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地行走人世间
——再读《史铁生散文选集》
2017-11-13王芳
王 芳
清醒地行走人世间——再读《史铁生散文选集》
王 芳
鲁迅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从朋友处借来《史铁生散文选集》,仅仅看着素净的封面,瞬间蓄满了力量。
这就是一本书的价值。
作为一名勇士,史铁生的名字让人肃然起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这个坐着的人,甚至比很多站着的人的高度还要高。作为写书人,史铁生扛起一面勇士的旗帜,将一个人的病隙碎笔抒写成让人敬佩的精神信仰。并不是所有过世的人都具备这种精神,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并没给世间留下什么。史铁生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伫立在中国人心中的一座丰碑。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使得他的文字充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但又不是“凄凄惨惨戚戚”的自怨自艾,他的文章,用一种梦境般的自由呼唤,非常简单非常真诚地书写了一个人并不圆满的人生轨迹。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虫鸣鸟叫的天籁之音和青春悸动的少年情怀,充满了健康向上的阳光明媚和诗意般的书卷气息……史铁生用体验到的生命的层层苦难,表达出生存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活着的我们,甚至没有史铁生的豁达,这是让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思想,是构成经典的必备条件。读史铁生的文章,有如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众山小。所有清醒不清醒的思绪,经山风一吹,仿佛都随风而去。剩下对生命的敬畏,隐于群山之间,不再患得患失。我们读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持头脑清醒;读有用的书,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活?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最大限度获得读书的乐趣、提高读书的高度。无疑,史铁生的文章,是浩瀚书海一粒不可多得的明珠。他和他的文章一样,真实、爽朗、豁达、不虚伪不做作,认真对待病榻人生,认真生活认真写作。大浪淘沙,终究留下了真正的经典读物。史铁生的文章,将生死解读得宛如平常一首歌,少了些故弄玄虚的高深莫测。恐惧死亡是正常人的心理反映,他告诉我们,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与残忍,不如用智慧或悟性去找到救赎之路。通过细读史铁生的文章,我们仿佛增添了无穷力量,不再惧怕黑暗和死亡。想想活着的现实,无病无痛的幸运,比起早逝的史铁生先生,我们还有什么抱怨的理由?
通读这本书,随处可见人生哲理和智慧:“一个人质报复一场阴谋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杀死”、“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这些妙趣横生的文字,让你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忽然有种海阔天空的轻松。人最怕的是钻牛角尖,在文字的洗礼下,遨游在没有欲望纠结的海洋里,真正自由的空间油然而生。
史铁生是一个大写的人,真正诠释了“有的人走了,但他还活着”。阅读《史铁生散文选集》,是一件神圣而有趣的事。你分明能感觉到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鲜活的心灵。这些质朴的文字底下,是作者童心未泯的美好心灵。读着读着,原先铺满眼眶的沉重悄然散去,分明是和微笑着的史铁生心无城府地交谈,分明是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度过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谈谈一提就忍不住发笑的童年趣事,曾经一本正经却开启“汩汩”心灵生机的快乐片段,以及真诚善意耐得住品味的青春光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你丝毫不觉得枯燥、压抑,甚至忘记了千疮百孔的失败的人生,你只求时光慢一点,在史铁生的引领下,去追寻记忆深处的热血华章……
读书能读到拍案叫绝的境界,真是人生一大快慰。
如果不生病,史铁生不会放下一切羁绊,心平气和地与自己对话。读书,就是为了心平气和地与生活对话。我们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只要身体不舒服,就感觉世界末日临头的恐慌。只有生病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健康是多么幸运;与人纷争、恨别人是一件多么无聊的事;而责怪家人更是一件自己为难自己的蠢事。没有时间审视的万事万物,只要赋予它们灵魂,就会显得生机勃勃,在沧海横流中方显英雄本色。在他笔下,地坛简直就是一座活色生香的宝库,看得读者回味无穷。史铁生的文章诠释了两种新境界:爱的重要性和镇静面对困境。爱是心灵的相互沟通、了解,相互精神的支持、信任,一同探讨我们的问题。这个感受很重要,我们读书、写作,与人交流,都是为了获得认同感,这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共鸣可以战胜眼前的黑暗、迷茫和逆境。而经历过多年风雨、生离死别的我们,假如还不能拥有一副镇定的心态,老是处于恐慌、抱怨、委屈的状态,说明你的人生真的出了问题。能够逃离自我折磨的泥潭,是人生一种高级境界。任何人帮不了你,生活总是逼着你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明白,一边是自寻烦恼,一边是增添智慧。只有经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坎,你的精神胜利了,才是一个大写的人。
敢于直面生死的文字,才是成熟的文字。“怕死的心理各式各样,然而人什么都可能躲过,唯死不可逃脱。”能平静面对死亡这件事,说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死,不过是活着的时候的一种想法。我们缺乏的正是一提死亡就恐惧的高度。“死,不过是在你活着的时候吓唬吓唬你,你一发抖,它就成功。谁想它想得坦然镇定了,谁就赢了。”史铁生的散文,让人心安定、平静。在他笔下,这个世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争名夺利、没有抱怨和颓废,完全是一幅淡定平和的人生画卷。史铁生的书,不是用来消遣,更不是所谓的为读书而读书。史铁生的文章,有治愈心灵的作用。透过他的文字,郁结在内心的伤痛得到了及时治愈,哪怕暂时不能愈合,至少也让你找到释放压力的出口,在他平实的文字面前,一切都会过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尚情操;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一种无视生死的骄傲自信;倒是史铁生娓娓道来的文字情怀,就像一位亦师亦友的兄长,帮你梳理人生的不快,更容易产生共鸣。
敢于反思的人生,才会有进步的希望。因为生病,史铁生停下奔波的脚步,细思过往几十年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基本一样,从读书开始奔波到退休。在这个充斥不如意的活着的过程中,我们很难有时间停下来,细细梳理身上烦忧的丝线。往往是还没准备好,就被迫低头前进。我们甚至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在哪里,前进的价值是什么,猛一抬头,已是头发花白、疾病缠身、心灵疲惫不堪。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病逐渐成为依附于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从前可以自持年轻,对生病不屑一顾,对死亡闭口不提,这种自欺欺人的逃避终究走到无法逃避的一天。时不时会想起已故的亲人、逝去的朋友,参加过的葬礼,原来我们时时刻刻在直面死亡。就像被生活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突然清醒起来。如果人人都懂得反思,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安宁。
善于调侃的人生,一定充满乐趣。史铁生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看到这里,我笑了。幽默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我们之所以活得不快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幽默。看看史铁生的苦难,我们还有什么想不开?史铁生笔下,充满了文字的温暖和厚度,传递给世人无法泯灭的精神高度。他说,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看到这里,我又笑了。终于醒悟,不生病的人是幸运的,在任何灾难面前,健康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韩少功评价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读史铁生的散文,其实就是与整个人生对话。从小就爱读书的我,小小年纪便痛失最好的知己——表哥。表哥生前酷爱读书,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还是读书。在他人格魅力的潜移默化下,我成了一名“书痴”。表哥没有读完的书,我读了一本又一本;表哥没有走完的路,我一直在走。有时候想想,读书没有给我带来功名利禄,却照耀了我孤独奋进的人生。这个孤独的过程其实也不孤独,我分明能感受到天堂的表哥,就是夜空里那颗最亮的星星。虽然我和表哥相处的时间非常短暂,更没有机会像现在一样,探讨关于读书的种种心得体会,但我分明能感受到表哥的存在,感受他在上天凝视我的眼睛。就像我读完《史铁生散文选集》之后,突然头脑清醒,感到心灵的杂质被过滤干净,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史铁生老师的文字,让我静享心灵的愉悦之感,让我不再孤独徘徊。这个拔高自己的过程,不需要别人指手划脚,不需要褒贬不一的评价,默默地一个人独行,照样成就平淡有意义的人生。书,是治愈心灵的良药,累得说不出话的时候,我就停下脚步,通过好书的滋养,慢慢审视自己。那段时光,有如站在高山之巅、大海之畔,聆听天籁之音,与大自然对话,纵横书海快意人生。从而达到抚慰内心创伤、洗心革面、脱胎换骨的效果,获得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我们要多学学史铁生的乐观。在绝境上,史铁生相信西绪福斯的欢乐之路是最好的救赎之路。他不指望有一天能够大功告成而入极乐世界,而是由天落地重返人间,同时敬重了慈与悲。生还能劳动,有作品留史,恐怕是一个人最大的欣慰。所以,灭欲不能使我们突围,长寿也不能。死也许能,但突围是专指活着的行为。那个突围是围定了的,活着即在此围中。聪明人已经看见了乐观的根据,人的处境,便是在苦难逃。乐观地活着,乐观地读书写作,乐观地战胜困难。在死亡和疾病面前,一切都不是问题。哪怕短暂的一生遗憾再多,也应该像史铁生老师一样,歌而舞之、思而问之。让别人记住你的笑脸,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
清醒地行走人世间,大概是我追寻人生最好的答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艰难困苦中保持革命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一直是我追崇的方向,人的进步制造了光明前景。人到中年,压力巨大,苦海无边。没有哪个人随随便便成功,更没有哪个人轻轻松松做梦。不读史铁生,是读书人一大憾事。读了史铁生的书,如果还继续浮躁没有进步,只能说明思想出了问题,要赶紧追溯根源、及时整治。否则,到了一切无法收拾的地步,恐怕是悔之晚矣。
我想,我也会想念生命中那些值得回忆的过往,就像史铁生想念地坛一样安静。当我向往安静的时候,“把一切污浊、畸形、歧路,重新放回到那儿去检查,勿使伪劣的心魂流布。”
(作者单位:红河州文联)
责任编辑:臧子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