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女大学生择偶观

2017-11-13刘晓刘青柳迎夏陆靓婧陆子骞常春圃

商情 2017年40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刘晓+刘青+柳迎夏+陆靓婧+陆子骞+常春圃

【摘要】由于所处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影响,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观也折射出了这个时代女性群体择偶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本课题通过对“南京工程学院女大学生”的研究,了解影响当代女大学生择偶观的相关因素,对正在面临择偶的当代女大学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有利于创造美好的校园风气,也有助于家庭和谐和社会安定。为了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南京工程学院在读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编的信息访谈表和调查问卷为取证方法,了解了她们的择偶观。并用问卷星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择偶观是人们内心对配偶设定的一个标准,常常包括对方的外貌、身高、学历、个人修养、家庭状况等,但是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是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当代女大学生 择偶观 影响因素

一、引言

价值观在社会纷繁多变的现实冲击下开始弱化,而且传统的择偶条件在人们多元化的思想面前也开始改变。当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一旦迷失了方向,人们在爱情婚姻上的道德标准就迷失了方向,而丢失道德观念的爱情和婚姻是难以想象的。当代女大学生正是处在这样一个身心发育成熟、择偶、结婚的年龄,从她们身上折射出的择偶条件不仅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而且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未来社会婚姻发展的一种趋势。大学生的择偶观影响着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其择偶观是否理性、健康,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个主题有更全面的认知,将对正面临择偶状态的当代女大学生和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此,本小组以南京工程学院的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查阅相关文献,发放调查问卷和采访为基本研究方法,对本校女大学生的择偶观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择偶标准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相关理论

(一)生物进化理论

对于现代人而言,我们都是生物逐步进化的产物,从进化论的角度认为:一个物种得以成功演变到今天,势必经过了异常残酷的竞争和压力才能存活下来。而择偶则是物种为了让后代能够更加适应各种问题而形成的,突出了个体之间的相互性。生物逐步演化的趋势使得女性在择偶方面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二)需求互补理论

互补需求理论是1958年由Robert提出来的,强调人们在择偶的过程当中,会选择性的找一个与自己特征互补的对象,选择的理由就是为了获取更多更好的资源。他认为人们往往会选择能够弥补自己不足的人为伴侣,寻找互补的对象目的是为了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状况分析

研究所调查的个人基本资料包括了专业类别、民族、城镇与农村、大学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关系和谐度六项,样本主要来源于南京工程学院,共计176份有效问卷。就受测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本次调查的对象大多来自文科专业,占到65.34%,理科专业占19.32%,工科专业占15.34%。其中44.89%居住在农村,26.14%居住在城市,28.98%居住在城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基本持平,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是大一新生,一部分来自大二,少数来自大三和大四年级。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的父母婚姻状况良好,感情稳定,一部分调查对象的父母离异,少数对象的父母不和、一方离世或者再婚。

(二)择偶条件具体特征分析

(1)当代女大学生恋爱时所考虑的因素。表1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当代女大学生更加注重对方的气质与性格,将其摆在标准的第一位,占到65.33%。对方的家庭背景,发展潜力,相貌身材,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等等的外在条件也在考虑范围,但大多数人看的并不是很重。值得一提的是,对方的学识才干在女生心中也有不小的比重。由此可见,大多数女大学生的标准还是很理智的。

(2)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情况。图1表明,大部分调查对象有过感情经历但现在没谈或者正在恋爱中,分别占25.57%和34.09%,有近半的女生还未有过感情经历,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正在考虑,占到14.77%。

(3)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表2中的数据表明,大部分调查对象渴望收获一份真挚的爱情,占到88.17%,有部分是因寂寞而尋找感情寄托,以及满足经济上的需求而选择恋爱。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的女生,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魅力以及受同学和社会的影响而谈恋爱。极少数因恋爱游戏和满足生理需求为目的而恋爱。不难看出,大部分女大学生的动机还是很单纯很理智的,也有一部分的女生出于其他原因选择恋爱。

(4)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态度。图2显示,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表示单着挺好,43.75%的调查对象是以结婚为目的而恋爱,其余部分是为了某种目的以及派遣寂寞而恋爱。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还是有着正确的恋爱态度,一部分对恋爱的态度比较迷茫,其余的只是为了满足某些需求而恋爱。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以南京工程学院在读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有效问卷176份,并经过统计分析结果,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个人因素方面

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在择偶条件上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很相仿,且长时间在一起相处,择偶观和价值观都非常的相似,结果也显示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在择偶条件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二)家庭因素方面

同家庭结构的当代女大学生在择偶条件上具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从问卷结果来看家庭完整的大学生比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更重视整体上的择偶偏好,尤其是对对方的家庭条件很看重,而其不同家庭结构的当代女大学生在择偶条件上具有另外显著的差异。

不同父母婚姻关系和谐度的当代女大学生在择偶条件上也具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父母婚姻关系和谐的子女比不和谐的子女更看重社会性条件。endprint

(三)社会因素方面

大学生恋爱交往经历在择偶条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当代大学生思想较为先进开放,都是在校大学生,大多数都有过异性交往的经历,因此这个因素对于大学生择偶条件的影响可能性较小,不存在显著差异。

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在择偶条件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很多人际关系能力一般的大学生在择偶时较为重视社会性条件。

五、建议

(一)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是当代女大学生择偶观教育的起点,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父母要努力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避免因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给子女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1)父母要以身作则,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根据相关调查,父母的婚姻质量对子女的择偶观能够产生显著的影响,她们通过感知父母的婚姻状况而逐渐形成自己对恋爱、择偶的基本看法,并能够确定什么样的配偶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这种择偶观是在与父母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这就要求父母必须先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使自己能够正确地认识恋爱和婚姻,并付诸实践,通过身体力行来影响子女。

(2)父母要做子女的知心朋友。父母在平时注意与子女多沟通,并试图成为她们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那么即使距离再遥远,也能掌握子女的生活及情绪情况,对她们进行及时的教育。女儿对父母推心置腹,可以减少女生在择偶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产生的问题。

(二)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教育是女大学生择偶观教育的重点。高等院校作为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主要场所,应充分发挥校风、校纪、教师等多方面教育资源的作用,切实担负起当代女大学生择偶观教育的重任,以实现其家庭幸福、和谐人生。

(1)广泛开展以择偶观教育为主题并符合当代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既能引导女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又能使她们充分地了解和认识在未来社会中自己的多重角色和身份,逐步完善她们的择偶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并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升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把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偶观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地渗透着当代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并对她们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把择偶观教育融入生动活泼、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对于引导当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来说,无疑是一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举措。

(2)严肃校纪,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恋人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在公共场所亲吻、搂抱的行为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应针对这种不规范的恋爱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严肃校纪,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并且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大力宣传有关规范学生婚恋行为的规章制度及惩罚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健康的婚恋行为,使学校的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3)对大学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等教育工作者进行严格地选拔和训练,加大择偶观教育的力度。首先,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是关系最密切的教师,肩负着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任,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也要具备正确的择偶价值观,能够及时察觉女大学生在择偶方面遇到的问题,在感情生活上给予她们必要的关心,并针对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擇偶观教育。

其次,女大学生在择偶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既是思想问题同时也是心理问题,对她们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也是婚恋观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所以高校应该选聘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为大学生提供及时、适当的心理咨询,有效疏导大学生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增强大学生的择偶受挫能力,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三)个人教育方面

自我教育是女大学生择偶观教育的内在动力。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转型,网络高度发达,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的形势,要求当代女大学生努力加强自身教育,不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将正确的择偶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

(1)明确爱情在人生中的坐标。列宁曾经说过,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它是生活的一个方面,人类需要爱情,但并不是为了爱情而生活。目前,许多女大学生在主观上要能够认识到爱情在人生中的价值,认识到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当代女大学生应该抓紧时间刻苦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切不可沉迷于感情生活,虚度年华。

(2)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婚恋道德认知水平。目前,关于爱情、择偶等方面的信息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婚恋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迫切要求当代女大学生增强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自觉地否定或抵制不健康的信息,用科学的、健康的婚恋材料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以提高择偶道德认知水平,自觉遵守社会规范。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