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幻想之镜,观照愿望的表达与满足
——读盘晓昱儿童小说集《喂,你在等一列火车吗》

2017-11-13/

广西文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幻想儿童文学儿童

汤 岚 / 著

儿童小说作为一种以塑造儿童形象为中心、以广大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叙事性文学样式,必然要承载人类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和人文关怀,也应该担负教育和游戏等多方面的功能和责任。童话的幻想性、亦真亦幻的叙述艺术、神奇的思维和想象以及写实的小说手法的融合,是这类作品应有的美学特征。广西的80后作家盘晓昱,以他的儿童小说集《喂,你在等一列火车吗》(广西人民出版社),裹挟着一股强烈的梦幻冲击波带我们进入一个个神奇的世界,展示了“一种非写实的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用来表达和满足人类愿望,特别是儿童愿望的叙事性文学作品”(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的美学价值。作家以幻想之镜,观照着儿童世界里愿望的表达与满足。

儿童文学离不开想象,儿童的成长也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人类的进步。法国作家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就遇上了想象。”英国作家康拉德·约瑟夫甚至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是靠幻想养育的,以免人们过早地放弃生活,使人类走向死亡。”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都善于运用智慧的想象力,他们以自己的生活矿藏、知识学养,加上对时代社会的感觉思考,为少儿读者描绘出一个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这个天地充满生机活力。童话大师安徒生让貌不惊人的“丑小鸭”蜕变为一只高贵优雅的“白天鹅”;《杰克的豆茎》里的孩子能沿着豆茎爬到天上去;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顽皮、淘气的小木偶匹诺曹的形象。这些作品,都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它们都具有奇特的幻想和打动人心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实现心灵的畅游和精神的飞翔,同时受到心智的启迪、思想的净化和情感的陶冶。所以,这些作品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湮没,不会因岁月的老去而褪色,它们永远是孩子们阅读的佳品。盘晓昱的这部儿童小说集富于浪漫色彩、幻想精神,让小读者从中感受到智慧、优美、传奇、神秘、哲理、淳朴的世界。作者怀揣着一颗“童心”,以幻想之镜观照儿童成长,用超强的想象力和熟稔的艺术技巧,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内容和形式都适合儿童审美心理和阅读情趣的儿童文学天地。

作品《我们是谁》,主人公曹小丽无意中从一只猴子那里得到一面神奇的镜子,从镜子中她发现自己竟然是一只兔子,继而用镜子照出妈妈、老师、同学等其他的人也是不同的动物。文章将童话中的荒诞、离奇、神秘等元素融入现实场景,在人与动物的转换间告诉我们:“我们都是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的,而且呼吸的都是同样的空气,看到的都是同一片天空。”“不管是人还是其他动物,只要我们心中有爱,互相爱着,这就够了。”作者让孩子们在审美的愉悦中获得心灵的感悟和情操的陶冶的同时,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欢迎来到半边村》里的曹晓婷因为脸上有疤痕而总是遭受同学的耻笑和捉弄,她骑着单车误入森林深处,进入一个所有人都只有半边头、半边脸、半边手、半边腿的半边村。“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没有猜测,很真诚友善,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在这里没有烦恼,没有惆怅。”当她从半边村的梦境回到现实,等待她的是把自己的头发也垂下来遮住半张脸的友善的同学。作者也善于把文学想象力和科幻魔力、神妖魔力结合起来,用创造性的幻想为人们展现了一个个非人类的虚幻世界。能够穿越五分钟的手表,给老妇人手术钱的老妖,帮助易小禅练就枫剑法的火狐狸,这些神奇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卓越的想象力。

盘晓昱的幻想世界没有亦步亦趋追随他人,而彰显出自己的独特风味。文章中一个个奇怪的际遇,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童话小故事,呼唤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回归朴实、简单、趣味和纯真,远离虚幻、暴力、粗俗和浮躁,表达了作者对心灵自由和简单快乐的纯净追求。他的故事中有超越时空的童话形式,有奇异独特的冒险故事。强烈的动作性和鲜明的画面感,不断刺激读者的感官,让人感受全新的幻想体验。既如此新奇、恐怖,又有着不自觉的吸引。作者以生花的妙笔,秀美沉静、精致有力的语言,设计巧妙、富于变幻的情境,将严峻的现实消融在幻想之中,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难得的顺畅感和层层悬念的吸引。别林斯基说:“生气勃勃的、富有诗意的想象力是培养儿童文学作家一系列必备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儿童文学作家应当通过幻想并且凭借这种幻想去打动孩子们。童年时期,幻想是儿童心灵的主要本领和力量,是心灵的杠杆,是儿童精神世界和存在于他们身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的首要媒介。”盘晓昱将幻想之镜深植于本土儿童生活,抓住儿童生性好动、求异探秘的心理,一方面精心构建出虚幻神奇的境界,另一方面呈现大量的儿童生活写实成分。这部儿童小说集,以家为载体,围绕着同学、老师展开故事,以此关注被繁忙的日常生活忽略了的少年之心以及他们纯真美好的情感,给童心插上天使的翅膀。作品中流露出的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性本源的探索和对儿童天性的深刻体察与细致关爱。

有情怀有深度的儿童文学也具有童真思维的反思功能和批判功能,引导读者向上向善。同样,盘晓昱的作品也熔铸着作者对现实的深入挖掘和深度思考。他的作品属于每个在现实中渐渐长大的人,每个拥有梦想和希望的人。作者用孩子的视角来感触、描绘这个世界,深入思索当下中国少年儿童被现实世界重重逼迫的焦虑感,以及他们身心成长过程中欠缺的东西,对他们坚韧毅力的养成与心理的健康进行了积极的引领。家庭的不和谐,父母的离异、忙碌,疏远的亲子关系,让孩子的生活、心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和伤害。《女巫在线》中的小米因为父母工作太忙无暇照顾他,而被送到乡下外婆家,那里有一群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管制和关心,他们被手机里的网络游戏吸引走火入魔,自己变成了木头人,看人都只有半个身子,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还握着手机不放。这部作品也带给困惑于孩子教育的父母一剂良方,让家长们更好地审视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与缺陷,理解孩子的真实心境。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世界的大命题,也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盘晓昱的儿童小说中有不少触及环境保护题材的“绿色童话”,这让他的作品有了鲜明的呼唤生态文明的时代感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危及人类生存的时候,环保意识的觉醒让人们有了对生存环境的深厚忧患。作者高举环保的大旗,呼唤人与动物、大自然和谐共处。尤其对人类或拟人化动物的精神层面、灵魂深处更深更远更辽阔的东西予以更多的关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对爱与善的诠释,对生命的怜悯,对责任的担当。《怪物出没》这个故事中,因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导致下水道里的生物都要上地面来呼吸新鲜空气。作为网络高手的老爸原本设计出网络病毒来攻击并毁灭下水道世界,在凌达的劝说下,老爸重新设置了一种网络病毒,只要人们一上网就会中了思维病毒,随之人们的陋习就会改变,不再随意扔垃圾,不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也让下水道世界的空气变得适合怪物生存。当能力越大时,责任也越大。那些拥有超常能力的超人、侠客,就是以为草根和弱势打抱不平为己任,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所以赢得了全世界的信任和推崇。凌达和老爸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了下水道里的弱小生命,这种行为告诉我们,每一种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珍惜。《我被一只兔子绑架了》以神幻的笔调,写出“我”因为爸爸抓住了野兔卖到野味店,而在上网时被野兔的哥哥绑架进了网络成了一只兔子。当变成兔子的“我”遭遇了被猎人追捕、受伤、思念亲人一系列的经历之后,对兔子的痛楚感同身受,最终与兔子“合谋”救出了兔子弟弟,并让县城的野味店老板放了所有收购的野生动物,并承诺以后不再经营与野生动物有关的生意。这正是作者人文价值关怀的体现,对动物坚定的生命意志与强大的生命力量的表现,展示出作者对地球家园的终极关怀。

幻想之镜观照下的儿童世界,也应该是充满希望、光明与温暖,让孩子们满怀美好信念的幸福世界。用儿童文学家托尔金的话说,所有完整的童话故事必须有幸福的结局,具有幸福“转变”的故事才是童话故事的真正形式,是童话故事的最重要功能。也正是这种功能,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迷宫里完成了愿望的满足。《琵琶语》中爹爹救了白狐的女儿,白狐化为夫人以身相许,一生照顾我们父女。《牧羊笛下的公狼》中的公狼奥凯,为了帮助曾经在妻儿饥饿困顿中给予它食物的牧羊少年,用自己的生命去与狼王搏斗保护羊群,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母狼与小狼就一直陪伴在牧羊少年身边,一起思念奥凯。《我的同桌是癞蛤蟆》里的张浩子是一只癞蛤蟆妖,为了报答“我”对他的救命之恩,才变成人类来帮助“我”。这些非人类的形象,大都以其内心的善良和大爱产生了感染人、陶冶人的性情的美的力量。这种人与动物的故事中间蕴含着一种纯粹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价值张力,善良与感恩,正义与互助,这些古往今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都值得今天的孩子们深思与传承,也在盘晓昱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杜威的“儿童本位论”强调儿童文学创作须注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切实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好的儿童文学家应该是一个儿童游乐场的建造者,他们无须强迫儿童到自己建立的这个世界中来,儿童喜爱这样一个世界才会愿意进入这个世界。我们只有站在儿童立场,以孩子们的兴趣为中心,高扬他们的主体性,针对他们独特的心理状况和审美情趣,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他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为他们的茁壮成长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才能更好地为我们国家民族培养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新一代人才。盘晓昱抓住少年儿童喜欢新奇、爱冒险、好幻想的天性,用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穿越时空的想象、曲折离奇的故事和跳跃性的思维,冲破我们惯性思维的束缚,打造了一个奇特神秘、具有真善美的梦幻世界。通过这些情节曲折、想象奇特的作品,孩子们可以探寻到神奇的世界,感受美的力量,满足好奇心理与幻想欲念,从而获得审美的快乐。他借助幻想之镜,给小读者们的天地镀上爱与美的光芒。无论是田园式的乡村风景,还是繁华的都市生活,作品里都浸透着一种明净纯真、难能可贵的高尚风气。在作家笔下,那些花草,那些飞禽走兽,那些孩子成长中的细节与感受,全都被神奇的幻想与珍珠般明亮灵动的语言串联起来。以各种动物的“微观世界”去呈现生命的本真存在,折射出当下时代儿童们独特的精神气质与审美趣味。它既有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又有浪漫主义的梦幻色彩,让孩子们在阅读和欣赏中形成独特的审美感觉和愉悦效应,从而实现精神与思想陶冶层面及文学欣赏层面的双重愿望的满足。

猜你喜欢

幻想儿童文学儿童
刊首语
锁不住的幻想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