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食品吃死人

2017-11-13云无心

读者·原创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肉类有机常规

文 | 云无心

有机食品吃死人

文 | 云无心

云无心,清华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在多家媒体开设个人专栏,出版有科普系列《吃的真相》。

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原因购买有机食品,比如有人认为更有营养,有人认为更好吃,有人认为对环境更友好……

其中,“有机食品更安全”是很多人深信不疑的一个理由。

学术界的主流认识是“在安全性和营养组成方面,有机食品跟常规食品没有明显差异”,但有机食品倡导者反诘:常规食品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有机食品会吗?

2016年第11期《食品保护》杂志,发表了美国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一份报告,总结了他们了解的食品安全事故中跟有机食品有关的案例,共有18起,总共涉及779人,其中258人需要住院,3人死亡。

有机食品居然也能吃死人?这也太耸人听闻了吧!

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食物生长过程中产生或者吸收的有毒有害物质,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比如农药;致病微生物污染,比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H7。

有机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合成农药,所以,理论上有毒有害的农药残留会更少。有机种植对于土质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也就更小。在有机养殖中,也不允许使用抗生素,对于药物也有许多限制,这也就是有机食品行业强调其产品“更安全”的主要理由。

不过,有机种植不允许使用化学肥料,也就不得不使用生物肥料或者堆肥。堆肥过程中温暖湿润,也为致病细菌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按有机生产规范,从施用堆肥到采摘之间有一个长达几个月的间隔期,期望那些致病细菌在这期间死光。不过,有研究发现,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在堆肥施用4个月之后,可能依然存在。很多蔬菜水果,都难以等这么长的时间才采摘,于是,蔬菜水果就可能沾染上这些细菌。通常的清洗能够减少这些细菌,但并不能完全去除。而人们认为有机食品“更安全”,不仅水果直接吃,许多蔬菜也倾向于不充分加热以“保持营养”,于是,也就可能中招了。这份报告中提到的最严重的一起事故是2006年9月,因为有机菠菜被大肠杆菌污染,造成了多个州的183人感染,其中95人住院,1人死亡。最近的一次事故是2013年5月,165人因食用有机石榴感染甲肝,其中69人住院。

这份报告没有检索到有机肉类导致的安全事故。不过作者指出,有机肉类比常规肉类更容易被致病细菌污染。有机养殖不允许使用抗生素,其积极意义在于减少了抗性细菌的出现,但付出的代价是被细菌污染的风险要更高。一般情况下,肉在烹饪过程中会被充分加热,这些致病细菌也就会被杀灭。但是,因为“有机更安全”的信条,许多人会想当然地觉得有机肉类可以生吃或者轻微加热就吃,比如生鱼片、半熟的牛排,以及未加热的牛奶。

其实,“有机”只是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实施了诸多限制的生产方式。实施了这些限制之后,就必然要在其他一些方面妥协。比如,不用化肥可以避免对土壤的破坏,但就得用生物肥料或者堆肥,需要承担它们潜在的微生物风险;不用化学农药,可以减轻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食物中的化学农药残留,但就得承担病虫害带来的损失或者采用降解快的生物农药,而降解快的生物农药往往比较低效,因此不得不增加用量和施用频率。

那份报告的作者指出,许多事故报告并没有明确指出是有机食品还是常规食品,所以,他们搜集的案例可能只是实际发生的事故中的一部分。因为数据收集的局限性,这篇报告的目标并不是比较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哪种更安全,而是提醒消费者: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有机食品就是安全的。不管是有机食品还是常规食品,恰当的处理、制备和储存食物的操作,对于防止食源性疾病都是必要的。

猜你喜欢

肉类有机常规
波黑肉类进口远超出口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3D肉类打印机
常规之外
喝有机
2016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在京举办
破常规 获巧解
有机选择题的八种类型