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就业是最好的民生工程
2017-11-13胡汉超
胡汉超
国人有着救急不救贫的传统。救人于急难之时,哪怕掏出千金也愿意。单向地给予穷人钱财,而不是激活其自救能力,最终他还会一直穷下去。给一个工作机会,让他们有尊严地自食其力,让他们懂得唯有依靠自己的双手,才是解决温饱问题的不二法门。这才是消除贫困的根本之道。
国外有个独臂流浪汉向一位妇人乞讨未果,她却让他将房前一堆砖搬至屋后。流浪汉责怪她不要刁难独臂人。妇人马上示范,单手抓起砖头搬到屋后。流浪汉效仿,搬完砖后得到20美元,连声道谢。妇人说这是他凭力气挣的工钱。之后又有个流浪汉来到妇人家门前乞讨。她让他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也给了他20美元。几年后,一位衣着体面的独臂人来到妇人家,说当初如果没有她,他仍是个流浪汉。因为当年她让他搬砖,今天他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为感谢她帮他找回尊严和自信,他决定赠送妇人一套新房子。妇人说她们家人都有双手,不能接受馈赠,让他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知耻而后勇,失业人员不能习惯性地躺在生活阴影中,等待别人和社会的单向施舍。而要想办法自我充电,提升谋生技能,早日走出阴影。
对于已失业群体,社会的关爱当然也必不可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和社会力量,应摸清这一人群的数量,了解其自身技能和现实掣肘,根据大数据分析,盘活辖区内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就业岗位,對他们进行必要的免费培训,照顾他们的通勤短板和现实生活的其他不便因素,提供一些灵活就业岗位,让那些既要照顾家中病人又要挣钱养家的失业者,可以选择每天不定时上班或接半成品回家加工等方式来二次就业,让他们做工与照料二者都能兼顾。
充分就业是最好的民生工程,也是最温暖的民心工程。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应积极探索扶贫济困模式,做大工作岗位的“蓄水池”,想方设法提高就业率,对于游走在失业边缘的弱势群体,进行新工作岗位的精准投射,一个也不能少,赋予他们自身收入的“造血功能”,让更多的社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既有利于社会和谐,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作者系民进广东省中山市委会北中支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