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毅《赴溧阳参与校阅典礼答诗》写作时间考

2017-11-13徐君华

大江南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溧阳战区陈毅

徐君华

陈毅《赴溧阳参与校阅典礼答诗》写作时间考

徐君华

《陈毅诗词集》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11月版,第58页)收辑了陈毅的《赴溧阳参与校阅典礼答诗》四首.

元旦校阅

大纛凌空照万方,

将军校阅踏晨霜.

山呼抗战风雷动,

立马东南扫欃枪.

元旦公宴

峨冠博带朋满座,

耳热酒酣意气豪.

三年抗战今朝乐,

破敌收京赖我曹.

席间谈国共往事

山河破碎思前事,

抗日合作看精诚.

丈夫一怒安天下,

横刀跃马取东瀛.

元夜火炬游行

归来大醉歌元夜,

火炬烧天拥万人.

如此军民邦国盛,

待看战胜保和平.

题注为:"1939年1月1日,作者应国民党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冷欣邀请,去溧阳参加'元旦祝捷检阅大会',并作赠答诗四首."

《陈毅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239页),同样记为1939年1月1日,"应国民党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冷欣邀请,前去溧阳参加'元旦祝捷检阅大会',并作赠答诗四首".

从这组诗的内容看,不可能是写于1939年1月1日.

一、《元旦公宴》诗中写到,"三年抗战今朝乐",如果该诗写于1939年1月1日的话,全国抗战从1937年7月到1938年底,只有两个年头.怎么会是"三年抗战"呢?

二、查冷欣是1939年1月1日才从浙江江山军政部第二十二补充兵训练处处长任上,调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江南行署主任,当时行署驻安徽屯溪附近的梅林.当时尚未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到任当天,无"捷"可"祝".

三、冷欣的江南行署是1939年4月,才从屯溪搬到溧阳山丫桥的.这也就是说冷欣不可能于1939年元旦从屯溪到溧阳来举行校阅和宴会.

四、陈毅曾多次跟冷欣打交道.新四军江南部队隶属于国民党第三战区,冷欣是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新四军江南部队名义上也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1939年2月,国民党三战区命令新四军第1支队去接替国民党第108师,担任芜湖以东水阳一线的阵地防御.水阳是水网地区,让一支只有一个多团、没有重武器的部队去接替一个正规师的阵地防御,显然是置之死地的陷阱.为此,陈毅赴国民党江南行署与冷欣谈判.陈毅摆事实讲道理,据理力争,阐明要1支队放弃敌后游击而以劣势装备作阵地防御,是弃其长而用其短,两党协议规定新四军的任务是开展敌后游击战,如要新四军担负正面防务,要报中共中央解决.经三天交锋,冷欣只好表示收回成命.

1939年9月,"江抗"跟"忠救军"在江阴打了一仗,战斗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冷欣知道"江抗"是新四军的部队,便邀请陈毅去山丫桥总部.请陈毅去调解"江抗"与"忠救军"的冲突.陈毅表示"江抗"是地方部队,但与"江抗"领导人何克希私交尚好,同意赴东路调解.为维护抗战大局,陈毅说服"江抗"西撤,决定"江抗"与"忠救军"双方于9月28日同时撤退.陈毅这两次与冷欣见面的时间都不在元旦,也没有什么"检阅""公宴",上面这组诗也就不可能在这时间内所作.

五、据江南行署秘书处长巫兰溪在《江南摩擦种种》(镇江市政协编的《镇江文史资料》第12辑第43~44页)中提到:1939年12月下旬,冷欣召开军事会议,1940年元旦上午8时,在溧阳山丫桥西吴村之东的一片平地上,搭起主席台,冷欣和一些高级党政军干部先到,陈毅、粟裕也到了.阅兵开始,有一团人绕场一圈,肃立在场中间,也有些附近的老百姓前来观看.会上冷欣首先讲话,接着就请陈司令讲话,陈司令讲话虽然四川口音很重,但这里的人还能听得懂.粟副司令也讲了几句.中午在江南行署大礼堂举行宴会.

关于这次检阅和宴会,陈丹淮、叶葳葳在《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采人生》(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版,第24页)一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新四军在江南连战连捷,每月都会打几个胜仗,都有缴获和俘虏.过一段时间陈毅就会送些缴获品给国民党战区指挥官冷欣.这种友善的态度却使冷欣恼怒,因为他们没有胜利的资本可以回报.终于有一次国民党军队也捉了一个日本俘虏,为了炫耀,冷欣专门搞了个庆功展示,把战区的大小师长、旅长、县长、区长都请来了,也把新四军1支队司令员陈毅请来了".这里写的就是冷欣举行"祝捷检阅"活动.

由以上几点来看,可以作出判断:陈毅这组诗不是作于1939年1月1日,而是作于1940年1月1日.

(编辑 韩鸿森)

猜你喜欢

溧阳战区陈毅
陈毅颂
陈毅的讲话稿没有字
溧阳有个“苏南第一方”
Promoting Chinese Young Learners’ Early Literacy Development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