋喜湘北奏捷》等);也有当时年轻一代的诗人,如夏承焘(代表作《沪战壮士歌》《鹧鸪天·郑州阻兵》等);有浴血抗敌的将军,如朱德(代表作《太行春感》等)、吴佩孚(代表作《满江红·登蓬莱阁》);也有本来应该居于象牙塔中的艺术家,如潘天寿(代表作《戊寅中秋避乱》等)。
这些诗词,无不真实地记载了抗战时期,中国军民可歌可泣的抗战史实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过誉地说,正是这些诗词,为我们这个多灾多难又生生不息的民族留下了一部诗词的抗战史。在这些作品中,有的已经获得了诗史的美誉,如胡迎建先生就赞誉说:“董鲁安的诗集《游击草》,谓之诗史并无愧色。”有的虽然暂时没有被称誉为“诗史”,但实际上也普遍被看作诗化的历史来读,如王陆一在抗战时期,著有数百首旧体诗,以热情奔放的笔触,深入描写了艰苦卓绝的战事和艰难的民生,更以饱含的激愤之情,谱写了数十首声韵铿锵、掷地有声的诗歌体战歌。王陆一先生病逝于1943年,年仅47岁,没能看到抗战的最后胜利,于右任为他撰写墓志铭,感叹他的诗文说:“万族咸熙,雄文苦战,发此宏声,难酬宿愿。”在他身后,他的诗词作品被辑成《长毋相忘诗词集》,永远伴随人们对那段岁月的回忆。
而在这些抗战“诗史”的旁侧,卢前的《中兴鼓吹》集无疑是一座高高耸立的“词史”丰碑。比之诗史,词史更具有文体上的开拓性。所谓史词,就是以词的体裁、以史家的情怀,记评社会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断或一系列情景。自杜甫以来,史诗常有,史词难见,夏承焘就曾说:“中国词中,风花雪月,滴粉搓酥之辞太多,词风卑靡尘下”,这和词的传统和词依声附词的性质都有关系,词中虽有“东坡之大,白石之高,稼轩之豪”(夏承焘语),但词毕竟还是性情所托,与史的理性与深刻难以联系在一起。抗日战争的国仇家恨,促进了诗词家们对词的表现内容的拓宽,使词与史有了进一步的结合。上面列举的诗人作品中,就有不少堪称史词的佳作。而在这众多的史词佳作中,卢前的《中兴鼓吹》集显得尤为突出,不夸张地说,四卷才华横溢、血气方刚的《中兴鼓吹》正是以史的时序、以史家精神对十数年抗战历史的全面记录及深刻剖析,是迄今为止,中国诗词史上,史词的杰出代表。
《中兴鼓吹》集的词体创新
对于词体,卢前有很多创新:
一、创造了对联句的词体,如《浣溪沙·二月将之闽侯》一组三首就是卢前与其诗友胡子健对句联吟而成,同时也是记述上有顺次关系的叠词,这样的形式,更利于主题的单刀直入,个人感情容易受到控制,使整体作品更显庄重沉郁。
二、叠词体,一个主题,一首词抒之不尽,在这种情况下,卢前常用叠词的形式,反复用一种词牌,尽情吟唱,这种叠词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间换韵,前者更有整体的统一性,如上举的《浣溪沙·二月将之闽侯》一组联吟;后者则创造出声韵多变、回环往复的效果,如《竹枝·得歌残稿六章》。
三、套词体,即一个主题,用相联的几个词牌交序吟唱,这种词体的创造,应该与卢前对曲的艺术形式相当熟悉有关,是他借鉴了套曲的形式,如对八月十三日日军强攻上海这个事件,卢前在一日里连做一组《浣溪沙》联《喝火令》,淋漓尽致地记录了八一三战事的惨烈和中国军民的顽强奋战:
浣溪沙·八月十三日敌复犯我上海
海沸天崩豁积霾。轰然排炮怒如雷。我军突起敌军摧。 八字桥头胆已裂,天通庵口骨扬灰。六年前地一来回。
又
不辨雷声与炮声。沉沉四座各心惊。有人议论独纵横。 点卷渐迷满纸黑,窥窗才觉一天青。飞轮戛轧绕楼生。
前调·黄浦江上空军之战
小舰胡然号出云。我军才是出云军。飞来飞往尽天神。 仰视轮机周碧落,平看日色近黄昏。白青两翼勇无伦。
喝火令·任云阁梁鸿云二战士相继身殉
李广真飞将,汪踦竟国殇。致哀吾乃为任梁。今日名标黄浦,千载永流芳。恨不生双翼,追随天一方。 坐看烟灭与灰扬。旦夕相期,扫荡出云航。拭眼西边云起,银艇正高翔。
四、对于词调固有声音模式的突破,是卢前《中兴鼓吹》集的又一重要词体探索。词与音乐相伴而生,最初的词,依曲而唱,那时填词,很类似今天为一定的曲子填写歌词,因此写词者必熟谙音律,大词家往往也是优秀的作曲家,欧阳修、苏东坡、姜白石等都是词家与音乐家集于一身的代表,甚至像岳飞这样的军旅词人,也是音律高手。词谱由旋律简化转换或固化为以平仄、句式长短及韵脚为基础规范的词牌,这一过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中间又经历了什么样的细枝末节的变化,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在这一过程中,词的旋律丢失了,词成为更接近于诗的纯文学体裁,它与音乐的物理关系拉远了。但也正因为词与音乐物化相伴的关系淡化了,词牌反而被固定于某一特有的音乐或曰声音情绪中。换句话说,当词牌与旋律的相伴关系解除后,词牌的声音情绪却相对地被固化了。如《满江红》历来用于填写情绪激越的词,这当与《满江红》最初的旋律激昂、短句急促铺排、短句长句转换频繁以及入声用韵有关;又如《浣溪沙》一般用来填写清新隽永、回味悠长的词作,显然《浣溪沙》最初的曲调即是平舒悠扬、回环不绝的。可以说,在一般情况下,每一种词牌能写什么样的情绪是一定的。
卢前的《中兴鼓吹》集却不拘泥于这样的声音情绪模式,我们看到,他的《乌夜啼》不再婉转哀怨,而是慷慨决绝:
乌夜啼·上海陷,工人杨剑萍之死
坠楼死者何人。一贫民。只为羞看骄虏过江滨。 双泪竭。眥已裂。且轻身。愿以自家鲜血洗创痕。
他的《西江月》虽然也有换韵时音色上的一转,这一转却没有传统《西江月》的幽然机巧,而是铿锵如鼓,转出了金石之声:
西江月·昨夜
几日不闻战讯,此心长觉悬悬。听风听雨总难眠。何况秋声一片。 昨夜梦游东海,依稀又到幽燕。填然鼓作勇而前。扫敌乃如掣电。
前调·闻傅作义守太原
坚守太原城者,涿州曾识其人。此身誓与此城存。今日傅耶坐镇。 恨不血涂绥远,肯随它去临汾。吾言如是告倭闻。宝鼎从今敢问。
前调·客有二首
客有叹于南宋,排金无敢言兵。吴山立马气纵横。所以不亡者命。 何似艰危今日,顽倭犯我无名。亦惟抗战自更生。孰主议和曰佞。
又
客有感于明季,弘光毕竟庸夫。望风先自出南都。进退大家失据。 何似艰危今日,吾民微禹其鱼。执殳谁欲作前驱。众口咸呼曰去。
五、比之传统词体,《中兴鼓吹》集的夹叙夹议更为大胆、丰富,有时竟有政论之雄,如:
满江红·丁丑圣诞作
圣诞云何,忠与恕、圣之纲目。岂有以、施于人者,己焉不欲。诸夏狄夷犹未辨,行之何以尊中国。敢自诩、王道侮先师,斯文辱。 敢诬蔑,断章读。敢假借,冠而沐。试遍寻经籍,勤王相属。暴虎冯河由也勇,执戈社稷汪踦独。订春秋、大义托微言,应三复。
前调·九月七日阎海文死事
蔽日拿云,君不见、中华飞将。冒九死、一身当敌,扶摇直上。俯视山河皆我有,万年坚壁旌旗壮。是自家、卧榻那容人,眠酣畅。 阎典史,留榜样。阎烈士,真好汉。看两阎忠勇,后先相望。报国志酬身可死,健儿岂饮仇雠弹。写千秋、炯炯寸心丹,高声唱。
这些探索,无疑给我们后来者的词体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人散曲未终,读不尽的卢前,读不尽的《中兴鼓吹》……
(作者系美术史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朱佩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