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鱼和海鱼
2017-11-13阿子
阿子
一直很好奇,人们对腥味的感受能力是不是跟自小接受到的味道有关。迎来家里的小朋友以后,这个想法慢慢得到证实。
虽然我们离海也有一定距离,但是在各种先进营养学新成果影响下,一开始给她吃的就是海鱼,据说比吃河鱼能更聪明那么一点点。是否真的聪明一点点,我们也不太确定,至少目前没看出来她有什么特别过人的智力。
如今,小朋友对淡水鱼没有太大兴致,但是总是很热爱吃三文鱼。她的爸爸对此非常遗憾,他自己对淡水鱼感情很深,对海鱼基本只有“腥”这一个食用感受。即使是在沿海吃新鲜海鲜,他也经常一脸嫌弃,说海鱼太腥。小朋友经常吃的“益智”三文鱼,他完全难以忍受,表示连味道都不想闻到,对小朋友甘之如饴的吃相经常表示不可思议。
我也经常思考为什么同样作为一个西南内陆出生的人,我对海鱼就没有那么嫌弃。大概小时候父母单位发的带鱼、马面鱼居功至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那些不知从哪里的冷库辗转出发到达西南内陆的冻得硬邦邦、在冬天快过年的时候来到的海鱼,总是被我们小心地用盐腌过晾干再炸得干干的,春节缺了它们就不完整。另外大概也与几次内迁来的江南移民们的影响有关?我们那边的饮食已经吸收了大量迁来的上海人民的红烧黄鱼和熏鱼之类食物,而童年在重庆江边小镇生活的那位先生,从小习惯的则是泡椒泡姜芹菜烧各种河鱼。虽然我也不讨厌河鱼,但我还是很理解小朋友对河鱼的嫌弃,尤其北方的河鱼,大概因为水土问题,口感确实不太好,土腥味很大。
不过要跟真正海边出生的人比,我对海鱼的承受能力又非常废柴了。曾经有一位浙江朋友送我们一条咸鱼鲞,我自以为可以轻松消灭,结果一口就被击倒,腥味实在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还好当时正好有一位上海土生土长的朋友在家里做客,他当仁不让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还边吃边夸。这种时候,我们两个西南内陆人士就只能在旁边满心敬佩地看看热闹,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人生最初的舌頭环境对人的影响真是很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