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7-11-13
编读往来
我有话要说
《赚不到那么多钱的努力还有价值吗?》
如果房子和金钱变成了衡量成功的标志,那我们还剩下什么呢?赚钱成为人生的唯一目的,这世界还有什么进步呢?搞科研的人也许一生的收入也不如明星一次的出场费,名校毕业的学生也许没有小学就辍学的朋友年收入高。
——@潘云
小编:扎心了啊,老铁。
人生这一辈子要一直努力奋斗,即使年纪大了只要心态好,你也可以像青春时活得那样精彩。你不需要非要赶上时代的潮流,你只需要跟在时代潮流的背后就可以了。这就是人生!
——@雁去雁归2017
小编:你还要我一辈子一直努力奋斗……我谢谢你啊。
《谣言为什么会深入人心?》
无风不起浪与真相背后的秘密谁知道?
——@道远
小编:蓝天知道,大地也知道,路过的清风和白云也知道(那么问题来了,白云是谁?她跟清风有神马关系?)。
《是什么让知识分子越来越灰头土脸?》
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会随波逐流,他们会思辨。
——@三月三的青柳岸
小编:我不太会思辨,但我会游泳,也能做到不随波逐流(自动滑稽)。
《同学,能别对我嗤之以鼻么?》
我注意到,打了四份兼职(工),很厉害。
——@莹莹
小编:谁闲着没事打四份工啊。这种厉害,不要也罢。这也太敏感了,可能就是一句心情不好时的一句吐槽话而已,然后作者还要摆出别人一米八、高富帅的标签,带着偏见,也对,愤怒的唯一来源是自己的无能(莫言),即便后面列出自己努力的事情来安慰自己。这位同学太在意别人了,以至于这样一句话,就能这样发泄般写篇文章来修复安慰自己。建议更包容合群,尝试改变,即便很难,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别人无意的话,不至于造成伤害。
——@阿拉伯海
小编:高富帅你好,高富帅再见。
很难喜欢一样东西或者一个人,喜欢上了,就会陷得很深,同感。
——@树懒
小编:悄悄告诉你,很多喜欢《中国青年》的读者,都跟你有同感。
找到同类人的感觉。
——@爱之旅
小编:嗯嗯,这种感觉,只在《中国青年》才有,请君珍惜。
《那些让我们感动和惭愧的留言》
大学的时候,总是迷茫,总是恐惧,害怕就业,害怕未来,每次这个时候我都要去找找《中国青年》,看到这么多年轻人都在这个社会上坚强努力,我又加满了血。
——@每,天丽
小编:不努力不行啊!你不努力买不起房,我不努力,你就不买我们的杂志。每当想到这些,我就又加满了血。
十五年前高三毕业时发现的《中国青年》,一直陪伴我到现在!
——@戈多
小编: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说好一起到地老天荒,即使以后杂志涨价,你也不离不弃,好吗!
《买不起房并非因为我不够努力》
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机器灵
小编:对,如果不坚持阅读《中国青年》,是看不到希望的。
正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样,微信成为主要阅读获取资讯的工具后,一些能把人读得火冒三丈,气得吐血,恨不得当场与那三观不正的作者对质的狗屁文章大行其道,甚至还经常获得10万+的阅读与转发,将在北上广打拼而又买不起房子的年轻人贬得一文不值,归因于他们的懒惰,短视,不思进取,不够努力,而完全将极度不合理的房价看作是合理的竞争规则,将这个时代的问题全部推在青年自身的能力问题上,说白了,这只是那些作者畸形幼稚的成功学在作祟罢了,再者就是想通过这些与传统观点唱反调,用标新立异的观点来骗取10万+的阅读转发罢了。
——@王水溶心
小编:不敢批评不合理的房价,只敢甩锅给青年人,这么厚的脸皮,是跟鞋底子学的么。
《在北上广,输了自己,赢了世界又如何》
输了世界更不行。
——@詹则铭
小编:那肯定啊,爸爸妈妈会打我们屁屁的。
赢了世界,输了自己又如何!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小编:咦(注意声调,四声转三声)——你说话的样子好像个哲学家。
责任编辑:郝志舟
欢迎投稿:freejoel@163.com
欢迎反馈:http://Weibo.com/i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