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重要的是各尽所长

2017-11-14

中外文摘 2017年5期
关键词:面包师修理工白领

更重要的是各尽所长

□ 郑也夫

中国社会属于金字塔形社会,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底层占大多数,而这一部分人会自然而然地想要进行阶层跃升,爬到中层甚至上层社会。这就导致阶层流动现象在中国非常突显。在某种程度上,大量的阶层流动并不是好现象,这是欠发达社会才会出现的现象。

以德国为例。德国是一个枣核形社会,中间大,两头小。也就是说,中产阶级很多,上层阶级和底层阶级相对较少。而中间阶层的大多数人,他们的流动需求并不多,因为这部分人的生活质量已经很高了,并不会产生强烈的想要改变的欲望。

但是,如果一个德国人想要进行阶层跃升,抛开个人因素不谈,他并不会遇到制度上的障碍,比如户籍问题。而对于中国人而言,户籍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阶层跃升的重要障碍。

在教育层面,德国人从十岁就开始实行教育分轨制,学生会进入不同的人生发展方向,一边是与大学衔接的文科中学,一边是训练平民子弟的国民学校和职业学校。

德国人认为,十岁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有些人对学习哲学、文学或者科学等没有兴趣,他可能就喜欢做技能性的事情,那为什么非要进入大学呢?考不上大学,不代表他不能做一个好的钳工、一个出色的面包师,或者一个杰出的推销员。

在德国,即便一名最普通的技工,他的生活也是有保障的,他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是体面且受人尊重的,他属于中间阶层,而不是底层。所以德国人考大学,完全不是出于改变命运的初衷,或者进入中上层社会的愿望,而仅仅是因为兴趣。

在中国,我们仍然用励志的口吻去谈论如何往上爬、如何实现阶级跃升,这是很可悲的。这说明我们还属于非发达国家,我们的社会制度还不够完善,只有不断地进行阶层跃升才能给生活提供保障。这并不是一个社会的理想状态。

造成这种结果,原因无非就是收入不平等。在中国,一个普通工人、一个蓝领,和白领的收入是截然不同的。在国外,普通工人属于中产。可在中国,普通工人基本属于社会底层。更荒谬的是,在收入毫无改善的情况下,人们却呐喊着要改变蓝领阶层的地位和声誉。收入提不上去,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只有蓝领和白领的待遇差不多的时候,蓝领阶层的地位才会慢慢转变,不需要你宣传。到时候一定会有人觉得:我为什么非要坐在办公室,我干吗不去当汽车修理工,或者去务农?这个时候人们就能凭兴趣去选择工作了。可现在的情况是,即便痛恨坐在办公室里,他也不愿意去当一个修理工或一个面包师,因为选择成为蓝领阶层,就要付出经济和社会地位层面的巨大代价。

我在美国遇见的农场主,收入比一些白领还高,他们(农场主)就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这既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又不至于让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何乐而不为呢?但我们目前离走到这一步还有距离。

(摘自《新周刊》2016年第24期)

猜你喜欢

面包师修理工白领
Rub-a-dub-dub
加油员变身都市新白领
小小修理工
面包师国王
小小修理工
修理工星星狐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实用白领
修理设备可更换且修理工多重延误休假的温贮备系统
Buying Bread买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