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诗词平庸之表现及改造途径
2017-11-14
(作者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高级记者,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
当下,喜爱诗词的人越来越多,创作队伍越来越大,诗词作品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然而,在海量的诗词作品中,真正好的诗词所占比例不大,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更少。尤其是基层诗坛,放眼望去,大量平庸之作充斥在各类网络杂志。从某种意义上说,繁荣的表象掩盖着不容忽视的浮躁与脆弱,因此,改变平庸,提升质量,追求精品力作,是当前诗词创作中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也是当前实施精品战略,繁荣中华诗词的应有之义。
平庸之作的几种表现
一、标语口号,押韵文件
这一类诗词主要特点,内容上,多关乎国家时事,紧跟国内外形势。如航母下海、神舟发射、南海风云、一带一路等等。风格上,眼界高远,胸怀天下,气魄雄壮,豪气干云。然而在艺术上,却不大讲究章法,基本没有形象塑造,语言空洞枯燥,读起来索然无味。如“一带一路谱新篇”“撸起袖子加油干”“百年盛世在今天”“圆梦两个一百年”“全国人民团结起,共同奔向小康路”“长城坚固民安乐,胜利全凭党领航”……这类诗作,人们通常称为“老干体”。
“老干体”尽管内容好,但艺术成就不高,算不上好诗。恰如钱钟书先生所指出的,是“押韵的文件”。钱钟书先生谈到他选诗的标准时,明确提出“六不选”标准:第一条就是“押韵的文件不选”。我们翻开老干体诗作,不仅有大量“押韵的文件”,还有许多标语口号,报纸社论语言,新闻联播的翻版。这类押韵文件的诗词,今天仍然大量占据着我们的诗坛、诗词刊物。
二、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这类诗词的特点是没有个性。张三写的和李四王五写的,没什么差异。写城市,无非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写农村,大多是“小车摩托农家进,电脑手机寰宇联”“手机声里郎相问,喜报丰收展笑颜”“今日农家喜事多,妹开宝马会情哥”“手机通信息,电脑作文章”……
特别是涉及一些节庆(如端午、中秋、重九等)的诗词,具有明确的主题,有的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具有一定的应景性质,受到的限制较多,所以个性发挥的空间不大,通常很难写出个性,更是千篇一律。某刊物有个栏目刊发的诗词中有如下句子:“保卫和平天下定,救援灾难盛名扬”“长征万里铸军魂,抗战八年谋略臻”“华夏喜圆强国梦,金戈铁马启新程”“世界风云多变幻,提高警惕运筹长”……这类千篇一律的作品,同时具有老干体的特色。
三、陈腔滥调,了无新意
这一类诗词的特点是缺乏新意。可说是千篇一律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随手打开一本诗词,点开一个诗词网站,发现许多诗词,特别是描写景物的诗词,文从字顺,意象也还不错,但却十分眼熟,好像在哪里读到过。梁启超先生就曾不客气地指出“余虽不能诗,然常好论诗。以为诗之境界,被千年来鹦鹉名士占尽矣。虽有佳章佳句,一读之,似曾在某集中曾相见者,是最可恨也。”
这“某集”,有的是古人的。秦观《行香子》中的名句“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今天不知道被多少人仿写,甚至复制。古人的经验、技巧,不是不能学习借鉴,但不可照搬。否则即成了即钱钟书先生“六不选”标准的第二条:“大模大样的仿照前人的假古董”。这种现象,诗坛曾流行一个说法:将某某人的诗词置诸唐宋人作品中,亦难分轩轾。这说法看起来似乎是对某人的一种肯定,但从另一角度看,又何尝不是一种批评:你的作品与古人无别,那你的作品有何意义?你在当今的写作有何价值?
“某集”,还可能是别人的词句,别人的意境,这种涉嫌抄袭的例子不少,网络上常常有“被重复”者的揭发帖子,这里就不列举了。
还有一种是重复自己,有的诗词作者,数量上可谓高产,可大都是老生常谈,不仅题材大量的雷同,描摹的景物大量重复,就是表达的方式,语言、句式也没有什么变化,更谈不上有新的突破。
四、堆砌辞藻,无病呻吟
这类诗词,主要问题是没有真情实感。没有感情了,怎么办?一种情况是勉强制造情感,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春天伤春,秋天悲秋,冬天到了,到处是经霜的菊花,傲雪的寒梅。明明是退休,偏要说是陶渊明归田,严子陵钓鱼。几个朋友聚聚喝点小酒,登了个山头,也觉得“不可无诗”,非要弄出几篇不可。偶然路过农村,没作什么深入的了解,偏要写出一首“悯农诗”……这类诗词很多根本没有什么情感,硬装出来的那种矫情,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再一种就是情不够,词来凑,一味堆砌辞藻。表面看起来花花绿绿,富丽堂皇,可是这些堆砌出来的东西没有实际内容,词语之间缺乏逻辑联系,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空洞无物。
五、生编硬造,滞涩冷僻
这一类诗词,从陈腔滥调、千篇一律和辞藻堆砌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用一些冷僻词语,或者违背构词规律和人们的阅读习惯胡乱编造词语,造成阅读的滞涩。这类诗词读起来费大气力,或是根本看不懂,遑论欣赏。如下面这首题为《秋实》的诗:“枝头杈上自花躯,吮地纳丹甘露滋。但积精元成硕累,愿为馔玉众肴时”,这是一位诗友请我“指点”的诗作,就存在这个问题。
有个诗友的作品中,出现大量“慵阳”“漪 花”“舒 鸟”“潜 夜”“垂 萝”“绰 影”“光 驳”“袅梦”之类的华丽词句,再连接上一些其他的词句,平仄倒是合乎格律,可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完全看不懂作者想表现什么。正如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求去其陈腐不可得,而翻为怪怪奇奇不可致诘之语以欺人,不独欺人,而且自欺,诚学者之大病也。”
平庸之作还有一些其他表现,如顺口溜、鄙陋、粗俗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超越平庸的途径
有道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还有个说法:“文章是自己的好”。意思是:文章写得怎么样是各人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后一说法,颇似拒人于千里之外。可见当今诗坛何以评论不足。即使在不多的评论中,也是美有余而刺不足。这现象由来已久,元人范德机就慨叹“诗之说尚矣。古今论著,类多言病而不处方,是以沉痼少有瘳日,雅道无复彰时。”上述诸种诗坛平庸病状,本文试指以下改造之途,岂敢处方,但遵前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教也。
首先,要改变错了位的身份,转换思维方式。
这里必须先说一下老干体,因为“老干体”是当今诗坛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不仅数量众多,地盘牢固,且影响着许多人仿效。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概念:“老干体”不等于“老干部诗”。虽然老干体的作者多数具有干部或老干部身份,但二者不能划等号。因为很多老干体作者并不是干部,而不少退休工人、职员、老农甚至年轻人写出的,也是标准的老干体,这是其一。其二,一些诗词造诣较高的老干部写的不仅不是老干体,很多还是诗词精品。如毛泽东、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等,他们可是顶级的老干部了,可是他们的诗作与老干体相距何止万里!再说古人,屈原、三曹、晏殊、贺知章、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哪个不是高干?李杜的官阶低点,也是官场人物。然而他们的诗不仅没有一点老干体的气息,而且正是这些“干部”创造了中国诗史的高峰。
为什么这些高干没有写老干体?因为他们在进行诗词创作时,不是以官员的身份发号召作指示,写押韵的文件,而是以一个诗人身份,遵循形象思维的艺术规律,进行文学的创作。虽然他们的见识、胸襟与抱负,以及人生价值观,难免在作品中流露,但这些流露是形象的、诗意的呈现,而不是直白的说教,所以不可能出现押韵的文件。
老干体的作者主力大多数为干部,他们长期的干部生涯,日夜萦怀脑际的是国家形势、单位工作、目标任务等官场符号,从而形成了官场思维、干部习惯、报告语言的习惯定式,这种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难免影响到官场以外,不自觉地惯性地延伸到工作之外。延伸到家庭,其口吻就被家人讥讽为“家里来了当官的!”延伸到诗词创作时,就造成了老干体。
所以,要改变老干体,首先要改变作者干部的身份,扭转干部的思维惯性,适应新的角色:一定要以诗人的身份而不是干部的身份进行创作;一定要以诗人而不是干部的习惯进行思维。就像回到家里,就是家庭成员,买菜下厨带孙子。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题材。
前面已谈到,千篇一律、陈腔滥调的问题,很多是由于题材的束缚,那么要想挣脱这种束缚,就得选择合适的题材。
我以为在题材选择上,应该是优先小题材,慎对大题材。因为人们对小题材,对身边的事物,更为熟悉,更容易把握,容易写好。而对一些重大题材,一些主题宏大的东西,因为不熟悉,驾驭不了,反而不好写。即使通过间接渠道了解一点,也往往是盲人摸象,勉强去写,也不容易写好。要么是人云亦云,要么是大话空话套话,言之无物。
翻开时下的诗词作品,那些言之有物,较为能够感动人的诗作,大多是作者十分熟悉、了解的小题材。在聂绀弩的诗中,搓绳、锄草、挑水、推磨等日常生活都入诗,写的那么真切感人。古典诗词中,也是一些真情实感、生离死别、国破家亡等有切肤之疼的作品,最能打动人:“君问归期未有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先从身边的人和事写起,自己的亲友、同事、同学、老师,社会现象、日常生活,身边见闻,社会活动等等。从眼前景物,身边小事,熟悉情况等小角度切入,然后一步一步地前进,由此及彼,逐渐从扩展开来,以小见大,走向纵深。
当然,如果你对某一重大题材有深入了解,且有情感的触发,达到可以驾驭的程度,成竹在胸,你就完全可以写这个题材。不管题材大小,只要你能把握,就可以选择进行创作。
第三,要有新颖的立意,独特的视角。
出现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现象,有的是题材同一,有的是思路相同,表现手法类似。如果题材无法选择,如节庆类或某些采风,这时就得从谋篇、立意的角度,考虑怎么样才能新鲜别致、出奇制胜了。就像刘熙载说的:“诗要避俗,更要避熟。剥去数层方下笔,庶不堕‘熟’字界里。”那么,如何“避熟”创新呢?
本人一直从事新闻工作,新闻写作创新有句口头禅:“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人巧我深。”就是追求与众不同,追求标新立异、别具一格、独出心裁。这一点,写诗词跟写新闻有相同之处。
女飞行员余旭壮烈牺牲后,有不少哀悼诗词,大多是牺牲悲壮,永垂不朽的意思。我虚拟余旭以女儿的身份向父母写家书,写了一首《虞美人·代余旭家书》:“穿云破雾飞银燕,常伴风雷电。嫦娥何故约红颜,一朵白云从此驻蓝天。玉田露重凝香烛,遥望爷娘哭。几声轻唤莫招魂,儿是瑶台仙子下凡尘。”上片起首二句还平常,三四句则显出奇思妙想。下片,既然是瑶台仙子,当然就可以从天上俯视人间,遥望爷娘烧香啼哭,并劝慰爷娘莫招魂。这可能比单纯写其父母的悲痛更具感染力。换一个视角,抒情方式大不相同,没有悲悲切切,而亲情毕现;没明说永垂不朽,而永生的意义尽在其中。这种视角独到别具一格的写法,艺术效果也许更好。
这里甘冒王婆卖瓜之嫌,以拙作为例,意在说明立意与视角的创新对作品独创性的重要性。诗词是个体创作,应该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有了好的立意,新颖的角度,即使语言差一点,也会在整体的独创性上取胜。
第四,抒发真实的情感。
写诗一定要有感而发,要有真情实感,要有对事物较为深切的认知体悟,真正做到“诗言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能勉强去写,更不能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为写诗而写诗,不说打动别人,恐怕自己也难以打动。只有当自己心中有强烈的冲动,情感的激荡,急欲抒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时,写出来的诗才是佳作,就像龚自珍所肯定的“略工感慨是名家”了。
只要是真情实感,只要是发自内心,不管大题材、小题材,都可以产生优秀作品。甚至有时候一些小题材的诗词往往写的更好。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自工。或感古怀今,或伤今思古,或因事说景,或因物寄意……则工字致矣。”就是说,诗不能勉强地闭门造车、面壁虚构,一定要等到有了对现实世界(境)的观察体验,有了真实的情感之后,才能“因事说景,因物寄意”,把诗写好。
盲目追求高产,必然导致浮躁。当然,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时,为了尽快熟悉格律,有过一个模仿的过程,这时候难免为写诗而写诗,有个追求数量的过程。但是一旦掌握了基本格律常识,就应该写有真情实感的东西,这个时候就应该追求质量,而不是追求数量。在中国诗词史上,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首诗,数量上是当之无愧的诗坛冠军,但他的诗有几篇(首)能够流传呢?倒是唐人王之涣虽然今天只有仅六首诗存世,其《登鹳雀楼》《凉州词》,却千古流传,真正是一首顶一万首。
最后,要有准确达意、流畅生动的语言。
诗词篇幅短小,要想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一个意思,必须语言精练、还要形象生动,音韵和谐,要求很高。针对前面指出的语言问题,我认为,诗词语言有两个层次的要求。
一是基本要求,或者叫做合格版。就是语言一定要准确、达意。准确,就是没有偏差,到位、恰当、贴切。达意,就是表述清楚明白,概括性强,能让人看懂。不要写别人看不懂的东西,哪怕直白一点,也比表面花花绿绿内容含混不清强得多。这是诗词语言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是及格标准,是诗词“基础教育”合格证。如果连语言达意顺畅这一步都做不到,就更谈不上什么提高、深造了。清代诗论家袁枚说得好:“诗如言也,口齿不清,拉杂万语,愈多愈厌。口齿清矣,又需言之有味,听之可爱,方妙。”
这就要求那些还在“基础教育”班的诗友们,一定要文从字顺,语言流畅。尽量少用生僻字,坚决杜绝生造词,唾弃佶屈聱牙。这方面,应该老老实实向白居易学习,写成一首诗,让身边的人读读听听,看他们是否能懂。
二是提高要求,或者叫做升级版。就是语言要生动、优美。生动就是新鲜、活泼、别致、含蓄,富有灵气。优美就是词语塑造的意象美、音韵美。生动优美是诗词优美的重要因素,优美的诗词能给读者带来审美的享受,令人百读不厌,交口称誉甚至流传千古。语言生动优美是对诗人的高标准要求,是诗词“高级教育”的基本训练,历来诗家有关诗词语言的论述,就是这种训练的教材。内容无比丰富,我们诗词写作者,当努力学习,取法乎上,定会大有裨益。
要做到生动优美,一是坚决去劣。就是去标语口号,去陈词滥调、去千篇一律、去空洞无物、去无病呻吟、去装腔作势、去粗俗鄙陋、去艰深晦涩、去生造硬凑、去大白话、去顺口溜等等。总之前面列举的一些毛病,如果表现在语言上,一定要努力去掉。
二是努力创新。诗词创新同任何创新一样,都没有现成的经验。文学创作更是个体精神的产物,能否有创新的作品出现谁都无法预料。就像梅尧臣所说的“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一个“若”字,道出了其中的艰难与期待。只能靠作者在创作的实践中辛勤劳动,不断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