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艺术塑造与价值提升

2017-11-13○杨

文艺论坛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诗词艺术文化

○杨 宾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艺术塑造与价值提升

○杨 宾

2017新年伊始,由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以及由地方卫视创播的《见字如面》《非凡匠心》等综艺节目相继登录荧屏,引起了观众的喜爱与热议。这些节目无论是在收视表现、网络评分还是在社会评价上,都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节目的制作方和播出平台各异,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围绕中国优秀文化进行创作和创新。文化类综艺节目热播已经成为2017年中国电视内容生产格局的重要景观。

纵观2017年以来走红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我们发现,较之以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和文化类综艺节目,新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具备更强的传媒艺术表达能力。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还是《见字如面》《非凡匠心》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创作者在以一种艺术创作的真诚初心,通过电视艺术乃至传媒艺术语言,建构出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审美特质,并为中华文化的当代表达找到了一种审美的提升。

一、打造“美丽框架”:形式美满足观看需求

获得审美愉悦与精神上的放松和娱乐是观众收看电视、网络节目的最基本诉求。好的综艺节目必须首先满足观众观看的需求,即是要“好看”。朱光潜先生在其著作《悲剧心理学》中指出,“悲剧表现的是理想化的生活,即放在人为的框架中的生活。它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现成找到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营造一个“美丽的框架”。《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正是通过美轮美奂的视听语言和先进的创作理念,为中华文化的当代表达,打造出了一个“美丽的框架”,这就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形式之美。

1.视觉体验的不断丰富

2017年爆款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形式上具有更加丰满、丰富的视觉体验。一方面体现在节目舞台空间的扩大,另一方面体现在视觉效果的增强。回顾2013年至今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艺术特征,我们可以概括为从“小而美”到“大而精”的转变。

出于成本和能力的考虑,早期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体量与呈现形式上多以“小而美”的形态出现。这主要体现在节目以室内为主,其体量和规模较小,节目的形式较为单一,更加注重传统文化自身魅力的凸显和表达。

经过四年的积累和打磨,文化类综艺节目逐渐获得成长。新的传媒艺术形式也为综艺节目的视听表达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尤其是在政策的鼓励下,文化类综艺节目获得了更加强大的资源号召力。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艺术旨趣上也从“小而美”逐渐开始了“大而精”的尝试。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舞美设计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在3600平米的巨大演播室中,围绕“水”元素打造丽水舞台;配合百人团答题的紧张氛围营造“万箭齐发”的视觉效果;结合中华古诗词的独特意蕴,打造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意境;丰富的镜头语言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蕴以视觉化的艺术手段呈现在观众面前。

2.整合综艺创作的最新理念和经验

近年来,综艺节目在大量的节目引进中吸收了许多国内外综艺节目的先进理念,并在本土化原创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理念和经验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多有体现。

一是跨界的理念。2015-2016年以来,跨界成为了综艺节目的新宠。北京卫视先后推出过《跨界歌王》《跨界喜剧王》等节目。跨界既是综艺创作的一种新思路,也是一种新方法,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也运用了这一思维。诸如《朗读者》既邀请了文化名人、素人百姓,也邀请了著名演员、导演作为朗读者,分享他们的人生体验与阅读经验。《非凡匠心》走近南派醒狮一集,就邀请裘继荣与醒狮团“比麟堂”一起混搭演出,通过跨界艺术的形式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是纪实的理念。随着纪录片的热播和户外真人秀节目的流行,纪实和户外成为了综艺节目创作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发展当中也借鉴了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在2014年推出的戏曲类真人秀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中,就有通过户外真人秀的手法进行的表现。《非凡匠心》主持人张国立,就作为体验者深入到了中国传统工匠的工作和生活中来,以纪实体验的方式领悟其对待作品的工匠精神。

三是跨屏理念。中国综艺节目早已实现了电视平台、互联网平台、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跨越。多屏观看、跨屏互动成为了当下综艺节目最主要的艺术接受方式。文化类综艺节目成功实现了电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多屏联动”。《中国诗词大会》在实现电视与互联网同步播出的同时,还推出了相关的同步答题app。同时,微信与微博将当代人的互联方式带入“微时代”,综艺节目的营销也必须学会运用最新的传播工具。很多文化类综艺节目都开辟了微信公众平台和官方微博,不但能实时发布节目信息,更成为观众参与节目的平台与入口。

这些新的元素的引入,丰富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表达方式,使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接受习惯,提升了文化类综艺节目形式上的创新性。

3.形式和题材的多元化

文化类综艺节目形象美的建构,离不开其题材创新、形式创新与环节的创新。

首先是题材创新。文化类节目的题材愈加多元。由围绕基础的中国汉字和中国文学的知识竞答题材,发展出了文化典故题材(如《中华好故事》)、书信题材(如《见字如面》)、姓名题材(如《中华百家姓》《你贵姓》)、民间艺术题材(如《传承者》《中国民歌会》)等多种题材的文化类综艺节目。

其次是形式创新。最初的文化类节目几乎都是室内答题竞技类节目。2017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仅四档,其中就包括三个类型。除了经典的竞技答题类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文化类综艺节目在题材上还创新出了诵读类(如《朗读者》)、讲说类(如《中华百家姓》)、体验类(如《非凡匠心》)、演艺竞技类(如《传承者》)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场景也由室内转向了室外或者室内外相结合。

最后是环节创新,文化类综艺节目表现出了环节更加复杂精彩的特征。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飞花令”环节。紧张刺激的诗词接力配合唯美的竞赛画面,让观众丰富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文化类综艺对于形式美的打造,将传统文化置放于“美丽的框架”之内,在形态上就获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

二、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意境美彰显本土审美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的理念统摄中国美学观念和各种审美范畴,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命哲学。体现在审美旨趣上,中国艺术既追求对于“道”这一生命本源的探寻,又追求一种“游”的自由心境。通过“神与物游”“心与物化”的体验方式,领悟和把握“道”,这也是中国人普遍接受的一种艺术接受方式。依托传媒艺术的媒介性和科技性优势,综艺节目具有虚拟地重构时间和空间的能力,这恰恰为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绝佳的条件。2017年涌现出的这一批文化类综艺节目,力图以当代最为流行的手段和形式,实现时代艺术语言的本土审美表达,从而传递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旨趣,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1.穿越古今的“时代美”

《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非凡匠心》等文化类综艺节目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具有历史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料,打造出了穿越古今的“时代美”。

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一方面,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无比丰厚的文化资源宝库;另一方面,遥远的历史资料不易被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所理解和接受。对于这个难题,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巧妙的节目编排、精美的画面剪辑和多样化的视听语言,在节目中实现了经典内容的当代表达。

《见字如面》将远到唐代近到几年前的信件,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编排,并让观众熟悉和喜爱的影视演员来进行诵读。同时利用“双现场”的设置,通过谈话的形式充分地介绍相关人物、事件和时代的背景资料。以这样的形式将千百年的时空和事件成功压缩在节目时间之内,爆发出了穿越时空的力量。又如《非凡匠心》通过新老动画人交流的方式,将观众带回到童年的记忆当中,通过青年动画创作者的致敬与创造,达成了对传统动画人艰苦创作的理解和认同。这些都营造出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时代美”。

2.超越文化族群的“和谐美”

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对一种融合“场域”的建构,打造出了超越年龄、民族、性别等文化族群隔阂的“和谐美”。

“场性思维”是电视艺术重要的艺术创作思维。所谓“场性思维”,“就是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诸多的语言手段、时空的自由展现,在电视屏幕上展现一个完整的‘生活场’,完整的‘人生场’,完整的‘生存形态场’,也就是在电视屏幕上复原一个无比丰富多采、有声有色、真实可信的全方位的‘信息场’”。文化类综艺节目特别需要这样一个“场域”的建构,这既能规避文化类节目流于说教的风险,又能让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成共识。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参与节目的人员选取上。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的设计,还是《朗读者》明星素人搭配的表现形式,都体现出了这样的思维。同时,一些时尚元素如弹幕评论、表情添加等元素的引入,都让这些节目在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获得了极大的认同。

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营造这样一个“场域”,将社会中各个年龄层、受教育程度各异、性别和地域乃至民族各异的人群聚拢起来,尊重他们的文化偏好与文化表达,并将中华优秀文化成功地进行渗透和表达,从而达成了一种“君子和而不同”的“和谐之美”。

3.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文化类综艺节目将形式美与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蕴美的巧妙糅合,实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意境”追求“象外之象”,旨在创造一个超越日常现实、情景交融的一派艺术境界。这就要求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者们,在中国传统文化材料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媒介艺术相统合的同时,还要展现出出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意蕴。

《中国诗词大会》中的“图片线索题”环节中,沙画、手绘等艺术手段的引入,使得诗意通过画面的形式展现出来,用电视艺术的声画语言对传统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进行展示,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尝试。在环节设置上,节目还原了古代文人雅客经常玩的“飞花令”的游戏形式,即紧张又刺激,又能让观众直接体会到文人纵情文字间的愉悦与豪情。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文化类综艺节目都设置有“讲评人”的角色,包括《中国诗词大会》的康震教授、王立群教授、郦波教授、蒙曼教授、《见字如面》中的许子东教授等。这些专家学者对传统文化意蕴的深入梳理和阐述,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从熟悉的诗词、故事当中能继续获得加感同身受的深度体验。这无疑增强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意境之美”。

三、实现精神传承:真实美回应价值追求

文化类综艺节目直面现实、并通过情感充沛的艺术表达达成观众与节目的“共情”,从而超越现实,回应当代中国社会共同的价值诉求与情感诉求。这体现在文化类综艺节目营造的真实、真情和对于价值的坚守和追问之中。

1.挖掘真实生活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真实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来源,“通过电视的‘艺术假定’或‘非艺术假定’,所带来的电视观众对直接的‘生活真实感’的追求,是电视美与审美的独有的特征。”以“真人秀”为主要形态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更是对“真实感”有着先天的重视。尽管这种“真实感”是一种“多重假定下的真实”,但这种真实必须有真实生活土壤的灌溉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孕育出成功的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中“百人团”里走出的白茹云,身患癌症且家庭贫困,历经苦难的她却仍然在心中给自己喜爱的诗词留下一方净土,在中国传统诗词艺术里呵护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美的渴望。坎坷的经历与诗词的熏陶让她获得了一种超然的气质,这正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现实写照。《朗读者》的场外“朗读亭”的设置,让我们看到现实中有如此多的中华儿女,热爱汉语文学、热爱朗读艺术,他们的真情诵读,让我们体味到中华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

事实上,中华文化并不在书本里,不在口号中,而是深深植根于每一名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渗透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真实感的塑造,就是对这样一种可感、可知的中华文化进行反映和展示。这就需要挖掘真实生活中中国文化精神,进而放大和展现出来。2017年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显然是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此类节目或得如此高的社会认同的原因之一。

2.真情流露凝聚“情感的共同体”

2017年出现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注重真情流露和情感表达。美国文化学者爱德华·霍尔曾指出文化是人的中介,“文化即是交流”,这种交流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最直观的方式,就是情感的表达。文化类综艺节目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使观众在节目中获得了情感上的共鸣,与节目一起形成了中华文化“情感的共同体”。这具体体现在节目对于个人爱情友情、家庭亲情和家国情的展现与表达上。

《见字如面》中明星夫妻——导演冯小刚与妻子著名演员徐帆的“情书”,让我们体会到夫妻二人之间掺杂在生活琐事之中的浓浓爱意;《朗读者》里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老师深情诵读贾平凹回忆母亲的文章,精湛的朗诵技巧和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让每一个中国人闻之动容,也春风化雨般地将“孝”文化的共识凝结在一起;《见字如面》中“复旦才子”曹越华的抗战家书和抗美援朝志愿军宋团长的“报喜家书”,都显示出中华儿女不怕牺牲、抵御外辱的英雄气概和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种真实的情感流露让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得以凝聚和表达。

3.对于价值的坚守和追问

真实的故事和真实的情感,目的是传达真实的价值。这一价值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2017年出现的“爆款”文化类综艺节目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守护和对当下生存价值的追问。

在这些节目里,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对崇高价值的坚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担当。《见字如面》节目的中的杨开慧“托孤信”、曹越华抗战家书、林则徐家书、志愿军战士家书都体现着这种情怀。个人的价值在国家和民族价值面前得到放大和升华。也有对于事业的操守与坚持。《朗读者》中96岁的译者许渊冲教授对于翻译事业的热情和执着,让年轻人动容。事业已经内化成生命的一部分。

在这些节目中,同样有对于时代价值的追问与找寻。《见字如面》里路遥写给弟弟王天乐的信《我绝不可能在这种过分戏剧化的生活中长期满足》,就表达他对成名后生活的厌倦与对“无比沉重的劳动”的渴望。他说:“我渴望从新投入一种沉重,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这是我的基本人生观点。”这样的价值追求,对于某些受到物欲熏染而价值迷失的年轻人,不啻为当头棒喝。

当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冲淡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必须要面对的现代化问题。一方面人们崇尚物质、渴望欲望的极大满足,另一方面面对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外部生活,人们的内心世界却体验着前所未有的焦虑与孤独。什么才是一个人必须坚守的价值?现代人迫切地需要找寻一个答案。娱乐和搞笑尽管能够让人们一时得到舒缓和放松,但并不能够回答人们心中的疑问,反而会让人更加疏离本真的生活世界。文化类综艺节目显然回应了“价值”这一命题,将中国文化的价值坚守和价值追问带到观众面前,并将这种坚守和追问作为节目的核心追求,这对于当下社会来说无疑是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的。这种引领力量的彰显,则是通过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真实故事、真实情感和价值引领所塑造的“真实美”迸发出来的。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潮肇始于2013年,是在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呈现多元类型的“井喷”态势,综艺节目竞争日渐白热化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直以来,中国电视综艺内容生产既面临着引进节目远大于原创,本土综艺节目形态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也面临着本土文化资源的时代表达不足甚至缺失的问题。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既回应了综艺节目原创力提升的行业需求,也回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现实表达的社会需求与文化需求。它标志着中国媒体人与中国传媒艺术创作者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艺术自信与艺术自觉,开始熟练运用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传媒艺术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形式美”“意境美”和“真实美”的塑造和呈现,文化类综艺节目已经开始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艺术审美特质,并以此彰显和引领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

注释:

①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中英文》,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4页。

②高鑫:《电视艺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3页。

③④胡智锋:《电视美学大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第19页。

⑤[美]爱德华·霍尔著,何道宽译:《无声的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5页。

⑥刘俊、胡智锋:《多元类型的“井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生产的新景观》,《中国电视》2015年第2期。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诗词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