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探讨*
2017-11-13徐建丰谢瑞林王义君孙淑清
徐建丰,王 磊,谢瑞林,王义君,孙淑清,李 峰
(1.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江苏 苏州 215000;2.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 有限公司,上海200233;3.苏州工业园区市政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22)
苏州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探讨*
徐建丰1,王 磊2,谢瑞林1,王义君2,孙淑清3,李 峰3
(1.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江苏 苏州 215000;2.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 有限公司,上海200233;3.苏州工业园区市政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22)
从日转运量、压缩方式、功能区域布置3方面,比较苏州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规模;结合环境影响监测结果,对转运站臭气控制等因素进行探讨;对比大小型垃圾转运站管理方式,得出大型转运站在规模、环境、管理方面均优于小型转运站。针对苏州市特点,给出未来转运站发展建议。
中转站规模;环境影响;管理方式
1 转运站现状
1)生活垃圾转运站按照日转运量来分,可以分为小型(小于150 t/d)、中型 (150~450 t/d) 和大型转运站(大于450 t/d)[1]。苏州市主城区目前已建的生活垃圾转运站有30多座,主要分布在沧浪、平江和金阊3个片区,投入使用的转运站在城区环线内尤其密集,约占80%以上,如表1所示。由于苏州主城区规模、建筑特点及人口分布等历史原因,大多数转运站靠近居民区或在居民新村内,加上道路宽度的限制,这些转运站规模较小,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垃圾量逐年上升,无形中增加了垃圾转运频次。
表1 苏州主城区转运站规模统计
外围区以园区星明街大型垃圾转运站为例,该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苏虹西路以北、星明街以东,占地约1.1×104m2,采用平进低出垂直压缩工艺。设计垃圾日处理规模为近期300 t,远期600 t,拥有6个卸料泊位,9辆转运车,18个容器。预计前期日处理量为400 t,渗沥液日产生量约32 t。从转运规模看,大型转运站日处理量是主城区小型转运站的7倍左右,效率较高。
2)从压缩方式来看,主城区垃圾转运站主要采取竖式整体压缩式、压缩车式、单块压缩式3种方式,压缩量小,个别转运站存在机械设备相对陈旧,压坑、卸料区域敞开的情况。转运站机位数在2~4个不等,其中2个机位的转运站约占使用总数的75%,金阊片区的垃圾转运站均为2个机位。根据目前生活垃圾产生情况看,主城区转运站平均日垃圾转运量不到40 t,转运量最小的转运站约10 t。
3) 在转运站功能区域布置上,主城区小型转运站管理或中控室与卸料压缩车间在同1个房间内,个别转运站操作台处于敞开状态,大型转运站则有独立的中控室,对卸料区和操作区进行物理隔离,有效地保护了控制操作人员的健康。
2 环境影响分析
2.1 环境影响因素
生活垃圾转运站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无组织恶臭污染、渗沥液的COD和氨氮浓度、机械噪声、扬尘、蚊蝇等。根据王文婷等[2-3]的研究表明,转运站卸料车间臭气浓度、污水水质随季节而变化。在所有污染因素中,恶臭污染最为突出,根据以往研究经验,转运站恶臭污染具有种类复杂、浓度低的特点。在不同工艺环节产生的恶臭污染物也不同,对于垃圾转运车、中转站等放置时间较短的过程,主要为芳香族和含氧化合物;在压缩和运输过程中浓度较高的为苯系物、四氯乙烯等[4]。大小型转运站环保环节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转运站环保环节比较
目前苏州主城区转运站主要采取在卸料车间喷洒除臭液的方式进行除臭处理,无渗沥液收集装置,竖直压缩后渗沥液一般会残留在地坑中,靠人工冲洗进行保洁。大型转运站,如相城区的城北转运站(见图1)则设置了卸料大厅及压缩大厅空间异味控制系统、卸料口喷淋降尘系统、末端抽风除尘除臭系统,有效地控制了各环节污染物逸散。
图1 相城区城北转运站除尘除臭系统工艺流程
喷淋系统采取植物液雾化除臭,末端治理采取过滤、重力沉降除尘、精过滤、水浴除尘、生物降解除臭、植物液分解除臭、雾滴收集等多种工艺方式进行恶臭和粉尘污染控制。同时在转运站内设置了污水收集、预处理系统,有效降低了排放污水的COD和氨氮浓度。由于转运站选址远离居民区,具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因此从目前看未对周边居民造成噪声污染。
2.2 环境影响因素探讨
2.2.1 环境监测实验
2016年1—11月,对苏州市主城区小型转运站和外围区大型转运站进行环境空气恶臭污染物、苯系物及颗粒物的监测。设置上风向对照点1个、下风向敏感点2个共3个监测点位。在3种作业状态下进行样本采集测试,分别为①作业阶段,除臭除尘设施未开启状态;②作业阶段,除臭除尘设施开启状态;③作业完毕,除臭除尘设施未开启状态,每种作业状态采集2个样本,以最大监测浓度进行评估。
根据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及以GB 3095—2012中二类区域进行评估。恶臭因子执行GB 14554—1993中“二级新扩改建”值;总悬浮颗粒、苯系物执行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中表2排放限值。具体测试参数及评估标准如表3所示。
表3 监测参数评估标准汇总
2.2.2 结果讨论
从表4和图2所示的监测结果看,臭气浓度是转运站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因子,主城区某小型垃圾转运站在除臭设施未开启并处于作业状态时,下风向臭气浓度超过了限制值,最高值达到了42。在作业状态及除臭设施开启时,下风向臭气浓度最高值达到了28。在作业完毕后,对设施下风向进行监测,臭气浓度最高值达到了22。3种状态下,虽然除臭设施开启对下风向臭气浓度降低有一定效果,但3个工艺阶段的恶臭浓度监测结果均超过了GB 14554中表1的二类新扩改建标准限制值。这主要与小型转运站卸料比较频繁,收集车辆、垃圾容易聚集在转运站区域内有一定关系,造成短时间内除臭除尘效果不理想;另外小型转运站离敏感点的距离相对较近,低嗅阈值污染物质难以扩散也是下风向臭气浓度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
表4 环境监测结果比较
图2 转运站下风向臭气浓度在3种作业状态下比较
对某大型转运站进行监测发现,除臭设施关闭并处于作业状态下,下风向臭气浓度最高值为28,高于限制值,但低于相同状态的小型转运站。在作业状态,除臭设施开启时,下风向臭气浓度为15。在作业完毕后,对设施下风向进行监测,臭气浓度达到了18。3个时间段中除了作业并关闭除臭设施的状态下,下风向臭气浓度有超标外,其他2个状态臭气浓度监测结果均小于限制值。说明开启除臭设施后,转运站作业未对周边环境空气造成恶臭污染。
比较2个转运站其他监测参数,均小于限制值或未检出。
3 管理方式比较
对于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的管理,主要涉及运行管理、作业区内设施维护与保养、安全操作管理、物业管理等4个方面(见表5)。其中运行管理又涉及进站管理、出入计量、进站车辆调度、压缩作业、垃圾转运、渗沥液收集和转运、环境污染防治及集中监视控制、作业区保洁,以及其它如配合行政环境检查、合同环境检测等内容。
表5 转运站管理方式比较
作业区内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主要是定期检查维护维修,确保满足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要求。包括转运站内各种车辆、机械、工艺设备应进行日常清洗、维护和保养,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规程)进行大、中、小修,环保配套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安全操作方面则涉及中控室操作、压缩设备操作、驾驶操作、修理操作等。物业管理包括消控、保洁,保安、客服等工作,相对来说管理工作的内容比较齐全。
小型转运站由于场地限制,无法采取自动化的计量方式,在设备配备、设施布置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另外对于车辆调度也存在一定难度,遇到站内垃圾清运时,经常会出现收运三轮收集车辆或飞行保洁车排队的现象。由于小型收运作业车辆较多,操作人员的管理成本也相对高于大型转运站,环保配套投入保障低。在文明作业方面,如作业车辆超载、滴漏、抛洒、裸露作业的情况也时有存在。相对而言,在管理效率方面要低于规模化的大型转运站,转运站自动化程度也相对较低。
4 结论
对苏州生活垃圾转运站在规模、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大型转运站在转运效率、环境影响控制、管理效果等方面均优于小型转运站。主要体现在:①苏州主城区小型转运站日处理量15~150 t,大型转运站则为 300~400 t,相对而言主城区转运站在规模效益上更加明显。②对转运站周边无组织污染物监测发现,由于小型转运站存在开放式卸料区域、无渗沥液收集装置、离敏感点较近、空气扩散不利等因素影响,其下风向臭气浓度超标情况相对明显、除臭设施效果相对较低。大型转运站环保配套设施相对齐全,对低浓度污染物集中处理的效果较为明显。③管理方面,小型转运站作业车辆相对较多,人员管理成本较高,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大型转运站采取电子、监控、在线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实行招标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管理,降低人员配备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并且利用市场杠杆,获取符合要求的服务,提升管理质量。④结合苏州“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是未来苏州城市发展的趋势,使相对分散的小型转运设施更为集中,有效地减少了潜在污染源。
5 建议
1)结合大型转运站的优点,考虑到目前苏州主城区社区、人口、交通相对密集,末端处置设施相对集中。为避免邻避效应,大、中型转运站建设应优先考虑选址问题:①原址上改建。采用下沉式的卸料车间,行车、作业都在地下。外观以绿化、喷泉、假山等作为景观布置,在美化转运站、符合园林城市定位的同时,对污染物扩散能起到一定的吸附、隔离作用。②新建。苏州主城区相对较小,从运输成本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考虑,建设新建的转运站可以选址在离终端处置设施较近或者是交通较为便利的合理位置。
2)在污染控制方面,建议:①根据设施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风量等情况,可以选择雾化喷洒与等离子协同处理的方式或生物滤池等方式进行治理。②在卸料口设置卸料舱门,并布置除尘、除臭设施,以降低颗粒物、恶臭污染影响。③对站内渗沥液进行收集并预处理,可有效降低恶臭和废水污染。④设置车辆清洗区域,对卸料后的出站车辆进行保洁,以减少对周边路面滴漏影响。⑤配备在线污染治理控制系统,即通过监测污染物现状浓度调节喷洒雾化除臭液的频率,有效降低不同季节、不同浓度下恶臭污染物影响。
3)运营及管理方面,建议购买运营服务,引入第三方进行监督管理。政府通过市场方式采购服务,同时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对转运站作业质量、周边环境、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核算,以推进运营企业提升作业水平,满足城市和谐发展的要求。
[1] 熊鸿斌,程潇君.超大型垃圾中转站恶臭预测及工艺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3):353-357.
[2] 王文婷,黄皇,谢冰,等.上海市某生活垃圾中转站污染特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25(3):31-35.
[3] 黄长缨.城市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压滤污水的现状调查[J].净水技术,2013,32(3):41-45.
[4] 孙中涛,楼紫阳,王罗春,等.混合生活垃圾恶臭特性及评估方法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37(11):11-15.
Discussion on Status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Municipal Waste Transfer Station in Suzhou City
Xu Jianfeng1,Wang Lei2,Xie Ruilin1,Wang Yijun2,Sun Shuqing3,Li Feng3
(1.Suzhou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dministration Agency,Suzhou Jiangsu 215000;2.SGS-CSTC Standards Technical Services (Shanghai) Co.Ltd.,Shanghai 200233;3.Suzhou Industrial Park Municipal Service Group Co.Ltd.,Suzhou Jiangsu 215122)
We compared the municipal waste transfer station scale on transfer capacity,compression mode and functional area,and discussed the control factorsabout odor b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esults.Large scale transfer station is better than little one on transfer scale,environmental control,management.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zhou,we offered the suggestionsfor new station construction in Suzhou city.
municipal waste transfer station scale;environmental influence;management style
X799.3;X32
B
1005-8206(2017) 05-0042-04
苏州市2015年度第十批产业技术创新专项(民生科技)项目(SS201528)
2017-02-07
徐建丰(1985—),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生活垃圾技术管理工作。
E-mail:1737464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