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电网规划设计中的风险评估应用

2017-11-13张耀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19期
关键词:风险评估应用

张耀

摘 要:伴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电力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基于此,本文以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为例,在研究电网规划设计中引入风险评估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风险评估在电网设计中的单线单变、电网负荷、输电线路的基线、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网规划设计;风险评估;应用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9-0168-01

电网规划设计在现阶段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已经逐渐得到广大用电群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因此,电业局以及相关供电企业必须加大力度对电网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并且对电网系统中存在的实际风险或者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管理,从而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1 电网规划设计中引入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科学、合理的电网规划设计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而风险评估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有效应用,也是促使电网规划设计不断完善和创新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的电网规划设计主要是在满足未来电量负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待建输电线路的具体位置以及具体数量,最终实现电力企业电力投资成本的最优化。依据这种设计理念,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利用电荷校检等电力计算方法准确预测未来电源的负荷情况,通过对电网结构设计的不断修改和创新,确定最终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案。而这种设计方案必须遵守投资成本经济性原则,主要指在电力系统无限安全的前提下,保证电力企业投资额度的最小化。

除此之外,还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伴随着近年来多次爆发的大规模停电事故,在给社会的安定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相关电网规划设计人员必须采用N-1安全准则进行不断检验,并且要充分考虑电力事故发生后的解决措施[1]。

现阶段电网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在广大用电群众可接受的电力风险水平之内以最低的用电成本向其提供最优质的电能。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对电力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是极为必要的。

2 网规划设计中的风险评估应用

为了实现风险评估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规划设计人员必须明确相关的规划设计准则以及目标。其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关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后,利用风险评估工具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每个环节进行可靠性预测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而风险评估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在单线单变、电网负荷、输电线路的基线以及各种外部因素这四个方面。

2.1 单线单变风险评估

在我国部分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投资少、见效快的单线单变风险评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的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一根电缆和一台变压器构成,但其系统的可靠性非常低。比如,相关技术人员在对某一地区的电力系统线路图进行观察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在相关线路连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发生风险事故的几率非常大,而且由于线路与电源之间是相互连接的,如果线路出现问题,那么该系统就容易成为孤立系统。因此,在利用单线单变风险评估方式进行电力系统评估时,相关工作人员会在此系统中加入自动装置,使电力系统形成二次回路,从而有效降低电力系统风险事故的发生几率[2]。

比如,某地区的220Kv的电力系统山保线与500Kv站主系统连接,110Kv电力系统线路与110Kv变电站相连接,而且每个变电站都通过小水电电源进行运行,但是小水电电源的自动调节能力无法保证。当220Kv的山保線出现三相跳闸的情况,小水电电源由于自动调节能力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孤立系统或者电压不稳定的情况,造成部分电力系统电压不足或电压质量差,无法保证山保线重合,最终造成电网失压事件的发生。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运用在220Kv山保线的线路两侧连接重合电闸的方式,在线路出现瞬时性故障时,使其可以依靠线路重合成功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当线路发生相间瞬时性故障,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侧线路正常运行,确保线路成功重合,然后依靠重合电闸,使电力系统自动进行下一阶段的供电;当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通过备用电源保证电力系统电压的稳定,然后依靠重合电闸,使电力系统自动进行下一阶段的供电。

2.2 电网负荷风险评估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导致出现风险事故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压超负荷的荷载问题。超负荷的荷载指的是电网运行中所负载的电压超过设备本身电压的最大承受能力。例如,某一地区的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其线路的电压运输功率超过了变压器本身功率承载能力的上限,于是输电线路的内部的电流持续增大,线路开始不断发热,经过长时间的发热,部分线路开始软化,甚至出现线路熔断的的现象,最终导致线路输电线路运行强度减低,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部分供电企业为了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自身利益,经常出现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导致电力系统风险事故的发生,给国家的财产安全和人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3]。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供电公司必须全面分析与掌控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逐渐完善各项防范措施,尤其是电网负荷风险问题,最大限度内降低安全风险,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期,对输电线路的负荷、电网设备运行状况以及电网薄弱点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确保做好夏季高温天气用电负荷预测以及重要场所用电保障工作。首先,加大电网改造过程中资金投入力度,积极维修超负荷的输电线路,通过不断增加新网配网的数量、不断改善电源点的位置和周围环境、不断更新用电群众的输电线路等措施,最大程度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配网“卡脖子”问题。其次,构建和完善故障快速抢修机制,提前安排好电力事故抢修人员以及提前做好电力抢修相关工具,一旦出现电力事故时,保证抢修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抵达事故发生现场,做到抢修及时,能够尽快恢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使事故发生地的用电企业或者用电群众能尽早恢复正常工作。最后,积极构建信息发布沟通平台,将用电信息以及停电公告通过服务热线、网站、短信、微信、LED屏幕、营业厅等方式及时告知广大用电群体,以便随时了解最新消息。

2.3 基线评估

基线评估是一种具有操作便捷、耗时短、相关资源浪费少等特点的评估方式,基于其存在的经济性的特点,比较适用于在特定环境下电网安全需求相对较低的情况。此种评估方法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自行创建,对于电网中存在的实际风险或者潜在风险,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估和预测,这对于电网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电网规划设计工作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电网存在相对严重的安全问题时,可以首先运用此种方式进行评估和预测,必要时,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更加细致、更加详尽的评估。

2.4 外部因素评估

相关外部因素所导致的风险也会对电网规划设计产生影响。相关电网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所存在的潜在风险,根据电网所处的地区以及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伴随着近年来自然环境逐渐恶化,以及部分地区经常出现雷击、飓风、覆冰等灾害性天气,也增加了电网的事故概率。因此相关电网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加大对风险预测的运用力度,保障电网的持续稳定运行。

3 结语

虽然电网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还面临着相关的政策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管理风险,而且风险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其所具有的可预测性也给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带来了便利,可以通过概率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对相关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风险,降低风险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万方林.电网规划设计中的风险评估应用[J].低碳世界,2016,(29):58-59.

[2]李升.电网规划设计中风险评估应用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6,(12):100-101.

[3]李胤.电网规划设计中的风险评估应用[J].通讯世界,2016,(11):188-189.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评估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