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对机组效率的影响

2017-11-13岳远峰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19期
关键词:运行效率改造机组

岳远峰

摘 要:汽轮机通流部分是汽轮机本体中流动做功所经过的汽轮部件的总称。汽轮机通流部分主要包括汽轮机静叶栅、汽轮机动叶片、截流调节装置、汽封和轴封以及其他辅助装置。本文重点探究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的具体内容,通过前后的分析比较,分析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对机组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机组;运行效率

中图分类号:TK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9-0070-02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发展,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近些年来,我国关于节能减排推广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但从实际发展情况分析,我国社会生产能源依然采用传统能源,特别是火力发电,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降低能源消耗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尤为迅速,也进入了改革高峰期,电力供需矛盾问题也逐渐缓和。通过节能降耗不仅能够降低电力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国家节能降耗的要求,取消分散或供热程度不高锅炉,采取城市集中供热手段,并对汽轮机通流部分进行的改造,从而优化火电机组,提高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

1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1 经济方面的问题

机组汽耗严重,由于我国供电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超临界机组设计能力有限,导致汽轮机通流的间隙过大,从而造成各级焓降分配不够合理,余速损失不断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再者,以后与汽轮机叶片设计相关技术严重滞后,导致叶顶汽封设计不够合理,造成严重的漏汽问题,并且机组循环效率非常低。其次,机组热耗问题严重。由于汽轮机低压缸、中压缸、高压缸在实际运作中的效率较低,实际运用效率与理论效率存在严重差异。从而导致机组供电耗煤量巨大,在改造前的机组与改造后的机组效率变化不够明显,效率值不仅没有达到超临界机组的平均水平,并且还低于超临界机组平均水平。再者,由于汽轮机原有盘车装置是由单向分离合器楼盘车装置构成,其盘车转速非常低,启动预热与停机冷却时间相对较长,严重影响机组运行、停机、检修的效率,严重影响机组使用的经济效益。

1.2 安全性较低

由于调节喷嘴叶片材料强度不符合实际标准,抗冲刷能力相对较差,使用寿命也非常低,由于喷嘴固有频率与设计型线存在严重不足,再加上长期冲蚀、磨损,从而导致调节喷嘴出汽边缘损害严重。其次,末级叶片水蚀严重问题,由于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其凝汽器真空低于设计标准,从而导致汽轮机末级叶片通常为饱和状态,所处环境湿度较大,如果进采用高频淬火,会严重影响叶片的防水蚀、防冲刷能力,通常情况下,设计材料为耐高温性能较好的1Cr11MoV,该种不锈钢由于Cr含量较低,在低温环境下的强度降低,耐水蚀与耐冲刷性能降低最终造成叶片水蚀问题极其严重。再者,汽轮机临街转速时轴系振动超标问题,由于机组在热态、温态、冷态中,需要通过临界转速时,从而导致汽轮机轴系振动超标问题。此外,由于机组启动和停止过程中,当汽轮机通过临界转速时,由于产生轴系振动超标,从而造成汽封齿轮磨损,导致汽封间隙较大,最终出现漏水问题,对整个机组造成严重的影响。上述一系列问题,都会极大的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隐患,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2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机组具体内容与影响

2.1 加强内外缸设计工作

在进行让汽轮机通过部分改造机组过程中,需要机组内外缸(高压、中压、低压)的各个抽汽扩位置不发生变化,并对三个等级气压缸进行部件的设计与制造,从而降小蒸汽的流动阻力,提高机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其中高压部分主要采用高压转子、高压喷嘴组,并将全部隔板与隔板汽封进行更换,再进行更换围带汽封、高压转子全部动叶片、高压缸前与后轴的汽封零部件;中压部分需要更换喷嘴环、中压转子、中压转子全部叶片、围带汽封、中压缸前与后轴的汽封。以此类推,低压部分同样需要更换相同的部件。为了能够满足机组对供热需求,需要在中压缸和低压缸中加强液控蝶阀,并在采暖抽汽管中安置安全阀、液控快关阀、抽汽逆止们等,从而保障整个机组冬季供热抽汽量高于500t/h,这样才能够满足日常供热需求。

2.2 金属材料改造

在汽轮机金属材料改造过程中,需要采用低、中、高压转子,并且保障设计材料的质量,更换不带有中心口的整段,从而降低转子工作应力,保障其运作效率。与此同时,在选择供热可调节的液控蝶阀时,必须要保障液控蝶阀的质量。由于汽轮机高压部分容积流量相对较小,致使叶片展弦相对较低,这就需要对部分压力级隔板采用三维设计方案,也就是分流静叶栅结构,从而避免出现重复流失等问题,提高汽轮机的运作效率。并且,该方法还能够进行多级联算、多通道形式,从而实现叶片型线、动静叶片、动静叶片数量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极大的提高汽轮机高压缸流通效率。

2.3 流子午面缸光顾设计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加强汽轮机各级叶片流动效率,需要对气压缸(高中低)中的各级叶片根据流道形状采用流子午面光顾设计,也就是将动叶片顶部、根部以及相邻的静叶片底部、根部开展流子午面光顾设计。再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汽轮机末级叶片一根拉筋外保留,其余各级叶片不得加入拉筋,避免提高繞流损失。对于调节级喷嘴边缘损害问题,需要采用调节级喷嘴叶片设计工作,提高设计材料的强度、耐温性,从而优化喷嘴叶片型线设计,提高喷嘴出汽边的厚度,并对叶片内背弧型线进行渗硼处理,提高喷嘴边缘抗冲刷能力与的耐磨性。

2.4 加强抗水蚀度

针对末级叶片水蚀问题,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对低压缸、中压缸的末级叶片开展优化设计,各级隔板都要采用的焊接钢板隔板,这样能够提高叶栅部位的装配精度,保障其气动热力性能,延长隔板的使用寿命;第二,叶片气动设计必须要从根部开展反动度设计,从而改善末级叶片的启动性能,防止机组在低负荷运作下产生叶片倒流和脱流问题,从而降低末级叶片水蚀程度,加强了低压缸运作的安全性能,提高机组的调峰能力;第三,严格根据相关施工工艺对末级叶片进行钎焊,并且需要增加末两级净叶片与动叶片间的距离,从而减轻水蚀对叶片的损害程度;第四,由于末级与次级叶片都会采用抗水蚀能力强、综合性能高的材料,因此,在设计加工中,需要采用高频或中频淬火工艺和电火花强化等措施,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叶片抗水蚀性能。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本文重点探究了汽轮机流通部分改造对机组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内外缸设计工作、金属材料改造、流子午面缸光顾设计、加强抗水蚀度四大措施。经过相关试验表明,通过以上四种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以及提高火电机组运行中安全性与经济性。

参考文献

[1]张向斌.300MW机组汽轮机通流改造采取的技术措施[J].科技与生活,2010,31(24):132-133.

[2]李清,黄竹青,左从瑞.浅析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及效果[J].华中电力,2011,24(3):84-86.

[3]李明,黄丕维,焦庆丰.汽轮机通流部分节能改造及应用效果[J].湖南电力,2008,28(1):35-37.

[4]赵杰,朱立彤,付昶.300MW等级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综述[J].热力透平,2011,40(1):39-42.

[5]段永成.国产引进型300MW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改造[J].华电技术,2010,32(2):51-53.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行效率改造机组
660MW亚临界机组清洁疏水系统节能改造
基于大数据的电网综合评估系统研究与开发
以督察督办为抓手提高行政运行效率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350MW机组DEH控制系统的优化
TNG系列多功能提取浓缩回收机组
TNG系列多功能提取浓缩回收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