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见“桃花源”

2017-11-13王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桃花源山水画意境

王芳

摘 要:明代的绘画表现形态,尤其在山水画发展方面,涌现出主盟画坛的流派、引导潮流和影响后世的名家。这些名家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将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意境通过绘画来展现出来。文学与绘画是两种相互区别、各自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两者于特定的条件下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甚至在碰撞与融合中共同推动着文化发展。以明代山水画为例,浅析这一时期在文学与绘画的相互影响下,绘画对于文学作品的视觉再现。

关键词:桃花源;文学;山水画;意境

在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中,先后出现了许多的艺术样式,其中,文学与绘画是两种相互区别、各自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两者于特定的条件下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甚至在碰撞与融合中共同推动着文化发展。明代绘画的演变与明朝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紧密相关,又是延续晋、唐、宋、元的艺术传统的自律性发展。[1]明代出现了阶段性十分明显的绘画表现形态,尤其在山水画发展方面,涌现出主盟画坛的流派、引导潮流和影响后世的名家。本文以明代山水画为例,浅析这一时期在文学与绘画的相互影响下,绘画对于文学作品的视觉再现。

绘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是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和不同,又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作为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2]它所创造出来的是具象的艺术作品,通过图像直观表现内容,是造型艺术的多种类型里最为自由的一种。文学塑造形象的方式则是间接的。因为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代表一定概念的符号,文学家只能使用这些符号对自己心灵中孕育成功的艺术形象进行传达,而不能直接塑造形象本身。[3]这两种艺术形式,由于载体相异,造成其表达方式上的根本不同。如果将抽象的文学作品转换成具象的绘画艺术来表达,那么,对于艺术接受者来说,原来的“文学阅读”则转变为“绘画观看”,接受方式也随着艺术表达方式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明代画家取文学题材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虽然是画家个人意志的选择,但是经过对此时期的相关情况归纳、梳理之后,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画家们往往先后甚至同时选择相同的文学题材进行创作。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桃源”题材的绘画创作。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是桃源题材的母题伊始,历代文人、画家都反复吟诵,衍生出许多相关的艺术作品。时至明代,由于《陶渊明集》刊刻数量的增加,使《桃花源记》作为名篇广为流传,也推动了同题艺术创作的兴盛。[4]这一时期的桃源绘画数量众多,画法多样,从画面內容上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根据原文以图画来表现故事情节。例如文征明《桃源别境图》、仇英《桃源图卷》、陆治《桃源图》、丁云鹏《桃源图》等,有的以长卷形式表现整个故事,有的则选取其中关键的情节进行描绘。第二种类型是借绘制桃花源的故事,实则更注重表现画家本人心中所追寻的精神和理想,它的特点在于画面内容并不与原文完全相符。如仇英的《桃源仙境图》,它与陶氏文中所描绘的那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世俗生活场景截然不同,作品以竖式、高远法构图,由近及远的三段式层层叠进,描绘和表现的是三名白衣高士在景致优美的青山绿水间抚琴、听景、悠然闲适的雅逸之情,属于对精神理想的追求与表现。

明代另一个典型的以文学入画的例子当属“渔隐”题材的作品。这可以往前追溯到唐代诗人张志和曾作的五首《渔歌子》,其中最著名也最有影响力的是第一首: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用文字描绘出了一个江南春汛的美好景致。中国早期诗学即以“诗言志”为核心观念,诗歌往往用以表达人的情感寄托和志向理想。渔隐生活实质上是对官场和现实社会不满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倜傥潇洒给身处乱世的士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期待,正因为这一点打动了文人志士们的心,引起有着类似经历或遭遇的人们的强烈共鸣,从而对同代和后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词人和画家受其意境和思想、精神的启迪而创作出了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明代画家蓝瑛的《桃花渔隐图》、陆治的《花溪渔隐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是渔隐题材绘画的典型代表,画面中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包含了渔父隐逸为主题的作品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江湖、舟船和渔父。

以陆治的代表作之一《花溪渔隐图》为例,作品仅有不到一平尺见方,画面中间是一泓江水,三面青山环抱,岸边花树缤纷。汀渚村落,房舍榭台,横卧的小桥将两岸之间相连接,江面上有一叶轻舟,舟上一人朝岸边划橹前行,使得静中有动,打破沉寂,使整个画面活泛、灵动起来。山石用干笔勾线皴擦,分布错落有致,浓淡之间似乎有水汽氤氲。

此外,明代绘画对于文学作品的再现的例子还有:周臣作品《北溟图》、仇英作品《浔阳送别》、黄宸作品《兰亭修禊图》、尤求作品《大禹治水图》,等等。

从人的内在心灵上来看,以绘画再现文学是实现了二者界限和规范上的跨越,是一种相互包容和相互涵盖,从而诠释、指涉出人生或社会的理想图式,在某些特定的情形和背景上分析,甚至可以看作是画家自身愿景的心理图式或是其生命回归所追求的精神空间。

另一方面,从绘画独有的特点来看,中国画是与中国传统文学结合得最为紧密的画种,这不仅是指文学中的人物、故事可以通过画家创作而在纸面上转译为图像,而是更深层的结合,即文学性逐渐渗透到绘画审美和艺术风格之中,使古代中国画呈现出强烈的艺术哲思和文学诗意的意境,并逐渐形成为民族审美文化的重点和特质。

本文以明代山水画为例,将其对比前代或同时代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加以分析,认为部分明代绘画以再现文学作品作为其艺术的表达方式,取文学题材为主题的绘画方式是明代中期中国画的一个特点。

注释:

[1]单国强.明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

[2][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89,122.

[4]赵琰哲.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桃源图》题材绘画解读[J].艺术设计研究,2011,(04).

参考文献:

[1]赵宪章.文学成像的起源与可能[J].文艺研究,2014,(09).

[2] 石守谦.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0).

[3] 郑文惠.文学与图像的文化美学——想像共同体的乐园论述[M].台北市:里仁书局,2005:94.

[4] 赵琰哲.文徵明与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桃源图》题材绘画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9.

[5] 石守谦.中国古代绘画名品[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1.

猜你喜欢

桃花源山水画意境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菊与星
春色满园
《桃花源记》
你心中的桃花源
一朵花的意境
程灿山水画作品
虚构的桃花源 桃花源的虚构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