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毛泽东诗词的英雄观

2017-11-14

心潮诗词评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英雄农民群众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究竟“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几千年来,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一切剥削阶级从唯心史观的立场出发,无一例外地都认为是英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只不过是“群氓”“奴隶”;而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历史是“奴隶们”(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主人,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里,他用“只有”二字强调了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唯一性,否定了几千年来“英雄创造历史”的传统历史观,以及“英雄与奴隶共创历史”的二元史观。同时,毛泽东这种独特的英雄史观也反映在他的诗词里,形成前无古人的独具特色的毛泽东诗词英雄观,并伴随他为人民奋斗的一生。

早在童年时代,毛泽东在读旧小说时,对一件事感到很不平。他说:“这些旧小说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斯诺《西行漫记》)这都是因为陈旧的英雄史观所致。“我发现它们颂扬的都是......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让农民替他们种田。”(同上)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的古诗词浩如烟海,但是,我们看到凡是歌颂英雄的诗词,都写的是帝王将相。例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里的英雄指的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曹操、刘备以及孙权;“由来勋业属英雄,兄弟连营列位同。”(唐·张籍《送李仆射愬赴镇凤翔》)这里的英雄指的是雪夜入蔡州擒吴元济的唐朝名将李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这里的英雄指的是诸葛亮那样胸有大志的人物;“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唐·林宽《歌风台》)这里的英雄指的是衣锦还乡唱大风歌的刘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夏日绝句》)这里的人杰鬼雄指的是楚霸王项羽;“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是唐太宗看见新科进士排队鱼贯而行,高兴地说的一句话,这里的英雄指的是考中了进士的读书人……总之,历来所指的英雄都是帝王将相、士人,从未看见一首将工人、农民、小老百姓作为英雄而歌颂的古诗词。

毛泽东说:“假如我自己有时间,让我写出一本小说来,我一定要把种田的、打铁的、挖煤的……都写成英雄豪杰。”(《毛泽东求学的故事》)毛泽东没有时间写小说,但他利用在马背上的时间哼出了许多歌颂英雄的诗词。只有毛泽东,古今中外第一个在诗词里把受压迫、受剥削的造反者称之为英雄,他真的做到了“把种田的、打铁的、挖煤的……都写成英雄豪杰”,把普通的工农兵劳苦大众称之为英雄。

一、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从小就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有为穷苦人民翻身谋解放的雄心壮志。他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上学时就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几千年来的将相王侯,在毛泽东看来,不过轻如粪土而已。他在《贺新郎·读史》中写道:“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这是他对王侯将相英雄史观的彻底否定。传说中国上古有三皇五帝,都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高尚、最有才能的创造历史的圣人,如农耕、制陶、衣服、文字、兵器、医药、社会制度等等,几乎人类早期的一切文明创造,全归功于三皇五帝。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后世历史学家及封建帝王们唯心主义思想的反映,他们一则忽视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三皇五帝”实质上只不过是劳动人民的代名词),二则是为帝王们歌功颂德,以愚弄人民,“骗了无涯过客”,不幸的是历史上还真的有无数人相信了这一点。毛泽东则明确指出,所谓三皇五帝的神圣性是具有欺骗性的。那些帝王将相并不是什么风流人物,真正的风流人物是谁呢?毛泽东告诉我们:“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跖被古代统治者污蔑为“盗”,后来袭称盗跖,春秋时人。《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中说:“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荀子·不苟》称盗跖“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给当时和后代的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庄屩,战国时人,以他为首的农民大起义“聚党数千”“横行天下”,曾一举攻下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毛泽东在词中一问一答,从无数的历史人物中选择出这几个敢于带领人民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来赞颂,对被历史歪曲了名誉的盗跖、庄屩给予高度的评价,说他们是真正的风流人物,说他们的声誉在千秋万代之后仍会流传下去。毛泽东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英雄观拨开了历史的迷雾,剔除了伪英雄,找到了真英雄,他们就是盗跖、庄屩、陈胜、吴广这些敢于揭竿而起造统治者反的豪杰,他们才是真英雄。著名诗人柳亚子曾赞毛泽东诗词有言:“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移至此处,可谓的评!

二、百万工农齐踊跃

在毛泽东诗词中,热情歌颂工农兵的诗句很多,例如《西江月·秋收起义》中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的词句。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革命群众。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之后,他以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派员和湘南特委书记的身份,于9月9日领导了“秋收起义”,创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毛泽东任党代表。秋收起义的队伍主要由工人、农民组成,中国破天荒第一次出现了以“工农”命名的军队和以农民几千年来使用的工具镰刀和工人使用的工具铁锤(斧头)为标志的军旗。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井冈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给中央的报告中称之为“工农武装割据”。“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形容攻打吉安的工农红军之声势浩大。1930年工农红军和数万农民武装高举红旗,急速进军,渡过重重难关,九次合攻江西省中部重镇吉安并于10月拿下了吉安;“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毛泽东自注:“这首词是写红军在进军中的豪情壮志的。”既形容红军将士精神抖擞、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形容千百万工农群众踊跃投身革命而形成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毛泽东在这些词句中反复用了“工农”二字,还专门为“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这句词写了按语:“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毛泽东认为,由于“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而敢于起来闹革命,“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工农红军和工农大众就是真正的英雄。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将帅的作用,看到的只是将帅和军队的力量。而毛泽东却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并从理论上揭示了工农群众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确立了“人民战争”的思想。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淮海战役时,动员了200余万民工支援前线,达到了一兵一民、一兵二民、甚至一兵三民。在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援和热情鼓舞下,人民解放军终于克服了一切困难,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毛泽东在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始终依靠英雄的人民,因而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工农劳苦大众翻身解放做了主人。

毛泽东还有很多诗词虽然没有写上“工农兵”这几个字,但其实是歌颂工农兵的。例如“天兵怒气冲霄汉”(《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六月天兵征腐恶”(《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他将“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的工农红军比作天兵天将;“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他将行动隐蔽神速的工农红军比作矫捷勇猛的飞将军(李广);“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他将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比作英雄好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他热情歌颂等闲越过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的工农红军为“三军”(周朝军制,天子建六军、诸侯大国设三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他高度赞颂雄师百万、直捣蒋家王朝的工农子弟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还赞扬“从奴隶到将军”的一批身残志坚的解放军将领道:“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独腿、独脚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队伍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1955年授衔时,在1614名开国将帅中有独眼将军、独臂将军、短臂将军、独腿将军、独脚将军共25人)“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他热情歌颂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他赞颂由工农妇女组成的英姿飒爽的女民兵;等等。

从以上毛泽东诗词中可以看出,自1927年“秋收起义”时起,到井冈山时期、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直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将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甚至民兵当作英雄来歌颂。这真是前无古人、雄浑豪放、瑰丽新奇、独具特色的中华诗词!

三、遍地英雄下夕烟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称农民为“氓隶”“黔首”“白丁”,骂敢于起来造他们反的农民为“匪”“盗贼”“流寇”等等,总之,他们视农民为贱民。《论语·泰伯第八》说:“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孔子典型的愚民思想,他告诉统治者们,老百姓可以驱使他们去干任何事,但不可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干。即使是以“治邺”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西门豹也是说“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即认为百姓们能够乐享其成,但不能考虑初始的困难和忧患问题。当然,那时所说的老百姓主要指的是农民。

只有毛泽东,这个从偏僻的湖南湘潭韶山冲走出来的中国农民的儿子,这个曾经改写中国近代历史的巨人,这个影响了中华儿女几代人的人民领袖,具有独特的人民观、英雄观,视农民群众为英雄。

“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毛泽东歌颂农民的诗句。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一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即与当地干部谈粮食、水利等情况。两天中,他访问邻里、故居,视察韶山学校,并与师生合影留念。他接见了3000多群众,占韶山冲当时总人口的80%,而且与大多数人都握了手,与农民群众合了影,还自费设便宴请亲戚、烈属、老地下党员、老农协会员与老赤卫队员50余人叙旧言欢。客人散去,毛泽东激动得几乎通宵未眠,写下了《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全诗以农民为主角,对农民参加革命战争付出巨大牺牲和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辛勤劳动给予热情讴歌。“农奴戟”指农民运动中成立的革命武装。“稻菽千重浪”指以稻谷、豆类等庄稼为代表的农业生产的丰收景象。“遍地英雄”指新中国的农民,即当时在农田里劳动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昔日过着牛马生活的广大农民,他们与革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一样,如今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农业生产斗争中,个个都无愧是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英雄;傍晚收工时,他们趁着夕阳的美景,迎着黄昏缭绕的炊烟,高高兴兴地从田野上归来,真是诗中有画——一幅当代农村新生活的风景画!这首诗既叙事,又抒情;既写景,又咏史。景在眼前,史在思中。抒情深沉,叙史精括,让我们读到了只有属于毛泽东才特有的博大情怀:既是故园情怀,也是家国情怀;既是岁月情怀,也是历史情怀;既是革命情怀,更是人民情怀,合成一篇歌颂农民英雄的史诗。

环顾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试问有哪一个国家元首写了专门歌颂普通农民为“遍地英雄”的诗篇?只有人民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之所以一反历代统治者的偏见,而视农民为英雄,是因为他首先看到了农民具有潜在的巨大革命力量。早在1925年12月,毛泽东就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清醒地看到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1927年3月,毛泽东又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进一步将被人们视为最低贱、最落后的农民看作是拯救中国最伟大的力量。紧密联系中国国情,毛泽东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80%以上,是中国人民群众的主体,他们长期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下,过着极端贫穷困苦的生活。因此,共产党为谋求中国大多数人翻身解放的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就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如果离开了广大农民群众,中国革命和战争必将一事无成。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在怀念父亲的文章中也说:“您深知中国问题主要是解决农民的问题。”其次,毛泽东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几十年坚持在农村闹革命,长期与农民打成一片,与农民感情最深也最亲。他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在延安时,无论他住在杨家坪、枣园,还是王家坪,逢年过节总将左右邻居、老乡请来一起欢度佳节。”(《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史料中至今还留存一些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和农民谈话的珍贵照片。

有个“雷击事件”最能说明毛泽东对农民群众的感情是多么的纯真:1941年夏,陕甘宁边区清涧县农妇伍兰花的丈夫不幸遭雷击而亡。悲痛之余,伍兰花骂道:“老天打雷,怎么不劈死毛泽东?”中央社会调查部闻讯后,把伍兰花拘押到延安,保卫部门建议判处死刑。毛泽东听说后立即制止,并说:“你们不能这样做嘛!……如果不做调查,就随随便便抓人、杀人,这是国民党的黑暗做法!”毛泽东还把伍兰花请到会客室,经过聊天拉家常后得知她家大口阔、缺少劳力、存粮少、负担重的情况后,毛泽东又顺藤摸瓜深入调查,发现边区政府征粮过多,引起群众不满。毛泽东把中央军委保卫部部长钱益民叫来,当面嘱咐说:“把这个妇女马上放回去……她没有什么罪过,是个敢讲真话的好人。她家困难多,当地政府要特别照顾。对于清涧县群众的公粮负担问题,边区政府要认真调查研究,该免的要免,该减的要减。我们决不能搞国民党反动派那一套,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封建王朝,谁若如此咒骂君主,那必定是要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的。而毛泽东呢,他在挨骂后,不但没有责怪农妇伍兰花,反而为此检讨了错误,还与边区的同志一道,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毛泽东一辈子同情被压迫者、同情工农、同情妇女、同情草根阶层。谁受欺负了,他就支持谁。毛泽东始终关注人民的“大多数”,永远站在穷苦大众、“弱势群体”、被侮辱与被损害者那一边。

1958年,毛泽东还写下“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他在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激动不已,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命笔写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为:“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譬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集领袖与诗人于一身、具有革命浪漫主义气质的毛泽东歌颂农民群众改天换地的绝妙好诗。“六亿神州尽舜尧”七个字,既表达了毛泽东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及其创造历史的作用和对人民群众的推崇与歌颂,也表达了毛泽东“民为贵,君为轻”的人本思想、民主思想,一扫历代统治阶级蔑视老百姓的历史唯心主义的陈腐见解。当家作主了的广大人民(这里主要指的是农民)意气风发,改天换地,敢让高山低头,敢令河水让路,敢将扼住人们命运的“瘟神”彻底消灭,完成了许多前人所不敢想象的事业,所以,毛泽东认为这样的人民“尽舜尧”,是真正的英雄。

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泽东雄视千古、独抒绝唱的《沁园春·雪》中的词句。对这首词,国内外的敌对分子一直攻击毛泽东有“帝王思想”云云,卑劣无知的敌人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实,词的意思是说,古代那些帝王都过去了,要看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还得看当今,看人民群众。毛泽东在1958年12月21日正式为这首词作了批注并点明了主题:“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这就说得很清楚了:浪淘尽千古所谓的风流人物,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才算是真正的英雄!

试问,有帝王思想的人,愿意称人民是英雄吗?历代封建帝王都称孤道寡、唯我独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使是侥天之幸、从底层的流氓地痞小混混“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还乡唱大风的刘三,他也将自己乔装打扮为顺应天命的赤帝之子下凡;即使是曾要过饭、为地主放牛、当过家奴、当过和尚的朱重八,也只是“打倒皇帝做皇帝”。只有人民领袖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1941年3月《〈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有帝王思想的人,能亲自参加普通一兵的追悼会吗?作为三军统帅的毛泽东曾参加烧木炭的八路军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并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充分肯定了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并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毛泽东一贯视工农兵群众为英雄。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就召开了边区“劳动英雄”大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过去被人看不起的穷苦农民,也成了光荣的“劳动英雄”。在毛泽东时代,工农兵中英雄辈出,李顺达、陈永贵、郝建秀、王进喜、王杰、雷锋、麦贤得等等农业劳动模范、工业劳动模范、解放军英雄人物皆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席,毛泽东两次亲笔为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的农民姑娘刘胡兰烈士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统帅,毛泽东还为普通一兵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时发出了“全国人民学解放军”的号召,使雷锋这个上等兵成了全国人民学习的、影响力最大的英雄人物。

毛泽东还专门写了《杂言诗·八连颂》,热情歌颂一个解放军的连队:“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最后还赞颂好八连“奇儿女,如松柏”“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是毛泽东依照自己“在民歌和古典诗的基础上发展新诗”这一主张来试写的一首新体诗,是他对雷锋式的集体——好八连的高度赞扬,全诗明白如话,通俗流畅,朴实易懂,但含意深刻。“拒腐蚀,永不沾。”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14年之后,以诗的形式又一次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敲响的警钟,纵观当下众多贪腐成性的苍蝇、老虎,这是多么及时又富于远见的警世之言啊!

毛泽东把人民当作“上帝”。自古以来,封建帝王均以“真龙天子”自居,都认为是“君权神授”,即使是农民起义领袖、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也自视为“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现实的“天王”。只有毛泽东把人民群众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将人民大众称为“上帝”。他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说:“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

毛泽东把青年人比作初升的“太阳”,并说“卑贱者最聪明”。寇准有诗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红日即天上的太阳,自古以来常用来代指皇帝。但是,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对数千名中国留苏学生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历来重视青年的作用,他在1958年5月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说:“从古以来,发明家都是年轻人,卑贱者,被压迫者”,会议期间,毛泽东还为一个报告写了批语:“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高呼“人民万岁”的人民领袖。自古以来,只有皇帝老子才能称“万岁”(即使是他的亲皇叔、亲兄弟也只能叫“千岁”),谁称“万岁”那都是大逆不道,是要被杀头的。只有毛泽东才多次在群众集会场合高呼“人民万岁!”在北京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还雕刻着他亲笔题写的八个镏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注重与人民的联系,和人民打成一片。他自己外出视察;也总是礼贤下士,注意广泛接触人民群众。在他的家乡韶山、在浙江绍兴东湖、在湖北武钢、在东海舰队……,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再现了他与人民群众接触、交谈的动人场面。

毛泽东生前一直不同意在人民币上出现自己的形象,却在人民币上印有工农兵的头像。从国际上很多国家对钱币的设计来看,一般都印有那个国家元首的头像。例如美元上的头像是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以及托马斯·杰佛逊、亚伯拉罕·林肯、安德鲁·杰克逊等总统;现在的英镑正面均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头像;旧中国的货币上也印有孙中山的头像,甚至印有窃国大盗袁世凯、蒋介石的头像。但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主席毛泽东,他在世时,却一直不同意自己的形象上钱币(毛泽东逝世后,中国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的100元上面印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人的头像,人民币上才首次出现毛泽东的形象)。然而,第一套人民币(1949年版)就印有农民耕地的图像,1953年版的第二套人民币的十元版人民币印的是工人、农民的头像,1965年版的第三套人民币上又改为体现工农兵的劳动场景。仅从这一点来看,毛泽东始终视人民为高于自己的英雄。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唯一把人民看得高于一切的领袖。毛泽东认为“群众就是孔明”,还自问自答:“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铭刻在毛泽东脑海里、融化在毛泽东血液中、体现在毛泽东言行上的,只有两个字——人民。一句话,“人民至上”是他毕生的信念。

1960年6月,毛泽东在修改外交部熊向晖起草的新闻稿时,先后把“中国人民伟大领袖”、外宾“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样一些话全都删去。毛泽东对熊向晖说:“实践证明,过去打仗,靠的是人民;现在建设,靠的还是人民”,“‘人民是决定的因素’,领导人不应站在人民之上,不应站在人民之外,必须站在人民之中,是人民的一部分。”“总而言之,必须突出‘决定的因素’,突出人民,决不要突出个人。”毛泽东始终认为革命事业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业,而是工农大众的事业,任何个人所起的作用都代替不了人民群众的作用。他一贯注重要在实践中向人民群众学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强调:要“拜人民群众为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85页)毛泽东是现当代的诗词写作高手、语言大师,但是他自己写的诗词,却总是谦虚地要别人提出修改意见。毛泽东诗词中对工农兵的歌颂,正是他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独特的人民观、英雄观的集中体现。

正因为毛泽东视中国人民为英雄,在他的诗词中也反复歌颂工农兵为英雄,所以,中国人民也无限深情地歌唱“他是人民大救星”,从内心深处真诚呼喊“毛主席万岁!”而即使有人“为了打鬼,借助钟馗”,让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当了共产党的“钟馗”,但他仍能清醒地知道“万岁”不过是一句骗人的空话,“四个伟大”只是阿谀奉承,他说:“我才不信那一套!”

可以说,古往今来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从来不缺帝王将相,不缺曹操、司马昭、慈禧太后,不缺祸国殃民、窃国谋私的奸雄,但毕生立党为公为民、不谋一家一己私利的人民领袖只有一个,那就是毛泽东!中外历史上伟人不少,但是没有哪一位伟人能像毛泽东那样对人民群众有如此透彻的理解、倚重与信赖,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究其缘由,他,来自人民;他,始终把自己当成人民中的一员。历史证明,如果哪个领导者视人民如草芥,人民则视他为寇仇;如果哪个领导者视人民为英雄,人民就更会拥戴他为大英雄!

所以,毛岸青在怀念父亲毛泽东的文中说:“我们知道,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您深爱的人民之所以那么爱戴您,是因为您是一位彻底的大公无私者!”

所以,习近平同志说毛泽东“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毛泽东同志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所以,斯大林同志称赞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是的,只有毛泽东,才有资格被称为“中国人民的儿子”!只有毛泽东,才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英雄农民群众
英雄犬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多让群众咧嘴笑
农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