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敌为我”一日间

2017-11-13刘统

特别文摘 2017年20期
关键词:四野老战士俘虏

刘统

共产党打天下一个绝招就是善于化敌为我,说白了就是改造俘虏兵,这是陈毅发明的。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说是歼灭3.2万人,实际上打死的不到一万,俘虏74师8000多人,被分到华东野战军的各个纵队里,陈毅说这些俘虏兵真顶用。

陈毅总结了一条经验:我们华东野战军为什么迅速壮大?就是会用俘虏兵。俘虏兵是好东西,战术素养非常好。解放军过去缴获国民党的炮,当时主要是山炮,打仗时把山炮和步兵一块儿推到阵前,推到离前沿还有二百米、一百米的地方,人从炮筒里往前看目标,叫“直瞄”。被俘虏的国民党炮兵看着解放军的炮兵笑,说你们这是拿大炮拼刺刀。他们把炮拉到3000米外,算好射程,没有射不准的。这样的经验一推开,中央就下文件,以后各个部队凡是抓到国民党俘虏,除了重伤还有患传染病的,其他的一个不许放,统统补充到解放军的部队里。

国民党的俘虏兵凭什么就转过头为共产党卖命?共产党有本事。俘虏兵被俘虏之后先开会诉苦,进行阶级教育,国民党兵大多数也是穷人,于是老战士先上来诉苦:地主怎么压迫我,我们打天下为穷人翻身谋解放,启发俘虏兵的阶级觉悟。然后把俘虏兵下放到各个班,班里不能歧视虐待俘虏兵,俘虏兵被叫作“解放战士”。行军的时候班长替他们扛枪,宿营的时候班长给烧洗脚水,国民党官大一级压死人,但是共产党的官不像官,班长、连长都来关怀战士,从感情上来说俘虏兵也容易被改造过来。

在立功方面,俘虏兵和解放军的老战士一视同仁,这样就大大激发了俘虏兵的积极性,打好了一样立功。当时刘伯承培养的一个战士叫王克勤,原来是国民党的一个机枪手,俘虏过来以后补充到部队里,很快立功升了班长,他特别会带兵,他带的兵不但会打仗,而且在作战中伤亡很少,刘伯承看中了这个人,表彰为二野的战斗英雄,后来王克勤在战争中牺牲了,刘伯承特别悲痛,王克勤就是国民党俘虏兵里一个优秀的代表。

到了1948年初,共产党改造俘虏兵到什么程度?华野当时总结了经验,叫“即俘、即补、即战”,也就是上午俘虏,中午补充到解放军的部队里,下午就参加作战。74师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华东野战军歼灭,蒋介石非常伤心,保留74师的番号,在江南重新组建,最后组建成74军, 1948年10月74军拉上淮海战场,到1949年1月陈官庄之战74军再次被共产党消灭了。蒋介石辛辛苦苦训了一年,好不容易上了战场,几天就报销了。共产党用这种方式不断地补充自己的兵源,用一年多时间就跟国民党的兵力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化敌为我这个绝招,共产党能做到什么程度?当年四野的后勤是最棒的,其实里面的技术人员基本上是日本人。抗战结束时四野十万大军闯关东,没有带后方,没有带医院,而且八路军那时候也没有医疗设备。四野政治部下了一个紧急指示,就地征招医务人员组建军医院。伪满时期东北医院中主要的医生、护士都是日本人。当时四野后勤部长指示干部去接收日本人的医院,把日本医生、护士征入解放军,一共征了8000多名医生、护士。共产党的干部吃高粱米,给日本的医生吃大米,共产党的干部没有津贴,但是日本的医生护士按原来的待遇发工资,这样把日本的医生护士都争取过来了,后来这些日本医生护士跟着各个野战军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一直打到海南島。

除了医生护士之外,还有军工。当时解放军最大的军工基地在大连,吴运铎写的《把一切献给党》说,因为当时我们这些土八路没有正规的金属加工技术,做的炮弹撞针有毛刺不光滑,所以拉不着。最后还是得用日本人,当时把在大连的日本军工技师集中起来,有的是制造火药的专家,有的是做炮弹壳的专家,还有冶炼专家,把30多个日本专家集合起来构成了大连军工厂的技术骨干。

这一段历史原来都是保密的,日本人大批遣返是在1946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1953年又遣返一批日本人回国,其中大部分是我们共产党用的日本人。回国的时候让他们把军装都脱下来,把档案都销毁,每个人得的奖章全部都收回。到了90年代,这些日本老兵陆续地回老部队探亲,总政治部下命令,重新做模子,给他们这些四野的日本老战士发东北解放纪念章、平津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还要加一枚1955年授衔的时候发给营以上干部的解放奖章。这些日本老战士对于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期间化敌为我的能力、作用是应该刮目相看的。

(摘自“新浪历史”)

猜你喜欢

四野老战士俘虏
俘虏了一“位”自行车
咏桃花
狄斯雷利“俘虏”将军
一句话俘虏一位将军
一腔热血慰英烈——记抗美援朝老战士郑尚元
闪光的“老战士”
军委领导会见编写四野战史领导小组成员
宽待俘虏 瓦解敌军
老战士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