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命感”和全球视野

2017-11-13张暮辉

特别文摘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使命感哈佛视野

张暮辉

美国人中但凡来中国留学或是游历的,几乎全都是在学习中文,了解和研究中国;而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学习,研究的方向和专业往往都不是美国,而是和中国有关,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国际关系等。其实这个很鲜明的对比也不仅仅限于中国人,就拿我所在的哈佛东亚研究系来说,东亚各国在美国留学的学生都存在这个问题:日本留学生研究只关注日本,韩国留学生只研究韩国,新加坡学生只学习新加坡等。

当然这和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以及中国人限于语言压力,把自己国家当作研究对象会更轻松等因素有关。不过我觉得这些原因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学生在国际视野方面远远逊于美国学生。

在哈佛的任何一个和东亚三国中日韩有关的课程上,亚洲人、美国亚裔和美国白人的比例大概都是1:1。不过如果是一节讲美国政治、美国经济的课,就很难出现亚洲人的面孔了,即使有,恐怕十有八九也是美国的亚裔学生。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华人学生、华人精英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关注度其实还有限。中国学生似乎仍然不关注世界,而是只关注世界如何看中国。

很多事情在中国学生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在美国学生看来司空见惯。比如,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在哈佛政府系读博士,从本科到硕士他都是研究东欧政治,在一个西方和中国的比较研究的项目中开始对中国政治和历史产生兴趣,索性在申请博士的时候改变了研究方向而转投中国研究。26岁的他,一句中文不会,便每周五天上中文课,和本科大一大二的学生一起开始艰难地学习中文。说到美国人“开拓进取”的牛仔精神,我觉得我这个朋友就是个典型,令人佩服不已。这些都是中國学生不大可能做到的。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太“现实”,缺乏这样的国际视野,也没有这样的“传教士般的狂热”的兴趣。

中国学生为什么就不去关注美国?为什么很少去选修美国政治、拉美经济、欧洲历史这样的课程?第一,有畏难情绪。绝大部分中国学生,都不敢选这样的课程,担心自己语言上有障碍,知识上一点都不了解,可能会学不下去,拿不到学分。第二,不感兴趣。中国学生大多只关注中国事务。高层次一些的,也许会关注中美关系,再高层次一些的,或许会关注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等。至于欧洲、非洲、拉美等,则与己无关。而骨子里喜欢探险、喜欢挑战的美国人则偏偏相反,兴趣驱使之下,语言不通、背景知识不了解等都不构成深入学习的阻碍。

有句话说,“美国的利益全球无处不在”,其背后是美国人了解世界,探知世界,乃至是征服世界的狂热兴趣。这大概就是美国人的“使命感”的由来——美国人的全球视野和大国意识。

对美国人来说,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他们都有兴趣去探索去了解,没有什么东西是和美国“没有关系”的。谈起全球视野和大国意识,中国人恐怕仍需承认差距。

猜你喜欢

使命感哈佛视野
中小学教师感知使命感对践行使命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居· 视野
美国青年华人热议十九大:激发强烈使命感
工作使命感:一个正在复苏的研究课题*
工匠精神之责任感与使命感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真相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
女儿考上哈佛 妈妈做的三件事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