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危害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7-11-13李航耿华伟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19期
关键词:滥用分析

李航++耿华伟

摘 要: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所得到的毒品类似物,现阶段各国贩毒分子利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合法”外衣引诱他人滥用成瘾。目前新精神活性物质已经受到世界各地的高度重视,本文就现阶段出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特点、危害及检验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9-0254-01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所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具有影响人类心理、意识状态、行为动作等作用。截止2017年,中国已经增列138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根据新精神活性物质化学结构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包括合成大麻素类、卡西酮类、哌嗪类、乙胺类等。新精神活性物质不仅是这些被列入监管的药品,更有许多类似结构式的化合物被滥用,通过对化学结构的官能团修饰,既可以避免法律管制同时又具有类似精神作用。例如2-(3-甲氧基苯基)-2-(乙氨基)环己酮就是模拟氯胺酮(2-(2-氯苯基)-2-(甲氨基)环己酮),通过将2-氯苯基替换成3-甲氧基苯基,将甲氨基替换成乙胺基,从而合成一个新的化合物。因此当一种新精神活性物质第一次出现时,因为缺乏标准品或者相关分析方法,对这些新物质的分析对于公安机关的分析鉴定部门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我国禁毒部门应当密切关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发展趋势,本文现就其危害与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1 新精神活性物质种类与特点

1.1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

新精神活性物质在化合结构上与管制药品相似,通常具有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能够穿越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人体知感、情绪意识、行为认知等。新精神活性物质泛滥主要有以下几类:

合成大麻素类,为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能够与已知的大麻素受体CB1和CB2结合,产生致幻作用与于四氢大麻酚(THC)相似。其成瘾性和戒断症状也与天然大麻类似,长期吸食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精神错乱。目前中国在已经将列如JHW-018、JHW-250、AM-2201等常见合成大麻素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管制。同时合成大麻素存在高比例的混合滥用情况,在药理上,药物可以在人体内存在协同作用,混合使用在带来更强欣快感的同时对人体危害更大。

卡西酮类是常见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如甲卡西酮、4-MEC和MDPV。能引起多巴胺释放,产生刺激性影响。吸食卡西酮类物质有较为明显的药理学和毒理学作用,可对人体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伤害。使用过量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脑部损伤甚至死亡。卡西酮类化合物具有非常相似的化学结构,例如3-MMC和4-MEC的区别仅仅是苯环3位的甲基换成了4位,氨基上的甲基取代换成了乙级取代,以及3-MMC,3-CMC也仅仅是苯环取代基不同。这些细微的化学结构改变,使得卡西酮类物质很难受到法律限制。

除此之外,还有苯乙胺类、哌嗪类物质等。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几乎在药理上都具有成瘾性,对人体造身心造成伤害,但法律上,却很难受到限制。

1.2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特点

1.2.1 不在国家管制药品之列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在被管制药物分子结构上利用化学方法,合成具有相同或相似精神活性作用的物质,因这种新合成的化学结构与国家管制药品有一定差异,所以很难运用法律对其制造和销售途径加以制裁。

1.2.2 滥用严重后果

新精神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药物依赖性,易被滥用成瘾,出現以强迫性觅药、无限制用药、戒断症状严重等成瘾症状,吸引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不法手段制造、贩运来谋取利益。

1.2.3 更新换代快

目前不法分子改进其合成方法,提高新精神物质更新换代速度;加上吸毒人群的壮大,毒品货物供不应求,贩毒分子不得不寻找新的精神活性物质。毒品犯罪分子正是利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变种灵活,合成简便,不断寻找新物质,让禁毒立法和执法活动变得更加艰巨。

2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检测

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将气相色谱和质谱的功能相结合,质谱作为气相色谱的检测器,提供更加丰富的碎片信息,同时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是一种实用分析方法。衍生化虽然程序相对繁琐,但是可以改善化合物的挥发性,形成很好的峰形,具有很好的灵敏度。使得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分析方面, 有着广泛的应用。

2.2 液相色谱-质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法是将液相色谱和质谱结合,提供更加丰富的碎片信息,同时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是一种高效分析方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相比,液相色谱-质谱法不需要进行衍生化,对于不易挥发、稳定性差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可以简便快速的进行分析,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的联用,可以提高实验效率,重复性好,可以适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快速鉴定。

2.3 核磁共振方法

核磁共振可以更好的识别未知物,如果单纯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或液相色谱-质谱法只能提供有限的结构信息,并且新精神活性物质结构复杂,会产生误判的风险,如果与核磁共振相互配合,提供更加完整的结构信息,可以对新精神活性物质进行更准确的分析。

2.4 红外光谱方法

红外光谱方法是一种广泛用于药物研究和结构鉴定分析的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化学结构信息,具有检测迅速、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检查使用量少等特点,但不适合混合物中的目标化合物的识别。因此需要先对查获新精神活性物质进行分离提纯以后才能进行分析。

此外,在分析工作中还有一些方法,比如:毛细管电泳、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法等。endprint

3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危害

新精神活性物质长期滥用对大脑中枢系统将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损伤,有着不可预知的影响,合成的新精神活性药物不断调整分子极性和结构,使药品进入人体后与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增强,对吸食者的身体造成更大危害,也增加分析检测难度。

4 讨论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进一步研究,使我们认识到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危害和防控的紧迫性。目前地下实验室仍然不断加大对精神活性物质研究,新的种类和数量持续增加。因此应当加大对新精神活性物质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提高危害认识,积极建立其防控机制,有效抑制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

参考文献

[1]张黎,张拓.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危害与防控问题研究——以构建我国禁毒防控体系为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4):88-96.

[2]N.Uchiyama, S.Matsuda, D.Wakana, R.Kikura-Hanajiri, Y. Goda, Forensic Toxicology, 2013,31,93-100.

[3]李龍.脑结构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在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广东医学,2016,37(11):1723-1726.

[4]Wohlfarth A, Scheidweiler K B, Castaneto M, et al. Urinary prevalence, metabolite detection rates, temporal patterns and evaluation of suitable LC-MS /MS targets to document synthetic cannabinoid intake in US military urine specimens[J]. Clin Chem Lab Med,2015,53(3):423-434.

[5]陈亦生.70例吸食新型毒品致精神和行为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1,17(4):205-207.

[6]徐鹏,王一,钱振华.新型"Spike 99"香料的GC/MS 检验.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20(1):47-48.endprint

猜你喜欢

滥用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