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性的个人精神景观叙事
——夏商《标本师》读后

2017-11-13

当代作家评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肉身现代人先锋

郭 艳

长篇小说《标本师》是智性写作,小说家摒弃惯常的叙事逻辑,在轻盈的叙事中融入沉重的人性主题,在知识性叙述中保有丰沛的情感体验,在个体性生存图景中隐喻现代人的困境。文本呈现了一个小说家对于当下现实的虚构与重写,在一个注重现实逻辑的写作环境中,张扬小说的虚构性逻辑,在想象性中构建对于现代都市人的独特理解。主人公职业的选择是反常规的标本师,由此所谓知识分子叙事、欲望叙事和为历史代言的全知叙事让位于一种现代性的个人精神景观叙事。大学、家庭、社会阶层等等成为一个人遥远的生活背景,小说集中表现标本师欧阳面对自身情感和生命体验的私密性、陌生性和异质性,从而试图在陌生化的审美体验中重新讲述人在当下生活情境中面临的新困境:肉身自由中的漂浮迷惘,情感失落后的困顿悲伤,乃至人性荒凉处的孤独无助。

私密性独白与现代人的情感困境

小说是日记体的,这种日记体以第一人称方式袒露个人化的私密经验。男主人公欧阳一系列反常的行为都是为了寻觅自己消失的女友——苏紫,小镇上巧遇和前女友相似的焦小蕻,在追求焦小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桩蓄意的自杀(抑或他杀)案,由此又引出欧阳与女友苏紫或隐或显的情杀案。小说掺杂着男主人公旺盛力比多与柏拉图精神恋爱的双重气息,在作家精心编制的故事沼泽中艰难跋涉,文本也在人物行动中清理和打捞人性幽微处的隐秘和暗伤。小说饶有趣味地在一个巨大的叙事圈套中设置人物、场景、情节和情境,通过连环套的故事层层包裹叙事的核心,通过私密性的独白一步步呈现主人公的情感困境——爱与爱的背叛,那种情爱记忆的折磨与标本师对于肉身不朽的追求,非常诡异地呈现出悬疑小说的某些特质。小说中标本师欧阳的生活具有一定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度是现代社会给予都市人的自由度:衣食无虞的生活,不错的教育,恰当的情商和智商,甚至于父母失和的家庭……欧阳具备一个平庸现代人所有的特质,然而,他却不愿意做一个机械复制时代的螺丝钉或者复印纸。由此,小说为主人公设置了完全不同于当下青年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模式,房子、车子、工作乃至性都没有成为“青年的压力、困惑与苦闷”,职业和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在漫不经心中成为情感追求的景深,小说表层演绎男主人公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在这种爱的背面却隐藏着背叛与死亡。在叙述欧阳和苏紫的爱情故事中,作者的笔调中情不自禁带上了20世纪80年代的情感特质,纯真、羞涩又暗含着某种小小的任性,欧阳、苏紫依然呈现出对于爱的纯粹性理解。由此,苏紫似乎无来由的背叛和欧阳同样无来由的背叛才成为两人情感生活致命的精神性创伤,这种对于身体纯洁性要求极高的典型莫过于《苔丝》中的克莱尔。标本师男人的嫉妒夹杂着自身肉身的背叛一起成为某种难以言说的情爱记忆,以至于后来一系列的行为都游走在这种对于肉身盲目性的恐惧和对于情感纯粹性的自觉守护中。其实灵肉两端的矛盾一直存在着,古典的道德叙事以道德说教获得合法性,现代的欲望叙事以身体法则获得肉身的宣泄。小说中的标本师欧阳则徘徊在两者的边缘地带,沉溺于自己的情爱记忆与标本的肉身不朽之中,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集中呈现出现代人的情感困境——当一个现代人拥有一定的生存自由度,拥有爱,又如何面对引诱肉身的欲望?世俗婚姻“猪一样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感觉平庸的无趣,身体解放同样在浅薄的意义上显示欲望的虚无,精致的物质主义也无法掩盖精神匮乏症的怅然若失。或许当现代人宣称“我是我自己”,以个体所谓的肉身、情感与理性为自己正名的时候,上帝、传统、历史、道德和伦理的重负轰然倒塌,这时无边的困惑和孤独就成为现代人永恒的宿命。

现代人、天使、魔鬼与“你是谁”

这部小说中男主人公欧阳始终是一个“现代人”的形象——都市、技术、知识、理性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反抗着现代社会同质化的生存模式。小说中的女性苏紫、宋姐、焦小蕻则无疑是传统的,她们忽而是天使忽而又被魔鬼附身。女性天使与魔鬼的形象设置,暴露了作者对于女性的前现代认知,从而让这部小说显示出女性形象刻画的男权中心主义倾向。文本中的女性叙事和当下的欲望化话语剥离,恰恰从美善合体的角度来阐释女性天使的一面。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对于女性身体、情感和精神体验的尊重,这种尊重体现在欧阳对于苏紫和焦小蕻由衷的倾慕,那种对于美无条件的倾慕展现出男性对于传统女性的美好想象。对于宋姐那种略带风尘气的接纳,对于金堡岛羊姨神秘性的刻画,乃至于小说叙述者“我”前妻倪媛媛的刻画,无疑展示出了一个个性格迥异却让人难忘的女性形象。然而,魔鬼依然出现在这些女人身上,苏紫和欧阳表面近乎完美的爱情中,隐藏着深深的背叛。同样的叙事姿态在对焦小蕻的描写中如出一辙,动人爱情面纱下有着令人惊愕的人性真相——不管丈夫请求焦小蕻还是被焦小蕻推下去,宋姐的肉身取暖恐怕是一种惯常的套路,羊姨精于算计的生意和杀戮相伴……人性的尺度在这里都更倾向于魔鬼。小说这种叙事策略显然来源于作者对于女性乃至人性深深的怀疑,这样,小说家将惯常亚文化的叛逆性转换成为人性的复杂性,由此这个文本爱情叙事的内核中还隐藏着一个深深的疑问——你是谁?标本师执著地回忆自己的情爱史,在对于一个个女性灵肉的记忆中试图靠近她们,触摸她们幽微细腻的情感世界。然而在动物尸体和碱皂的气味中,爱情的背叛让标本师失望,肉身的宣泄带来颓败的沮丧。他试图反抗生活的庸常,专注于幻灭之后对于爱的想象,最终用凤凰标本隐喻自己对于爱、美和技艺的坚持。然而,这只假凤凰标本在现实的虚妄和生命的毁灭中极快地被消解,小说此时也戛然而止。

小说凭借着一种人为的强悍让标本师带着诡异的标本从现实中决然出走,标本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赋予文本浓厚的隐喻色彩。时间、死亡和凝固的永生——都在那具肉身不朽的人体标本中成为某种魔幻化的表征,在意义含混的出走中,纠缠标本师的道德、伦理、情感乃至罪恶都逃离了被审判的命运。

现代都市景深及其隐喻的双刃性

在中国当下的写作中,真正营造一个现代都市景观是难的,因为中国社会的城市大多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文化语境杂糅共处,呈现出驳杂的文化色彩。这部小说选取了自然博物馆的标本师作为叙事对象,自然博物馆和标本师无疑让小说具有了现代都市背景。小说家在现代城市景深中铺展开的并非是惯常写作套路的欲望、权谋、享乐或者与之相对的生计、磨难与困苦,而是重新阐释他对于现代个体及其人性处境的探幽索微。

《标本师》的确建立起了一种知识性叙事,文本故事行进在《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的高超技艺中,那种对于动物标本制作的严肃、精准和细致,在层层的铺叙中让读者感受到了标本师的技术、知识乃至智商。然而,标本师一边理性地跟各类动物尸体打交道,庖丁解牛般沉溺于技艺带来的沉醉之中。一方面人类自身难以摆脱的局限性则始终纠缠着标本师。这种局限性从故事层面上来说是人的肉身沉沦与情感幻灭带来的颓败感,从精神结构层面来说,标本师无法突破人类的伦理禁忌,当他试图以对待动物的方式来保有人类标本,乃至以这种方式存留他个人化记忆的时候,人类的伦理和禁忌无疑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让标本师无法直面。死亡是永恒的反面,标本师让人类同时面对死亡与死亡的永恒,小说至此呈现出惊悚的艺术特质。这个时候,小说叙事只能退场,留下的是标本师推着轮椅消失在人流中的幻影。

自然博物馆是现代社会科技理性的象征,而标本师欧阳的师承来历又和传统手工技艺一脉相连。馆藏动物标本一方面成为自然生物历史记忆的见证,一方面也暗示着这是一个漫长时间维度中各类死亡的聚集地。当人类以所谓科学的方式保留动物尸体的时候,无疑是一种与自然方式有违的非自然的方式——或者说人类的方式时时暗含着有违自然规律的因素。自然博物馆和标本师成为双重的隐喻:杀戮、清洗、保存,这个主题在文本中甚至于比男主人公情感经历更为重要。当叙述者将爱情置于无数死亡标本之间的时候,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才会显示出对于庸常和死亡的解构性意义,体现出人类以非自然状态存在的真正意义——在强大的自然规律和无法扭转的线性时间之流中,人类有着保留精神性印迹的永恒冲动与本能。这样才能够理解,当人类置身于无数动物标本的自然博物馆,看到的是历史,而不是杀戮!人类即便在时间之流中无能为力,却依然用记录情感和精神生活的方式建构自己的记忆之塔。从这个维度上来说,标本师的符码意义在于:人类通过现代知识建构强大的理性力量和传统。然而,小说恰恰在这个维度上用力不够,当欧阳离开自然博物馆之后,标本师的符码意义日渐消失,从而使得自然博物馆和标本师仅仅成为现代都市景观的象征,而没有在更深的人类伦理和禁忌层面赋予现代人心灵景观更多的复杂意蕴。

现代人格建构与先锋的前行

阅读《标本师》是一件颇具挑战性的事情。在阅读的过程中,两种迥然不同的阅读体验时时纠缠着:小说非常好读,有着畅销书的品质。知识性贯穿在都市化的情感书写中,语言轻盈而有着结实的城市经验,在文本叙事中时时能够看到深入现代都市人内心的细腻观感。同时,这本书又时时设置着障碍和陷阱,让读者在草蛇灰线的叙事中条分缕析,在众多悬疑中调动自己的思考力。这部长篇小说在新的维度上展示了中国现代人的人性景深,试图呈现出真正属于城市豢养的现代情感和精神景观。中国社会终于有一代人的成长远离饥饿、灾荒、动乱和战乱,经历着平庸现代人所经历的庸常、琐屑和无聊,小说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摹写这一代人面对女性、职业、亲情、爱、欲望和死亡等等的非主流化倾向,摹写他们如何面对自身精神、情感和伦理的困境。小说呈现出相当强悍的异质性情感特质,对于现代都市人性幽暗区域有着非常尖锐的剖析,在这种犀利的剖析中,人性的柔软细腻和荒凉衰败一样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但是小说依然没有脱离两个最为基础的时代性烙印:灵肉盲目性中的迷乱和技术理性的无疾而终。小说中标本师的爱情缠绵悱恻,然而却以命案这种庸俗的套路来结局。自然博物馆的标本师在呈现人类强大技艺传统的同时,却露出文学青年的小尾巴,无法抵达真正现代理性的信念与执着。

这部长篇在小说观念和技术设置上无疑也有着相当独特的追求,显示着小说家对于现代人性的先锋性考量。上个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无疑正成为新的“影响的焦虑”,先锋文学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了小说形式上的一次反叛,同时解构了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文学的束缚。但是先锋文学完成了解构使命,却依然没有完成对于当代文学个人主体性的建构。先锋作家主体膨胀,并不是说先锋就一定具有作家个人性,先锋文学恰恰是空心的,缺乏正在成长的中国现代人的主体性或者说现代人格在1980年代先锋文学中依然阙如。当下真正意义上的先锋小说应该从当年先锋文学止步的地方起步。《标本师》这类作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延续了先锋精神,试图在新的维度上摹写中国现代个体的心灵镜像。小说在现代都市的生存语境中探讨人性的幽暗和荒凉,在爱的寻找和背叛中叙写后传统时代中国人的生命经验。在传统式微的挽歌声中,摹写人在道德、伦理和价值虚无中的左奔右突,以及他们在对现代体制疏离逃逸中的孤独迷惘。人类生存维度中存在着选择的自由,甚至对于时间和永恒也依然应该保有某种人类本能的探索。《标本师》呈现出城市现代人的个体精神情感景观:我是我自己——这一现代性经典命题在主人公标本师这里成为某种自觉的生活选择。这种选择让他开始真正能够以个人化的方式去解构传统的伦理、道德乃至价值判断,同时和现实的功利主义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他日渐疏离曾经养育和教化他的社会环境,从父子、师徒、单位、朋友之间抽身而出,他孑然一身寻找已经逝去的爱情和爱人。在这样一个几乎完全剥离日常性生存经验的个人化景观中,标本师欧阳的精神和情感依然举步维艰。尽管隐藏的情感似乎比裸露的情爱更深沉,然而随着剥洋葱式的情节层层展开,现代人性的局限和困顿也一览无余,时时在标本师耳际响起的寂静轰鸣声无疑就是这种精神困境时时被击中的隐喻。

这部长篇小说非常敏锐地触及了当下现代生存经验诸多和传统的异质性,对于未经历启蒙理性的中国人来说,现代及其双面刃的现代性后果,无疑都将作为更大的悬案存在。小说呈现出先锋意识对于人性幽暗、荒凉和虚无处的锐利剖析,与此同时,也期待先锋的叙事能够指向人性的温暖、安适与澄明。

猜你喜欢

肉身现代人先锋
蛰伏
蛰伏
现代人的避难所
这肉身从无中来
智珠
2016技术先锋获奖名单
现代人的手机“依赖症”
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