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有秘密,在小说里流浪

2017-11-14zzy阿狸

哲思2.0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阿狸言情课外书

◎zzy阿狸

曾有秘密,在小说里流浪

◎zzy阿狸

上学时买过一本仙侠小说,看完后在全班传阅,大家利用课间偷看。虽然有幸没被没收,但等再传回我手中时,它已经破损、折页、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批注和各种DIY火柴人。

From 陆小北

青春小说是我中学时代的关键词之一,这句话从一个戴着眼镜面相斯文的男生嘴里说出来实在有些难为情。那时候的我,满脑子都是天马行空的想法,对课堂以外的所有事物饱含热情。趁老师在板书时,我悄悄地给前桌阿絮递了一张小纸条:“有没有课外书,借我看一下?”阿絮二话不说就塞给我一本独木舟的小说。

阿絮是班里的“言情女王”,她拥有的小说数量堪称年级之最。她看书不挑作者也不盲目跟风,练就了一项令人艳羡的神技能:拿起一本小说随便翻几页就能判断出该书的可读性。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阿絮被没收小说的频率与校门口书店的上新速度是一致的,因此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每次在课堂上看小说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不知敌军还有多久抵达战场,必须全神贯注分秒必争。不幸被没收小说时,阿絮会轻轻叹一口气,偶尔暗自窃喜早已把最精彩的章节撕页藏起。

阿絮对言情小说的态度,完全不亚于班上优等生的学习态度,看到精彩之处还不忘画线做笔记。她解释道,她的诗与远方在教科书里是找不到的,才把希望寄托在言情小说上。她也像每一个普通少女一样幻想过自己是小说女主角,坚信就算卑微如灰姑娘也会等来命定的王子。这种盲目乐观的想法,更坚定了她对自己臃肿身材放任不管的决心。

我清醒地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会轻易把自己代入言情男主的角色。我喜欢从中揣摩那些绝妙的恋爱经验以备不时之需,可惜的是直到毕业也没能派上用场。

当看过的小说塞满桌洞时,也许是受到某种启发,我和阿絮决定联手进行文学创作。在周五下午的阅读课上,我们对人设剧情选材分工进行了深度探讨,最后却在书名上产生了巨大分歧,于是联手创作一事不了了之。

我这辈子唯一一次被没收课外书是在初二的一堂数学课上,被没收的是我用一周零花钱买的一本心仪已久的杂志。我忍不住偷偷翻阅,没想到才浏览完目录就被老师无情地收走了。那节数学课我心情沮丧,深知学校规定被没收的书籍不予归还,一时间,心里空落落的好似缺了一角。

所幸,失落的心情并未维持太久。接踵而来的是紧张的中考,试卷与分数的轮番攻击冲淡了我心中的愁云,那份被没收杂志而带来的伤感也渐渐失色。

高中时,老师托一个学生给我捎来了那本杂志。封面早已泛黄,内页上还有我歪歪斜斜的名字。失而复得的狂喜,让我又一次在课堂上忍不住翻阅,但奇怪的是当我把目录重新浏览完一遍后,想看下去的欲望却熄灭了。我只是平静地把它压在数学模拟卷下面,眉头紧皱,继续刷题。

后来还是会在课堂上偷偷地看课外读物,但无一不是与高考有关的书籍。也在跌跌撞撞中懂得,越是想要追寻自由和个人价值,越不能逃避现实的锤炼和打击,当你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底气,才能支撑起梦想的重量。

青春的结尾总是格外潦草,我和阿絮的革命友谊在毕业后彻底弄丢了,书柜里的青春小说在搬家过程中也遗失了。再回头看,我与那段岁月唯一的联系,是我从一个看故事的人变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原来人生每一段经历都有它独特的意义,看过的书、做过的梦都在一点点地把我们雕琢成现在的模样。

很久以后才明白,曾经那一本本被我视为珍宝的杂志和小说,每一页都夹着我带有叛逆色彩的青春碎片。它们拼凑成一个无从安放的青春,在我15岁的天空里摇摇欲坠。谁不曾在课堂上偷看过小说,在张扬恣意的岁月里,把成长心事谱成一首难懂的歌。

猜你喜欢

阿狸言情课外书
“言情”的概念史和“言情”故事的特征
爱看课外书的我
课外书
阿狸的骗局
《写给失踪者的信》获言情作协大奖
阿狸和小小云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上海沦陷时期“小姐作家”的言情叙事研究
阿狸 I Believe……
《独家星劫》首发记者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