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仍能在家更好
2017-11-13苏左
苏左
老了,仍能在家。这是所有老人都想过的寻常生活。可是,现在这样的愿望实行起来似乎有点难了。
因为,子女也老了,照顾更年迈的父母,越来越难。病弱的父母没了自理能力,子女怎么放心让他们再住在家里?吃饭、如厕、洗澡都是个问题,甚至拿个热水瓶、按个电灯开关都勉为其难了。于是,子女们要把父母安排到养老机构去。
他们说,那里多好,有人送饭、有人洗衣,有地方看病,有花园走动,可找人聊天,还可找人下个棋。可是,很多老人不愿意到这样舒适的地方。愿意去的,大都是考虑子女们的工作忙,为了子女安心,放弃自己的老窝,为子女作最后一点贡献。
可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哪里舍得离开自己的家!这个住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家,一桌一椅都有故事,墙上挂的、橱面摆的,都有印迹。这些故事和印迹中,有丈夫妻子的身影,有孩子呼唤的声音,有家里大事小事的争论,更多的是一大家子之间的温馨气息,弥散在家的四周角落。住在家里,孩子离开了,但是,家的暖意仍在,家的模样和气息里,处处都能感受到几十年的历史和故事。在家,就仍然沉浸在自己生命的历史中,离了家,便一切都隔断了。
母亲在晚年,不愿去养老机构。母亲说,养老机构再好,那是旅馆,吃住而已,家却没了。那时,我们不理解母亲的想法,只是把这个固执的拒绝,认为是奶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草窝”的翻版,纯粹看成是不愿离“故土”的传统狭隘。现在知道,母亲说的“家”,不是一个物质的空壳,而是包括我们五个孩子在内的每个家人的身影和音容笑貌啊!离了家,她便真正地与我们分离了。
有一阵子,社会上倾向把老人都集中到养老机构去安度晚年,说是社会发展了,这是必然的选择。后来发现,这并非与社会发展共生的唯一路径,而且,中国老人群体大,没有那么多养老机构来容纳老人。于是,便有了“居家养老”的倡导。
我非常赞同这一意见。不仅仅是因为养老机构难以容纳几亿老人,更重要的是,这个政策符合老年人的普遍心理需求,是一个顺应人性的政策。把对老人的服务问题解决了,居家养老就会成为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已经出现了不少社区成为对老人服务的典型。上海的社区,有老人服务站,一个电话,有人会上门送餐、帮助洗澡。杭州出现了全國首个在社区内医养护一体化的惠老服务街区,不仅解决老人日常生活所需,还有休闲玩乐的各项活动,又能让老人在家旁看病,在家中养护。老人们不离开他们过了半辈子的家,却又能把日子打发得不再寂寞。
老人们平安地、舒心地在家里过寻常的日子,子女们也放心了。这样,我们整个社会也就更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